气冲病灶 你不知道的特许六大病灶



病状一:要经营最好的产品或服务

典型反应

和朋友到一家酒店西餐厅用餐,由于自身喜好,朋友单点了菜单上没有的汉堡。过了一会,服务员端来了一个“极其正宗”的汉堡。由于是菜单外品种,在朋友吃了几口之后,服务员连忙问道“口味怎么样”,可我这位朋友却毫不客气地说:“不好吃,这样的汉堡还要68块?”

过了一会,厨师和餐厅经理都来了,经翻译沟通,才了解这个厨师做的汉堡,无论选料、营养,还是口味,都是最正宗的汉堡。看到酒店如此认真,朋友当场也没再说什么,只能自认无知。等厨师和经理走了之后,朋友却对我说:“我就是觉得没有麦当劳的汉堡好吃。”

病状分析

麦当劳的汉堡虽然不是世界上最正宗、最好的汉堡,美国人却用它发展了世界上最大的快餐连锁;柯达的数码冲印技术一直不能和日本富士相比,美国人却用它开创了世界上最大的数码冲印连锁。

为什么?

究其原因在于,做连锁不是要经营最好的产品或服务,而是经营最容易复制和传播的产品或服务。

治疗对策

特许企业在规划产品时,不能一味抱着“做最好的产品”的想法,而要在便于加盟店操作和建立竞争壁垒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企业以赢利为目的,陷入客观的“做最好的产品”和主观的“做自己喜欢的产品”这两个误区都不应该,“最好”也罢、“喜欢”也罢,和建立特许网络、开店赚钱完全是两码事,无论是特许人还是受许人,都必须理性清醒对待。

病状二:做好统一就能做好连锁

典型反应

很多盟主都强调统一,要求所有加盟店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标识、统一营销策略、统一价格、统一核算,进而又发展到统一经营理念、统一的经营管理、统一操作标准、统一服务标准等等。

统一的名目和主题越来越多。加盟商也误认为统一条件越多,总部管理就越得力,品牌就越可信。

但现实中,加盟商仍会经常产生这样的困惑:一切按照总部的统一要求,该做的都做了,与业绩较好的店也没什么区别,但就是不能实现赢利。

怎么回事?

 

病状分析

 

原因很简单:没有实现本土化!本土化有多个层次:外国品牌进入中国需要的本土化;从总部城市到加盟城市的本土化;各个单店商圈的本土化;甚至是单品特殊商圈的本土化。

 

“上班路过”和“回家必经”的店面营运会有差别,“5+2”和“白加黑”的店面营运更是差异巨大。

 

特许总部必须明确知道这些特点,给加盟商明确的富有个性化的单店指导,而不是没有个性的极端统一。

 

推向世界各地的可口可乐,就是以能够适应当地文化的包装进行沟通的;麦当劳也一样,不但针对世界各地的推广策略和手段各异,而且在目标客户上也能寻找到差异,而不是“统一”。

 

比如,很多人以为麦当劳店面都是以黄色为主色调,但在国外、香港、深圳机场却都出现了黑色或者黑红双色为主色调的麦当劳。

 

治疗对策

 

特许企业强调“ 统一” 是必要的,但总部必须针对每个单店的商圈、客群、交通特点、营业能力及营业特点,给予个性化营运的指导。

 

总部对单店的营运督导能力和督导水平,往往就体现在总部对单店差异的认识、处理思路和善用方法上。

 

因此,特许企业在强调给外界一个统一印象的同时,更应该去关注如何做好每个连锁店的个性和“不统一”。

 

总部要想做好对加盟商的个性化指导,必须对每个店铺进行专业的商圈调查。

 

一方面,在加盟商资格审核通过后,总部应提供店址评估的基本工具;对于没有开店经历的加盟商,总部最好能代其进行店址评估;遇到旺地商铺时,还应提高店址调查效率,争取尽快给加盟商一个评估结果。

 

另一方面,总部要根据单店商圈特点,为每个加盟店在“统一”中调整出单店的“个性”;在加盟店开业后,督导人员要认真听取店员、店长的意见,根据周边商家的经营业态和商圈特点,及时地做出必要的调整。如果没有这个专业能力,总部最好将业态规划、单店督导环节外包给专业公司。

 

如果每个特许人都能本着“求同存异”的业态规划原则,那么,加盟店的存活比率一定能大大提高。有句亘古不变的名言:能活下来的,不是最大的,也不是最强的,而是最适应的。 

 气冲病灶 你不知道的特许六大病灶

病状三:连锁经营是总部给自产产品建立渠道

 

典型反应

 

你是否要求过加盟商在店里只能卖你的产品?

 

你是否要求加盟商所有的商品必须从总部采购,哪怕某些产品你不能生产?

 

……

 

如果是,很不幸,你很可能患上了这种病症。

 

当然,你也有很多“病友”!

