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居民总在乞求物价的稳定。为此,作为执政为民的政府,也就顾不了什么干预经济的责备,把稳定物价抑制通胀作为首要的经济工作目标。
但是,正如大家所看到的,政府稳定物价的做法和经济学家的理论是有矛盾的,是冒了“险”的。那么,历来标榜经国济民的经济学的理论为何会和民众的诉求发生矛盾?为何会把政府稳定物价的措施说成是干预经济自由呢?经济学究竟有还有那些和民众物价稳定的愿望相左?
我们先来看看劳动价值论。
劳动价值论的要点就是价值决定价格(注:实为商品的货币计量价值),而且这个决定价格的价值是凝结于商品之中的劳动量(劳动时间)。
这个理论决定了,如马克思分析的那样,如果提高了制造某种产品的技术,即劳动生产率提高了,制造一件商品所需要的时间就会减少,即单个商品价值就会下降,进而表现为价格下降。
如果按照这个理论,加上人类不断追求技术进步的求新求快性格,我们可以说,价值和价格的下降几乎是一个必然的趋势。但是,现实似乎并不支持这个理论,至少有两种相互矛盾的现象并存——大规模生产导致的价格下降和新技术产品的价格高涨。似乎通货膨胀的态势也一直和技术进步如影随形,我们总体上并没有感觉到从人类不断的技术进步当中享受到价格逐步下降的商品。
按照价格由价值决定、价值是劳动量的理论,如果追求物价稳定,就意味着不再企求技术进步了。反过来可以问,如果政府和民众都在追求技术进步,为何要拒绝技术进步带来的物价下降而不是推助通缩呢?
这么说来,从民众到政府,对通胀的担忧说明,民众和政府其实并不是真心要追求物价稳定,而是追求物价下降,但在物价并没有下降的“残酷”现实面前,只好退而求其次,追求物价稳定了。
在客观价值论看来,由于认定商品具有一个客观存在的价值,因此总是冥冥之中祈求不知道为何背离价值的价格向价值中心的回归,殊不知价值是主观的,价格的变化就是价值变化的表现,没有一个可以供价格回归的价值中心存在,并在回归中表现出价格的稳定性。
再来看看标榜为主观价值论的西方主流理论。
自效用论在经济学上的地位确立之后,主流的经济学理论基本上是承认主观效用理论或者说是主观价值论的。
在这种理论框架之下,价格必然是波动的,因为人的主观价值观念是会变化的,过去的高效农药“666”,现在是禁用的;过去的万能药物抗生素,现在要严格按照医生处方才能得到;转基因技术让农作物大幅度增产,但是就有人打出“非转基因”的牌子推销商品……
在这种理论之下,如果追求物价稳定,意味着限制人们对事物的认识的变化,也就是要求人们有一个固定不变的价值观念和认识深度,这同样是不合理和荒唐的,实际上也是滑稽可笑的。
如果一个政府真正信奉一套建立在主观价值理论基础上的经济学理论的话,它就不会干预经济。而实际上,没有任何一个政府放弃过对物价的干预。熨平经济波动的皱纹,一直是所谓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目标。
实际上,价格是交换者双方决定的,起决定作用的是两个交换者对两种被交换商品的价值判断。价格信号本身就是交换者的价值观念的表达,既然决定了价格,就不存在不再认同这个价格的问题。而且,此一时彼一时,过去所决定的价格,或者其它交换者之间决定的价格都是彼此独立的,不具有任何强制的约束关系。
那么,现实中民众和政府的行为和经济学理论的不融洽是怎么产生的?
一起都源于市场被不适当地扩展到了民众的必要需求领域,而这个领域是市场本不该染指的。在必要需求领域推行市场化,意味着交换的实质性的不公平,这和经济学默认的平等交换是有现实距离的。此时,民众不得不以自己的生命做筹码投入市场。在这种情况下,追求物价的稳定,不过是希望看到自己生命的价值稳衡、希望对自己生命的意义即价值有一个稳定的认知而已(尽管没有人能够说得清楚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籍此获得一种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