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消息报》2007年5月25日
发表时有删节
来到大西洋中的美丽岛国——英国已经有六个多月了。从冬夏分明的武汉来到多雨温润的伦敦近郊城市雷丁(Reading),对英国环境的恬静、田园式的风光和鸟语花香深有感触,也对中西自然环境的巨大差异而感到震撼。
出于第一次出国的巨大好奇,在北京首都机场换登机牌时,特地向工作人员要了一个临窗的位置(感谢的是,首都机场工作人员友好地满足了我的愿望),在整个飞行过程中基本都是从窗外观察外面这个未识的世界(尽管不是第一次做飞机),从飞机上俯视祖国大地,为中国大地的广茅而惊叹,也为能见到一丝绿色而惊喜。当飞机飞离祖国土地进入异国领空再向下透视时,令人惊讶的是下面几乎是满眼的绿和蓝——绿色的树木和草地,蓝色的海洋和山岚,当然,也有白色的云海。当飞机在希思罗机场降落的过程中,也看到了蔓延而去的泰晤士河和满目苍翠的树木中点点的建筑。
到英国以后的六个多月中,去了英格兰南部、中部和北部的许多地方,感受最深的是英国的环境优美。概括地说,英国是一个自然环境很“原始”的国家。不必说碧蓝的天空和漂移的白云,也不必说多雨的天气和无尘的环境,更不必说四季长绿的草地。大多数居家都有自己的花园或草坪,门前不知名的小花四季开放,与邻居相隔的绿色樊篱多有几十年成长的历史;大学多是天鹅绒一样柔软的草地和粗状遒劲的原始树木构成的公园,这些树木大多有上百年阅历风雨的过去,学校建筑物只是自然环境中的修饰,校园内的松鼠处世不惊,坦然自若地在人前游荡;伦敦牛津街的鸽子安然地走到你脚边;肯特河与泰晤士河(交汇处为雷丁城)的鸭子和天鹅安详地游弋,在微软公司科技园所在的河边湿地的芦苇中,不时飞出颜色艳丽的锦鸡;在芳菲四溢的三四月,通往学校街道的两旁铺满了白色和粉红色的花瓣,在芳香四溢的花溪中行走,令人心饴;更令人陶醉的是每天凌晨四五点钟(英国夏季四五点钟天已放亮)小鸟的啁啾之声,在宁静的清晨格外动听,穿彻心底。因此,借用“鸟语花香”的成语来形容英国的自然环境,一点也不为过。
为什么英国的自然环境护得这么好?“鸟语花香”背后的经济学含义是什么?这些问题令人思索。
根据作者的知识和判断,英国之所以出现“鸟语花香”的自然环境,其背后的经济学内含主要体现在:
首先,经济结构的转型,是英国环境优美得以保护和维持的主要经济原因。
众所周知,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进行工业革命的国家,当时典型的重工业为造船、煤矿开采、钢铁生产和纺织,为英国产品创造了大量的海外市场,并一度统治了十九世纪的世界贸易。然而,也正是从那时起,随着世界其他国家工业化进程的加快,英国逐渐丧失了工业的比较优势,在整个二十世纪中英国的重工业不断地下降,但却顺利地实现了经济结构的转型。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面积仅为二十四万多平方公里的英国(世界排名第79位),以市场汇率计算其国内生产总值居世界第五位,按购买力计算其国内生产总值居世界第六位,其经济实力在欧盟居第二位,仅次于德国。按2006年英国的统计,服务业占英国国内生产总值的72.6%,工业占26.5%,农业占0.9%;而服务业、工业和农业中的就业人口分别为74%、25%和1%。因此,可见,服务产业已经成为英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大家都知道,进行工业化生产,大多数工业产业都要大量的自然资源,而这些自然资源的获得必须向自然界索取,就需要开发地球,因此,不断地向地球进军,其结果必然会大量破坏自然植被,导致自然环境的破坏和倒退,并危及人类的生存;而服务业发展的关键就是稳定的社会秩序、健全的市场经济体制、良好的法制、优美的自然环境和和谐的人文环境,因为服务业是主要的环境友好型的产业。因此,英国经济结构的转型,为英国遏制向自然界过度开发和掘取提供了基础;同时,也因为要进一步促进服务业的发展,而为英国环境保护提供了机遇和巨大的动力。
其次,英国环境友好型产业的发展,是建立英国优美环境的根本途径。