 

病状分析

 

加盟店通过总部统一采购产品,总部作为加盟店的供应商没错,但如果总部试图成为加盟店商品的唯一供应商,那就大错特错了。

 

为自产产品建渠道,很自然地会排斥其他供应商的产品,这样就违背了连锁经营应有的本质。退一步讲,如果只是为了给自产产品建立渠道,你完全可以不招加盟店,而直接采取专卖授权的方式。

 

治疗对策

 

总部设定的采购规则应该是:不论是谁生产的产品,一律通过总部采购,包括总部开设的工厂在内,总部工厂与其他供应商平等;除非凭单店采购成本的测算,单店自主采购某一商品比从总部统一采购更划算,且值得为此放弃供应商的账期,那么这种商品可以由单店自主采购,比如果汁店在附近的沃尔玛超市中采购水果。

 

成熟的连锁品牌,只有非自产不可的产品才亲自生产,能外包生产的产品坚决外包,集中精力做好连锁,不断扩大网络。其中,这个“非自产不可的产品”,往往凝结着连锁总部的“独门武功”。连锁体系产品规划中的所谓“特色产品”,往往都是由特许人自产的,这也是打造连锁系统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病状四:让连锁店“遍地开花”

 

典型反应

 

一些特许企业在招商时,从不对加盟店的城市做出限制,导致很多加盟店既可以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见到,还可以在几万人口的小城镇见到。

 

还有一些特许企业则集中在某一城市,不限量、不限店址地发展,甚至在媒体上不知羞耻地宣传:我们在一个两百万人口的城市,就有一千多家连锁店。这不明摆着拿自己的无知去忽悠别人吗?要不,怎么会出现同一个月里几十家连锁店同时关门的“壮观”场面?

病状分析

 

特许企业在制定发展战略时,往往会忽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即“加盟城市发展策略”。

 

这一策略规划了特许人以后的连锁格局,总部设在哪个城市?先发展哪个城市、哪一类城市?几年后再发展什么样的城市?最终可以在哪几类城市开店发展,不能在哪种城市开店?并详细制定在本埠连锁发展到多少家之后,然后再启动1个新城市的招商,还是再同时启动多个城市的招商?

 

这样,特许人能较好地把握加盟的节奏和速度,以求得总部发展的成本和效益最优,而不是规模最大。

 

治疗对策

 

第一,一个特许品牌是否应该进军某个城市,主要取决于自身品牌的特点和该城市的经济环境、消费水平及文化演变过程。一些特许人为此规定了城市人口规模、人均GDP、人均可支配收入等等一系列的经济指标。

 

在实际操作中,最好直接列举有把握发展的城市名称,对于没把握的城市,可以进行实地调查或进行相关研究。

 

当然,你也可以采取参照法,考察该城市是否有麦当劳、肯德基、7-11等连锁品牌,以及当地大型商超购物中心的发展状况。

 

总部直营2、3家单店后,可以考虑发展加盟;总部在开发3、5个示范城市之后,同样可以考虑合作开发新城市。

 

第二,对于适合做加盟的城市或区域,还应给出一个容量参考值。

 

例如,北京最多发展120家,以传统商业区和成熟商圈为主;深圳最多发展40家,以福田、罗湖及南山商业区为主,适当考虑大型居民社区。同时,还应规定某一类商圈中相邻两家店的最短距离。

 

城市的具体容量,可以依据最初单店定位时确定的参数——每多少万人口可以养活一家单店—— 进行换算。当然,还应考察该城市的文化、消费水平和发展状况等多方面具体的因素。

 

病状五:中国式缺钱

 

典型反应

 

作为一个真心想做一番事业的盟主,你是否感觉一直缺钱?可你真正想明白过你为什么缺钱吗?

 

病状分析

 

你是不是还没磨好刀就去砍柴?内功还没练好,就去抢地盘?

 

特许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强大的融资渠道,若没练好内功,就等于特许人身上没有装钱的口袋、或者口袋太小,装了钱当然也就不够花了。

缺钱的另一个原因则是由于总部无法通过采购取得可观的账期。

 

只有从供应商那里谈得较长的账期,总部才有理由从加盟商那里收取更多的保证金。很多特许企业无法理解账期的重要作用,因为所有的产品都是总部自己生产的,收到的保证金只是总部的生产成本,即便马上结账,总部因为需要库存准备可能还是缺钱。

 

治疗对策

 

第一,练好内功。

 

成熟且优异的特许项目就像一部“印钞机”,“单店老板完全可以外出旅游、在家睡觉或者到另一家企业正常上班”。

 

想达到这种境界,特许人就必须做好试验经营,把特许模式和单店赢利模式优化到过硬的水平,对总部和单店操作进行充分的标准化。

 

练好这两项内功,再思量如何开展招商也不迟。在此期间,特许人要耐得住寂寞,在潜在加盟商面前要能坐怀不乱。

 

设想, 如果你因为没有练好内功,有将近一半的单店不能如期赢利,会怎么样?你想收取管理费,单店集体抵制;你想做某个产品的同步促销,但单店客流不足,同步促销自然无效,就更无法实现产品融资了。

 

第二,争得账期。

 

本土的许多特许企业连一天的账期都没有,这是对特许连锁模式的一大误解,也是与国际上特许模式的一大差距。因此,我把这种特许企业所称的“缺钱”,定义成“中国式缺钱”。

 

