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克邪教任务三种结局 蒙牛的三种结局——被“洋奶”催肥的“洋牛”



当蒙牛创始人牛根生危急之时,大打“民族牌”,他是否想过蒙牛不过是只被“洋奶”催肥的“洋牛”,而自己数次主动放弃控股权,引狼入室,甘心做一个监护人,是否就没考虑过置企业于险境?另外,在与强势资本争夺话语权的长期斗争中,他还有多少牌可以打?

身败名裂的三鹿已被肢解,首批“涉毒”的还有伊利、蒙牛、光明、圣元、雅士利、南山等21家。其中,“风头”最劲的无疑是蒙牛。又是博客、又是《万言书》,牛根生的出位表演令其在最尴尬的时刻成为一个不光彩群体的形象代言人。

 常言道,树欲静而风不止,牛根生其实是被自己无法左右的力量驱使着。

被“洋奶”催肥的“洋牛”

 1999年,在中国乳业老大伊利当了十年副总裁的牛根生失业了。求职的一再失利让他下定了创业的决心!1999年8月18日成立“内蒙古蒙牛乳业股份有限公司”时,创业者手里只有东拼西凑的900万元。凭着这么点资金,蒙牛在这一年剩下的3个月实现了3730万元的销售收入。到2008年,仅前六个月的收入就达到137亿元,实现净利润5.83亿元。

aihuau.com1

 蒙牛快速成长的第一个外因是金融资本的推动,甚至可以说蒙牛是喝着“洋奶”长大的。从2002年摩根率三家机构的注资到2004年香港主板上市,蒙牛完成了近15亿元的股权融资,代价是让渡了相当多的权益。右图是2002年末蒙牛完成第一轮私募后的股权及投票权示意图。从那时起,蒙牛已经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民族品牌”了!

 麦克邪教任务三种结局 蒙牛的三种结局——被“洋奶”催肥的“洋牛”
2002年蒙牛完成第一轮私募后的股权及投票权示意图

[img]../darticle3/darticle_pic1/2009120172027.jpg[.img]

 由于在一系列“对赌”中获胜,蒙牛管理团队凭优异的业绩“赎回”了部分股权。但上市后牛根生个人持股比例也仅为4.6%!好在牛根生握有牛氏信托和谢氏信托股票的投票权,使他最终可控制的投票权达到39.5%。稍高于三家机构所持的34.9%,勉强维持了相对控股。但三家机构取得还有一项特权:从2004年起的十年内,一次或分多批次按每股净资产购买上市公司股票的权利。

 其实蒙牛的崛起还有两个重要的原因,常常被行业外的人士忽视。一是常温液态奶兴起,二是国际产业资本的推手。

 千百年来以谷物主食为主的饮食习惯及起步晚、基础弱的养殖、加工产业,从需和供两方面制约着中国乳业的发展。消费观念引导、饮奶习惯培养,奶源基地、物流配送、加工设备、销售渠道……千头万绪,貌似要几代人的努力才能小有成就。但2000年后,中国发展的环境今非昔比,在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助推下,中国企业家中的“聪明”者硬是闯出了一条速成的传奇之路,蒙牛则是传奇中的传奇。

 中国乳业速成的突破点是常温液态奶,急先锋是伊利和蒙牛,幕后推手则是国际金融资本和产业资本。前者的代表是摩根,后者的代表是瑞典利乐包装。2000年以前,中国液态奶就是所谓的“巴氏杀菌奶”,是经过80摄氏度左右15秒内杀菌的半生奶(准鲜奶)。这种液态奶运、销均需冷藏,保质期仅为3天,不利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和跨地区销售,其主要市场是北京、天津、上海、广州等经济发达的大城市。新千年风行中国的常温液态奶经过超高温灭菌(130摄氏度以上),采用高档复合材料包装,在常温下保质期可达半年以上。大规模工业化生产、保质期长、不需冷链是常温奶的三大“利器”,瑞典家族企业“利乐包装设备”更使其如虎添翼。利乐公司为促进其包装材料的销售,以极优惠的条件为乳制品厂提供专用的包装生产线,以分期付款、租赁等方式为企业变相融资,且当企业采购包装材料到一定金额后即可“获赠”该生产线。利乐在呼和浩特新建的包装材料厂(足见对中国乳业巨头的“贴身”支持)于年内投产后,其在中国的总产能将达400亿包/年。

