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持续成长的根本驱动力不仅仅是财务资本,更大程度上是软资、智力资本注入的体现,是基因移植、组织变革的结果 拜读卫先生的《改造企业基因,从融通“软资”开始》,大有醍醐灌顶之愉。乘兴用七个关键词,在这里狗尾续貂一下。 一、控制。卫先生文中提及的品牌力、营销力、创新力、组织力的确是组织非常值得关注的因素,按我的概念,它们都是我研究的智力资本所涉及的关键要素。如果营销力延伸为关系力(客户价值、关系资本,等),再加上领导力、文化力,是不是可以集成为企业组织的控制力与影响力(我最近重点研究企业的控制力)?那么,也许可以表述为: 品牌力+关系力+创新力+组织力+领导力+文化力=控制力、影响力 二、整合。两种资本不宜偏废。财务资本固然不会退出历史舞台,同时,智力资本冉冉升起。融通“软资”是两种资本的集成;不仅是财务资本的注入,更是基因等软资本、软管理资本、智力资本的改造;相辅相成的结果是促进了价值创造能力的提升。姑且表述为:
![投入资本回报率 软资产、智力资本投入与企业的基因改造](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07493932894798.jpeg)
财务资本+智力资本 三、基因。软资承诺对合格的申请软投资的创业企业、成长企业、团队或个人,以价值对称管理体系CVS8482;的管理引擎、工具和专家团做为软管理资本投资申请者。“软基因注入”对创业企业的贡献,是资本、管理监控、咨询服务以及声誉成本、精神成本的组合。的确,其中,管理监控,咨询服务以及声誉成本对于创业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组织改造不是财务资本投资的必然结果,这是许多企业获得上市、风投融资以后并未必然获得持续发展能力的原因;基因移植是软管理资本投资的伴生物,基因的变革才是智力资本发挥主导作用,客观上也真正提升了财务资本投资的价值。再加上洞察力、配置力,可以表述为: 价值对称管理体系CVS8482;的管理引擎+管理监控+咨询服务+声誉成本、精神成本+洞察力、配置力能力提升=智力资本要素与软基因复合投资 四、价值。价值对称管理体系(CVS8482;)突出“价值代码”、“信息对称”。就我理解凸显了价值而不是普通财务指标。价值创造体现了成长力,是未来的指标,是剔除了重复、重叠的计量;财务反映了过去,财务指标的美化有时候带来的是当下与未来的价值牺牲。 五、咨询。文内卫先生把咨询人员称为“僧侣”。我可能还算不上一个很称职的“僧侣”^_^。可以反思,首先,咨询的关注点不是成就“僧侣”,不是成就咨询师,也不是成就咨询公司,要成就的是目标公司组织与企业家。其次,咨询的声音与财务资本方的意志做有效的整合,与行业成长、企业持续相关,咨询才有走下去的底牌。 六、移植。基因可以移植,但是借用“基因”这一术语,不是让我们繁殖出一个一个的复制品,要根据行业特点、企业发展阶段、智力资本要素等方面约束进行个性化变异、变革,这样才是个性化的解决方案,才能真正体现出软基因注入、智力资本投资的价值来。 七、动态调适。卫先生推崇“推动管理工作模块化、自动化、流水线化”,我赞同在多数行业的企业是可行的。在《关键》一书中,我提出了企业组织“动态调适”的设想,模块化,又有各自的接口、自组织的机制,如此配置资源与能力,信息动态对称,价值动态对称,能力动态对称,这样的企业一定是反应敏捷、组织柔性、文化开放、人力激活,从而资源的附加值最大化,价值创造能力不断提升的组织。 卫先生从《融资创业,从改造基因开始!》到《改造企业基因,从融通“软资”开始》,走过了一个小循环,期待卫先生更有张力的大作呈现! 受卫先生文章的诱惑,今日晚睡值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