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危思退思变出处 “思危”?还是应该“思微”?



  最近一段时间,《成思危称股市正形成泡沫》、《成思危:请慎用您的影响力》、《成思危教授的讲话代表谁》、《居安思危促进我国股市健康发展》、《政府不应对涨跌负责》、《刘纪鹏说:成思危的观点非常正确》、《侯宁:制度性缺失造成中国股市泡沫》等几篇“泡沫”文章,把股民、股管的五脏六腑搞得都不怎么舒服,有透不过气的,有阵阵绞痛的,有反酸水的,有结石、硬化的,还有放屁的……

  看来爱因斯坦“空间是可以弯曲的”的结论,却有更大的适用范围,甚至可以用来形容人们的心灵。

  “泡沫正在形成”也好,“70%都达不到国际标准”也好,都是很正常的,客观的。谁都别说谁坏了谁的好事,事情也本无那么多好坏之言。股市涨也好,跌也好,对于小股民来说也“永远都是后悔的故事”;对于上市公司来说,永远都“夹在监管和舆论”之间,谁让你是公众公司呢;对于监管来说,“儿孙永远都是小孩子”,持续在发展。

  “股改只是解决了中国股市的生存问题,但中国股市的发展问题则取决于上市公司的质量的改善和对违法欺诈行为的打击,取决于我们的监管水平。”这一说法,我坚决反对,我一直在强调“资本”不是“私本”。

  “中国资本市场弊病丛生,非一朝一夕之功可以改变,更不可能一改就灵”。我今天就想研究一下“究竟谁病了?这病根又在那里?”(关于这个“病”的问题,我过几天还会说的,先预告一下)。

  “思危”的含义,意在市场的总体能否健康发展,因此“思危”自然是宏观。而从经济发展的根本规律上来讲,从来就没有、也不可能存在不包含微观的宏观,我们“思危”的同时,更要从“思微”的层面上来查找病根。

  病根之一在于我们的教育,大学的教育,从老师到学生都不重视概念。于是,导致某些学子日后研究经济的时候,习惯于只说表面,而很少说本质。资本市场也是市场,设立市场的根本目的在于降低交易成本,而不是某个具体的人或企业是否赚钱;设立资本市场的根本目的,正像成教授所言的“优化资源配置”。

  既然不是为某一个个人投资者服务的,我们都回到市场之所以存在的本质上去,作为一个个人投资者,就该明白该为了谁着想,也正是“资本不是私本”的意义所在。如果,每个个人投资者都能像韩国人一样,“为救国变卖首饰和家产”那样去想,想着为支持中国经济发展、企业的项目成功而添上一根“筷子”,那我想谁也不会轻易地为了“私本私利”而撤回股资,自然会回归到“一把筷子不易折断”目的,回归到“资本为公”的价值观上来。

  说资本市场“弊病丛生”,我看这都是一些小病,最大的病莫过于大多数股东的病。大多数股东,也就是“中小投资者”。资本进入资本市场的关键思想准备,就是在于合作投资的价值观的准备。如果开个股东账户,投入一点资金,整天想的就只是为了自己赚点差价,那上市公司也永远不可能有质量,监管也永远是不力,因为这市场的根就“心术不端”。这个不端,不是说“中小投资者”博取差价的想法有错,但如果只有这个想法就错了,即便有别的想法,如果没把“资本公利”放在首位,把利益的顺序搞错了,那也病得不轻。

  如此说来,是不是股民都病了?

  如果只想着自己的那点钱,“中小散户”的名头,永远不会像“农民工”那样被媒体删除,“股民”的身份永远不会变成真正意义上的“股东”。我只讲一个道理,国家给你方寸土地,给你这个活人获得劳动报酬并有所积蓄的机会,这是无可选择的,除非你是外星人;国家给企业几亩土地、经营资源,是让企业为更多的人解决就业、生存、发展,谋国民之福。因此,企业向国家纳税是天经地义,没什么商量的,并且法定不可逃避;股东的投资首先要实现的,是社会效益和国家利益。不论你是民营资本,还是国家资本,顺序都是国家利益第一。不论你怎么想不通我的说法,但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事实就是如此,不会因为你是哪个企业股东或公民的主观意志所转移,客观就是客观,即便你死了,这个客观也不会改变。

  用大家都会算的账来解释一下。国家针对企业经营的会计工具,规定了先计算投入成本,这是企业花出去的钱,因为成本对应着社会利益;再根据收入计算营业税金,因为那是国家利益,是国家资源应得的收益;接下来用收入减成本得出毛利润,因为这其中包含了员工的工资和管理费,这对应着社会责任;最后才得出经营纯利润,缴纳地方利益所得税后(地方也是国家的一部分),还不能全部分给股东,因为要为今后的日子早作打算。所以,如果你作为股东、或者与其就叫作股民,思想上若不能先人后己,怎么可能有个正确的投资心态呢?