如果仅用经济结构转型来保护自然环境,这显然是不够的,因为即使在经济结构中所占比例很小的工业,如果它是一个自然资源耗用型的产业,它的发展同样也会破坏自然环境,而且发展的速度越快,可能对自然环境破坏的程度和速度就越高。因此,环境友好型产业的发展才是保护环境的根本之道,也能在一定程度地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的冲突,而发展环境友好型的产业并不是不可能的。英国环境友好型产业的发展对英国建立优美环境的贡献,就能说明这一点。
首先,来看英国农业。英国农业主要包括畜牧业和农作物种植业,其中畜牧业占三分之二,主要是牛和羊的饲养;农作物种植业占三分之一,主要种植的作物是大麦、小麦、燕麦、甜菜、水果和蔬菜,因此,除农作物种植业外,农业生产对自然环境污染有限。即使有些污染,因为整个农业面积在英国总面积中的比重有限,其污染的影响是很小的;此外,虽然英国内陆河流较多,但其渔业都集中在近海的霍尔、弗利特伍德、洛斯托夫特瓷等少数几个城市,主要是捕养鲱鱼和鳎鱼,并严格受有关海洋渔业打捞国际公约的管制,因此,渔业基本不对英国环境有污染。
其次,来看英国工业。英国目前最大的工业生产部门是工程及其集成产业,占英国工业生产增加价值总值的30.8%,代表产业是交通设备产业(如火车、汽车)及电子、音响和光学等相关工程集成产业;而以医药为基础的化学产业则是英国工业生产中的第二大类产业,世界第二大医药生产企业GlaxoSmithKline和第三大医药生产企业AstraZeneca设在英国;其他工业产业还包括食品加工(如肉类加工业)、酿酒业(如世界三大酿酒企业)、印刷出版和纺织业等产业;而污染相对较重的能源开采业,特别是煤的开采在英国基本停止了,石油和天然汽的开采却处于萎缩的阶段,从2004年开始,英国就已经成为一个天然汽和石油的净进口国,尽管英国能源储量相当丰富。由此,可见,英国工业产业发展的基本的方向是向环境友好型产业转变,尽量减少工业生产污染。
最后,来看英国服务业,英国服务业第一大产业是商业零售业,占英国国内生产总值的22%);第二产业是金融服务业,英国伦敦是世界上最大的金融中心,主要集中在伦敦中心的伦敦城和伦敦东区的道克兰(Docklands),500多家世界各国的银行都汇集在这里,2005年英国金融服务出口达210亿英镑,成为英国出口最赚钱的服务业之一;旅游业也是英国服务业的支柱产业,就业人口占英国就业人口的6.1%;其次是创造性服务业(Creative Industries),主要包括广告、电影电视制造、产品设计、书籍音乐出版、艺术和古董市场等产业。因此,随着英国服务业进一步扩张,英国非环境友好型产业的发展空间可能会进一步缩小。
总而言之,环境友好型产业的不断扩大,是英国环境保护的根本途径。
第三,开放型国际贸易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英国环境污染的压力。
英国环境友好型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其服务业的发展,使英国自己生产的产品种类受到限制,但这并不意味着英国实际消费产品种类的有限。实际上,英国居民的消费选择或消费偏好,并没有受到英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而且英国消费产品种类繁多,物质供应充足,零售商业十分发达(如上所述)。用面积只有四十平方公里,人口只有十四万的雷丁城作为例子来说,除市中心的商场和超市以外,在城市中心周边地区还有ASDA、Morrison、Tesco、Lido、Sainsbury等几家大型超市,像PC World等众多电子、汽车等商业销售中心也分布在周边,居民消费购物十分便利。英国商品的充裕之所以没有受到英国自己生产产品种类的约束,主要得益于其开放的国际贸易。例如,在英国任何一家超市,你都可以买到世界上主要国家所生产的红酒,有几十个品牌供你挑选,尽管英国也是世界上的酿酒强国,这就是国际贸易的巨大作用。
