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答案,先了解一下什么是科学。在此不妨引用一下张五常的看法:科学,反反复复就是一句话“是什么”。哲学界对“是什么”的认识论定义叫做“事实判断”。换句话说,科学就是搞事实判断的。
其实,张五常老先生的这种认识论,基本就是休谟和康德的哲学,即前面帖子提到的休谟问题、休谟法则和二歧鸿沟论。这在张五常的《经济解释》一书当中可以读到。用休谟哲学对张五常的论述的解读,经济学就根本算不上是科学了。
曼昆在《经济学原理》中就说:“一般说来,关于世界的表述有两种类型;一种类型是实证的,是描述性的,描述世界是什么;第二种类型是规范的,是命令性的,命令世界应该是什么;许多经济学仅仅只是努力解释世界的运行,但经济学的目标往往是改善世界的运行;当经济学家作出规范表述时,他已经从科学家变成了决策者”。
但是,还是有人想把现行的经济学打扮成为科学。说经济学有个“两不讲”,第一不讲道德,第二不讲价值。如此一来,经济学就变成了纯正的科学——只研究事实判断的纯科学了。现在的经济学教授多是这样对待经济学,并将之传播给学生的。不过也有人清醒,例如有人就把经济学看作是一种宗教,把经济学教授对经济学的传播视为传教。张五常老先生就搏得个在中国大陆的经济学“传教士”美名。说实在的,“传教士”这个称呼非常得体——传统经济学传播的仅仅是一种观点,而非知识。
面对休谟问题时要意识到,“二歧鸿沟”始终横亘在我们面前。试图跨越就会陷入认识混乱的深渊。
从哲学角度来看,实证派之所以说“二不讲”,是把价值判断本身当作“本体”来看待了。也就是说,“价值判断”这种人与物的关系和现象存在看作是一个事实存在,他们研究是“事实”就是判断者如何判断的,他们的判断是什么。这样一来,经济学就把自己打扮成了类同于心理学这种学科——研究一种客观存在的主观心理现象的学问,基于此而认为经济学就是研究事实的。但是,心理现象本身的客观存在和价值判断的主观性是两码事。
这其实就是偷换了“本体”概念得出的错误认识。谈论价值判断,其中的本体是“人-物”关系当中的那个物,而不是指这个关系本身。人是事实存在(的确有这个人)、物也是事实存在(的确有那件黑衣服)、人和物之间的价值关系也是事实存在(的确这个人认为这件黑衣服很好看),但都不能因此说价值判断(这件衣服好看)就是事实判断。
这些人分不清主体的客观存在性和主体属性的客观与否。在这些人看来,因为老张的确说过他太太昨天穿的衣服不好看,这件事存在,因此张太太的衣服就具有了“不好看”的客观属性了,就可以忽略张太太自己的看法和儿女们各自的看法了。按照这种思路,就不存在和“事实判断”相对应的“价值判断”了,休谟问题压根儿是子虚乌有了。
哲学家张东荪把休谟问题(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做了一个分类总结,如下表所示。
基于此表,我们可以清醒地认识到经济学是什么——不过是一种信仰。张五常在《经济解释》中就说,他的信仰就是“市场”,但他拒绝进一步谈市场是好还是坏,拒绝谈论信仰的东西是好的还是坏的这个问题。
之所以说经济学是一种信仰一种观点而非科学,就在于其中到处都是价值判断问题。例如微观的偏好、效用、稀缺、需求、利润、亏损、理性等等;例如宏观的效率、公平、分配、均衡、增长、福利云云,无一不是价值判断问题,即好不好或者该不该的问题。
如果“不好”,就谈不上偏好于它,如果不好,就不会用它不会需求它,自然也谈不上效用,没有需求也就谈不上稀缺,如果不是好的,失去了也不会认为是亏损得到了也不会觉得赚到了利润。效用不过就是好到什么地步。如果“不好”,也就谈不上需求它,没有人会需求“坏的”东西。
如果不好,我们就对其效率不关心,越是高效率的坏事人类越是讨厌。何况效率本身就说基于巴雷特改进定义的,其中就谈到“对所有人没有坏处”;没有人去计较坏的东西自己是否分配得到了一份儿,没有人会把向着不好的方向的变化称为“增长”和发展;至于“福利”二字就更直接了,想必没有人把“福利”和“好”割裂并同“坏”联系起来。
要想理解经济学的问题,首先要明白经济学和人的行为有关,经济就是人类的交换行为的集合。而谈及人的行为,一个极其重要的行为心理学词汇就是“操作行为”。人的行为的动机就是一个价值判断问题,因为人是理性人,即趋利避害的,一天到晚头脑里想的就是什么是利什么是害,以及如何趋利如何避害。
生命都是趋利避害的,这是它生存的最高原则和方法。随着智力的出现和发达,价值判断日趋彰显。经济学研究人的行为,却想避开价值判断和更高层次的道德问题,几乎就是步入了死胡同。
按照张五常的哲学,问题不是“二歧”,而是“三歧”,即“是什么”的科学、“怎么办”的技术和“该不该”的价值判断。其实还是二歧——“怎么办”是建立在“该不该”之上的,不知道“好不好”“该不该”,就不知道该“怎么办”了,行为就失去了目标方向。
关于休谟问题,大学者梁簌溟教授晚年在同美国芝加哥大学的艾恺教授的谈话中有过自己的阐述:
【应当说真理是一个,应当这样说。应当说真理只有一个,不过普通我总是说,有一种是“物理”,有一种是“情理”。这个科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特别是自然科学,自然科学所发明、所讲出来的道理就叫“物理”。物理存在于客观,不随着人的意志,不能够说我喜欢它,我不喜欢它,那不成。无论你喜欢不喜欢它,它一定是那样的。可是另外有一种叫“情理”,情理是存于主观的,合于情理,人人都点头,人人都说对、是这样,情理是在主观这一面。合于情理,就好办。比如说是正义的事情,不是有人就说它是“正义感”嘛,正义就存于正义感上。这我归结下来,一种叫“物理”,一种叫“情理”,不要把它混了。】
【按常情来说,对小的、弱的被欺负,站在旁边,都有一种不平,不喜欢那个样子。这个不喜欢是一个理,这个理有,这个理是个“情理”。那个弱肉强食客观存在,那是个“物理”。】(摘自《梁漱溟晚年口述》,艾恺整理)
或许,梁漱溟不知道“休谟问题”,如果知道,大概会沿用“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之措辞来表达上述思想吧。
各位可以看看自己各自常去的经济学论坛网站,看看有几篇文章是属于纯粹“调查报告”披露事实的,看看有几个不是急于表达自己价值观点而对事实指手画脚指点江山大谈“该不该”的,这样就知道了经济学在大多数人的心目中究竟算是什么东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