  如果我们的资本市场中,全都是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的投资人,那是不是违背了经济发展、资本市场、企业经营的根本客观规律呢?如果大家都“病”了,就自然会与市场对抗,心灵的“空间”也就被“扭曲”了。每一个股民心中都如此想法,就等于股市的每个细胞都不健康,每个细胞都不健康,何谈上市公司健康?何谈股市健康?何谈国家发展健康?

  涓涓细流的小资本,汇聚资本市场,以成江海之市,就是国家的大资本。绝不是管理层的单相思、也不是上市公司的单相思,应该是投资人、公司、管理层同心、同力、同德,都想着为国民经济发展作贡献,才可能共赢。

  股市如此,民间投资资本市场也是一样的道理。若投资的人都不把国家利益、企业利益、员工利益放在股东利益的前面,从客观规律上讲,就是资本病态,心病!

  心都病了,就全病了。市场的健康发展,取决于每个人的思想着的头脑的健康程度。市场本身就是全人类的合作秩序的扩展,而不是股民与上市公司的利益冲突,所以就不要说把股民“骗”到市场上来,这个说法本身就是错误。

  要解决这么多人的心病,唯一的办法,就是从建立市场之初,就要进行全体投资人的价值观教育。单纯地规范、监管上市公司,只能是单相思。单纯引导的力度也是不够的,对于国家来讲,引导的成本必竟比教育的成本小的多。但对于股民来说,个人付出的代价就大得多了,套你几年,完全情理之中。

  股民有心病,就只教育股民,也解决不了根本问题。而是需要对各个层次的投资人的投资价值观进行教育,也就是所称的国民意识。也许有人说我是异想天开,怎么可能对全体都进行教育?但我可以告诉你,对于全社会来讲,这是成本最小的,也是路径最短的。如果几十年前,就给国民倒入国家资本利益的正确价值观;如果在改革开放之初,就把创业投资价值观作为思想教育的重点,把就业者的职业价值观作为市场经济建设的思想教育核心,那我看我们花费几年进行股权分置的时间完全可以省去。国家虽然不用为股市涨跌负责,但应该为国民正确的投资价值观的教育负责。

 思危思退思变出处 “思危”?还是应该“思微”?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39289.html

更多阅读

大安法师答疑:应该一门深入还是应该深入经藏?

居士问:一门深入和深入经藏是否矛盾,我们到底应该一门深入还是应该深入经藏?请法师开示。 大安法师答:一门深入是指从行门上来说的。我们在八万四千法门中,一定要选择一种法门来专心致志地修行,不能今天修这个法门,明天修那个法门,头

怎样选择最佳的变焦镜头? 变焦镜头

——为了拍摄出最清晰的照片[提要]★变焦镜头的变焦比相对来说越小越好★变焦镜头最大口径应为F/4最为适宜★镜头镜片结构越简单其成像质量更好★两倍左右焦比的其成像质量更为优异★对焦距离过近将

为什么说女大十八变越变越好看? 女大十八变

从老辈子人开始我们就常说:女大18变,越变越好看。现实生活中,天南地北,城里乡下,只要仔细观察,女孩越变越好看确实一点都不假,幼时的丑小鸭,只要临近成年,就会出落成楚楚动人的大姑娘。这些现象无论国内国外都是不争的事实,即便是极丑陋的女孩

睫毛生长液可以让你的睫毛变长吗? dhc睫毛生长液用法

睫毛生长液从问世以来的关注度一向很高,许多人使用后看到自己睫毛的变化,那么能让睫毛变长的睫毛生长液到底是怎样的作用原理呢?我们人体的每一根毛发包括头发、胡须、眉毛、睫毛,都要经过休眠期、生长期、脱落期的不停循环。而睫毛是

声明:《思危思退思变出处 “思危”?还是应该“思微”?》为网友望川秋水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