而英国开放的国际贸易对环境保护又有何作用呢?首先,大量产品进口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了英国国内工业生产的污染。正如大家所知道的,英国是世界上最早提倡贸易自由化的国家,其国际贸易网络遍布全世界,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在为他英国人的需要而生产。英国靠什么与世界其他国家进行实物交换呢?主要是靠其强大的服务业出口——英国以其先进的服务业与世界他国进行交换物质,“以精神交换物质”,“用服务换产品”,并以强大的英镑购买力掌控国际商品的交换价格,从而为英国在发达开放的国际贸易网络中确立强国地位。从这一点讲,英国强大的进口需要和英镑的强大购买能力,使英国一些实物产品的生产被世界其他国家的生产所代替,进而减少了实物产品在英国本土生产所造成的污染,这对工业生产对英国环境的破坏,起到了极大的缓解作用。因此,英国“用服务换实物”的做法,既体现了英国作为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的精明,也展现了其对环境保护的方式。
其次,英国污染出口也对其环境保护起到促进作用。用“鸟语花香”来形容英国环境优美的事实,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个国家就不会制造污染和垃圾。实际上,只要有经济发展和人类的生活活动,就一定会生产污染和垃圾,只是生产污染和垃圾的数量有区别。例如,英国政府环境署的统计数据表明,英国受污染最严重的西北部地区,曾在1996年释放的化学污染物达9918公吨;而2006年英国BBC一篇报道则认为英国生活垃圾是欧洲最高的,人均每年生产生活垃圾1000斤,由此,英国在欧洲被称之为“垃圾之箱”。对于生产和生活垃圾如何处理?英国选择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出口,即把生产与生活垃圾出口到其他国家。据英国天空电视台的报道,英国每年向中国倾泻大量的垃圾废物,而且还向中国收取大量费用。英国向中国倾泻垃圾的地点之一,据说是一个叫“莲角”的中国南方小镇,那里的洋垃圾堆积如山,当地河水都染成了黑色。从这一角度上讲,英国的“鸟语花香”,实际上透露资本国际交易残酷与无情。
第四,英国对外直接投资在一定程度上转移了英国污染产业。
在英国工业发展史中,英国并不是没有发生过严重的工业污染。实际上,正如上所述,英国工业污染也曾经是世界上的“污染典范”。面对大量的工业污染,除了用“污染出口”的方法以外,英国选择的另外一个做法,就是发展对外直接投资来转移污染严重的产业。当然,这并不是说,英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都是生产污染的产业,也不是说英国是世界上通过发展对外直接投资来转移本国污染产业最多的国家,而是说,英国通过对外直接投资把部分污染严重的产业转移到海外的事实。从以环境友好型产业发展的分析可以看出,英国在工业革命时期的许多重工业,已经退出了英国的生产领域,或者处在英国生产领域的边缘,而这些产业很多都转移到国外发展中国家继续生产,并发挥这些生产设施的“剩余的价值”。英国这种海外直接投资转移污染生产的做法,不仅加剧了其他先进发达国家污染生产海外转移的模仿速度,而且提延长了英国这些污染生产设施或工具的折旧寿命,并为资本的“贪婪”提供了经典的注解。
当然,英国“鸟语花香”的优美环境,还与科技进步所导致的污染处理技术的提高和污染处理或管理方法(如垃圾掩埋法)的改进有很大的关系。至于在法律制度、文化素养和人们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原因,就已经超出本文分析的范围。
面对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工业生产污染也一定会加速出现。实际上,目前中国自然环境恶化的事实也正说明了这一点。“白云千载空悠悠”日益成为城市人美好的向往,长江的清澈情景已经成为历史的描述,日益增多的城市浮尘增加了我们上医院的成本,“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只能在前人的诗句中品味。这些事实说明,中国的自然环境日益成为一种稀缺的资源,也就是说它的机会成本将会不断地增加。因此,中国要增加“鸟语花香”的供给,必须要借鉴别国的经验与教训,避免他国曾经犯过的错误,降低学习成本,只有在生产和生活领域中做起,才能尽可能地在源头减少污染,从而美化我们的自然环境,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建立一个环境友好型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