作为一种成熟的特许连锁模式,总部收取保证金,只是用作对供应商的信用,而不会用保证金对供应商进行支付,支付还是由单店自己支付,只是在收到供应商配送商品的几十天之后的账期日才付钱。这样一来,总部事实上囤积了比较庞大的资金,如果连锁店达到可观的数量,完全可以把这笔钱放在资本市场中进行理财投资。

 

要实现特许连锁模式的融资功能,作为特许总部,除了必须练好内功之外,还应把多数商品进行外包生产,并同时与供应商谈定可观的账期。

 

总之,只要模式好,总部要想筹资,简直就是信手拈来。

 

病状六:招商有奶就是娘,加盟商来者不拒

 

典型病状

 

你在招商时一般都对潜在加盟商讲些什么?加盟费?采购条件?……

除此之外呢?你会对潜在加盟商的素质做出实质性的要求吗?

 

很多特许企业都是在发展到三、四十家加盟店,召开加盟商会议时才突然发现:加盟商的素质千差万别,意见很难统一;对于总部即将出台的新政策、即将统一的促销行动,加盟商普遍存在着抵制情绪;一些好的想法,在加盟系统中很难执行,而一些加盟商的不良行为,却在系统中像瘟疫一样地快速传染。

 

往往到这个时候,总部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如果只有3、5家加盟店,什么问题都好解决。现在加盟店多了,问题更加复杂了,出问题的店也多了;需求多了,提出新需求的店也多了。现存问题就已经很难解决,如果加盟店继续增加,越来越多的问题和需求将会乱得像团麻。原本以为复制了一个创业赢利模型,怎么就变成了一个不断制造新问题、新麻烦的网络模型?

 

这时,总部的心态可能只有三个字:累!烦!怕!

 

病状分析

 

陷于这种境地, 你怨不得加盟商,必须反思自己。在正式招商前,你必须首先弄清楚“你的潜在加盟商是谁?”这一问题。

 

这必须从加盟商的素质和能力两方面进行审查。但现实中大多数特许人却只看潜在加盟商能否交得起加盟费,根本就不考察其价值观、投资经历和管理经验,更不要说考察心理素质和抗风险能力。

 

医疗对策

 

要解决这类问题,总部必须加强对潜在加盟商的审核。

 

首先, 招商不能“ 有奶就是娘”。

 

这意味着,特许企业在招商时,不能只看潜在加盟商是否具有足够的“奶”(资金准备),更重要的是他还需要有足够的“造奶”能力。

 

衡量一个潜在加盟商是否有实力,可以从加盟申请表中透露的申请人通讯习惯、住址信息、家庭信息、家庭成员、居住状况、职业经历、经营经验、出行习惯以及投资理财偏好等一些信息,进而做出判断。

 

其次,不是所有有实力的人都适合加盟,加盟不能“来者不拒”。

 

要让申请人感觉到“不是谁都可以加盟的”,越是这样,越容易找到实力、素质双优的加盟商。要让申请人感觉到:这只是虚的,还要落实!

 

申请人确定进入加盟程序,总部告知具体程序后,应签订加盟意向确认书,并要求申请人缴纳小额诚意金,这可以过滤一部分观望者;然后对申请人进行必要的测试,如合作敬业、思考学习、决策管理等能力测试,积极性、快乐感、创造性、远见、控制力及创业性等性格或心理素质测试,价值观、规模、质量及准备等投资能力素质测试。通过一系列的条件约束,目的是找到和总部同心、同力、同德的优质加盟商。

 

总部怕招不到加盟商,怕初期加盟店数量太少,这是要不得的。

 

一定要记住以下五条忠告:

 

1.在总部“来者不拒、有奶就是娘”地批准加盟的同时,实力素质双优的潜在加盟商正从你的身边悄悄溜走;

 

2.好的加盟商,是选出来的,不是招出来的;

 

3.有资金想投资赚钱的人,永远比有钱想买东西消费的人更加急迫;

 

4.只要做好直营店,并准备好加盟系统,“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好的加盟商一定会自己找上门的;

 

5.最初招到的几家加盟商一定要严格审核,保证其经营成功,这对下一步的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发表在《销售与市场》2008年2月渠道版,若无智高点策划公司专业知道,请勿模仿操作。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38076.html

更多阅读

你不知道的秘密:20个iPad 2使用技巧 2张信用卡使用技巧

其实ipad还有很多隐藏的功能是大家不知道。一起看看这篇文章吧,你会获益良多。你不知道的秘密:20个iPad 2使用技巧——步骤/方法你不知道的秘密:20个iPad 2使用技巧 1、1 揭开隐藏的键盘字符  iPad屏幕上的键盘不仅仅是你所见的。按

转载 不看不知道,真是太神奇了! 你不知道的事

原文地址:不看不知道,真是太神奇了!作者:维新里动画图解一般看不见的机械原理不看不知道,真是太神奇了!人们的现代生活离不开各种各样的机械,无数复杂的机械走进了寻常百姓的生活中,小到你家里客厅墙上的挂钟,大到你出门上班用以代步的汽

声明:《气冲病灶 你不知道的特许六大病灶》为网友兲陰冷随風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