 巴氏奶和常温奶在“经济效益”上的差别和它们在“营养”上的差别一样巨大,全球绝大多数国家的选择是:巴氏鲜奶占液态奶总消费量的90%以上,而中国乳品巨头们鉴于国人营养知识匮乏所作出的选择正好相反!在1998年至2005年间,常温奶在液态奶总消费中占到66.6%,巴氏奶、酸奶分别为17.9%和15.5%。常温奶的经济实惠是给厂家而不是消费者的,原奶仅占其成本的一半、包装材料占36%,而最终零售价还要包括生产厂和渠道商的利润,合计总利润率约为100%。也就是说,消费者付出1块钱只拿到成本为5毛钱的产品,其中的奶只值0.25元,且奶中活性营养成分经高温杀菌早已全军覆没,鲜奶的自然风味更是不见踪影。乳品厂于是动用各种添加剂勾兑出浓香、醇厚的液态奶,尽管使用的是合法添加剂但并不等于对人体无害。通俗地说,消费者花1块钱喝到两毛五分钱的、加入添加剂的“豆腐渣”!

 历史地看,蒙牛是国际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联手催生的“肥牛”。牛根生没有走多数中国企业滚动发展、逐步做大的老路,而是以股权换投资、借力外部资本,六年间将蒙牛从零推上中国乳业第一名的宝座。随着蒙牛成为公众公司,早期融资内幕大白于天下,许多人士为牛根生鸣不平,但他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不后悔。到那时为止,牛根生表现了优秀的现代企业家的心胸。上市后,蒙牛不仅实现了资本的国际化,在人才、市场、技术方面也做出了不少努力,比如全球招募副总裁、与达能合资建厂等。但此次突然打“民族牌”,甚至说宁可白送国人也不卖给洋人,牛根生的思想意识不可能突然倒退50年。这应了司马迁那句话:人穷则返本!

 凭液态常温奶发家,有利用国人营养知识匮乏之嫌,要市场不要牧场也是急功近利的表现。而“毒奶”事件后的辩白,以“民族品牌”混淆视听就不再仅仅是滑稽,而是有着故意转移焦点,规避责任的嫌疑,难道这就是所谓“民族品牌”的德性?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38096.html

更多阅读

麦克斯.奥特曼 梦比优斯.奥特曼

麦克斯.奥特曼麦克斯奥特曼来自M78星云的奥特曼,由于怪兽再度出现,DASH队队员东马快斗在与怪兽的飞机较量下出了事故,但不料却被巨人麦克斯救了下来,并与其合为了一体,诞生了英雄:MAX(麦克斯)。麦克斯·奥特曼  “麦克斯·奥特曼”回归了

麦克劳希尔McGraw-Hill'sSAT12套模考题目PDF下载

以下是“麦克劳希尔McGraw-Hill'sSAT12套题目”PDF下载,适合把所有真题都已刷过几遍的同学。官方之外的题目,“普林斯顿11套题”的阅读部分和“麦克劳希尔McGraw-Hill'sSAT12套题目”的语法部分是很好的选择!第一套:http://pan.baidu.co

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分析 马克思主义的三大部分

一、麦克卢汉的生平地球村、信息时代这些名词的始作俑者就是大器晚成的麦克卢汉。“传播学怪杰”赫伯特·马歇尔·麦克卢汉(Herbert Marshall Mcluhan,1911-1980),加拿大传播理论家,多伦多大学英语教授。麦克卢汉1911年出生于加拿大艾伯

声觉空间——麦克卢汉的“地球村” 马歇尔.麦克卢汉

马歇尔.麦克卢汉(M.Mcluhan,1911-1980)是西方传播学的巨匠。自1964年麦克卢汉出版了《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后,一跃成为当年最著名的学术新星。这位在其后几年内都炙手可热的人物被美国最著名的几十种报刊相争报道,被《纽约先驱论坛

末世的疯狂之路尽在《疯狂的麦克斯4》 疯狂的麦克斯4

黄沙、荒漠、酷车、狂飙、重金属、烈火、鲜血、杀戮、帅哥、美女、暴力末日的疯狂尽在《疯狂麦克斯4:狂暴之路》中!2015末日科幻动作巨制《疯狂的麦克斯4:狂暴之路》近日首度曝光先导海报与预告,预告片火爆刺激令人期待!在《疯狂的麦克斯

声明:《麦克邪教任务三种结局 蒙牛的三种结局——被“洋奶”催肥的“洋牛”》为网友表情深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