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曾自力 2007年11月21 地产代理公司的“门市”已在中国遍地开花,随处可见。笔者经常耳闻目睹这样一种现象,有一个地产代理公司的各个“门市”的营销人员列队在门市外“喊口号”,再结合观察他们的同行以及市民的反应等情况,觉得很有必要就“口号文化的双刃剑”“专栏”一下。 “口号文化的双刃剑”是什么?一是“口号文化的威力”。“口号文化的威力”在哪里?一来提高自信心,就好像战场上的击鼓进军一样,对士气的振奋大有益处,是一种自我激励。同时,也体现出其企业文化的特色。二来削弱竞争对手的阵势,对其进行“气势打压”。笔者观察到,没有搞“口号文化”的地产代理的人员们,或是以一种不屑的态度和眼光在“酸溜溜”地看着他们,或是都躲在自己的门市里不出来。显然,他们被这种气势压倒了,他们也怕消费者看见他们的不足之处。三来给消费者一种“正规军”的感官感受,让人们想到军队的训练形式,吸引了消费者的眼睛和耳朵的存储和记忆,是以文化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消费者。

二是“口号文化的自伤力”。为什么这么说呢?在现今的中国日常生活状态里,许多门市都是设立在市民区内,中国市民已经有点不习惯这些“口号”了。想当年,“文化大革命”的“口号”喊伤了市民的心,对如今这些做法产生了一定的抵触情绪,认为他们是在做作表面功夫,实战的时候恐怕就不是这样的了。也的确,如果处理不好的话,这种地产代理的“口号文化”如果与“服务文化”的差距天壤之别的话,那么,对其是没有任何“牛市”而言的,相反,这对于喊口号的一方来说是个“利空”,是有点自我杀伤力的。 这就是“口号文化的双刃剑”。企业在喊口号时,必须认真考虑一下。喊口号毕竟不是大合唱,总有点“革命的味道”在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