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服务H公司时,曾遇到这样一个问题。企业通过公开招聘,招了一位副总经理。这位副总思维敏捷,学识渊博,企业管理经验丰富,过去曾在其它公司创造过不俗的业绩。还有,个人性格开朗,喜欢言谈,爱和同事们谈他过去的辉煌。在平时工作中也很热心,每当看到其他同事工作稍嫌吃力时,他就会热情主动地去帮忙。这一切本来都是好事,但是,他这锋芒外露的作风和H公司“内敛型”的企业文化有明显冲突。加上这位副总有时说话比较随意,所以给人留下爱吹牛,爱出风头的印象。其平时在工作上还喜欢较真,并且作风泼辣,对于一些不良现象敢于大胆批评,所以,在其上任之初也得罪了很多人,其中不少是和老板一起打天下的元老级人物。后来,他就成了众矢之的,公司里请其离开的呼声越来越高,直至把此事摆上董事长的案头。董事长就征求我的意见,问我们对此事是何种态度? 董事长这个问题其实也是考量“外脑”做人做事原则和职业道德的问题。我在此还要讲一个背景,这位副总曾对我们策划公司的出具方案不屑一顾,时常做出明显带有个人主观意见的不公正点评,甚至还提建议否决我们的方案。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坚持策划人该有的职业操守,对那位副总作了客观的评价。特别是针对他曾反对我们的问题,我们没有计较,反而认为他是长于分析问题,不迷信外脑的表现。后来,根据其知识结构、工作经历、日常表现等个人情况,我们理清了他对企业发展的正、负影响的比例,认为他留在公司“利远大于弊”,所以,建议留下这位副总。富有戏剧性的是,半年后,H公司因扩张而导致资金链暂时吃紧,股东会就研究决定增资扩股,从其它法人或自然人中募集资金。这位副总就积极响应,成了一位在H公司拥有一定话语权的股东。当我们双方首轮策划服务结束,他们讨论是否和我们续约时,那位副总第一个站出来支持,投了我们举足轻重的一票,使我们顺利续约。 每当想起那次成功的续约,我“做人做事要中正”的信念就更加坚定。作为服务企业的“外脑”,认识问题决不能以偏概全,更不能以个人好恶和个人利益取代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