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经济学》第四编(上)社会再生产考察(11—13章)
第十一章第四节内容介绍
本章运用了考察社会主义再生产的新的表式。这是因为,虽然马克思的再生产表式,就其基本原理讲,对于分析社会主义再生产问题也是适用的,但是,这一表式同时反映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特点,所以,以这一表式来考察社会主义再生产,事实上总要遇到重大的困难。
运用新提出的社会主义再生产表式,本章考察了以下两种类型的扩大再生产:(1)物质生产劳动者总数不变,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时的扩大再生产。其中详细地分析了此种类型扩大再生产的特点,论证了,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造成两大部类比例变化的基本原因。这部分内容是本章的重点。(2)社会劳动生产率不变,因劳动者数量增加而引起的扩大再生产。分别研究了以上两类性质不同的扩大再生产之后,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和劳动者数量增加一起发生时的社会再生产问题,就容易解决了。
本章的研究暂限于物质生产领域。关于非物质生产部门和其他类型的社会劳动部门,我们以后再专门进行研究。
第四节是回过头来讲清一些重要问题。
———————————————————————————————————————
四、回顾和论述
现在,我们回过头来再谈再生产的表式。
c1+n1
c2+n2
对考察两大部类比例关系的变化和社会主义下的再生产,都是适用的。这并不是一种任意的假定,所根据的是以下几点:生产上消费的生产资料的价值和当年新创造的价值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决定这两者比值的是劳动生产率水平及其变化,决定两大部类比例的基本原因是c/n比值的大小及其变化;在社会主义下,生产的出发点是为了使劳动者为主体的广大人民的生活水平持久和较快地得到提高;决定每个劳动者平均能够消费多少消费品的基本原因,是在具体的社会生产条件下,有多大部分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用之于消费品生产,消费品在全体劳动者中间的分配,所遵循的是按劳分配的原则。所以,我们考察两大部类的比例关系时,首先以n1=c2也决不是无意义的假定。如果劳动生产率不变,物质生产劳动者总数也不变,那么社会生产总的说就是这个形式。现在我们已经知道,有两个原因使n1大于c2,第一是为劳动生产率提高需要而进行的追加投资,第二是因劳动者数量增加引起的新的投资。这两者我们要区别清楚。前者是同量活劳动所支配的物化劳动增加,因而结果是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后者则是劳动者数量增加时进行新的投资,所以结果是在一定的劳动生产率水平下,活劳动和物化劳动两者的相应增加。
追加的投资,只是因为活劳动所推动的生产资料的价值有增加的需要和可能;生产资料的价值的现实增加,引起c的增加,c/n比值的增大,从而使第一部类所占比例增大。追加的生产资料生产的上限,或者说限制追加生产资料生产的因素,第一是所生产的追加生产资料和现存继续运行的生产资料合并到一起时,实际能够被劳动者所使用。同时,劳动生产率也要在事实上得到提高。例如就增加的机器说,生产机器所化费的劳动要少于机器所代替的劳动。第二是受劳动者生活消费的限制,这一点我们已经说了,常年劳动用于追加投资的部分过多,显然会影响社会消费水平的提高,因此必须把长远利益和当前利益结合起来进行考虑。
劳动者人数的增加,引起新的投资,由此扩大第一部类生产的比例。但就增加的一定数量的劳动者而言,以当时的劳动生产率水平为标准,所需要的新的生产资料,总的讲,也是一个相当确定的量,新增加的劳动者在两大部类的分配,仍然受现实的劳动生产率制约,即是按基本比例合并到两大部类。
劳动者数量增加所引起的新的生产资料的生产,其限制因素是劳动生产率的现实状况和社会对生活消费的要求。如果劳动者数量增加很多,那么因此而需要增加生产的生产资料数量也必然很大,也就会限制消费资料生产,使第二部类生产减少过多。假如因此而造成的社会消费水平的提高变慢或下降难以为社会所接受,则意味着需要增加的生产资料生产不能全部实现,由此引起的后果是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变慢甚至停滞、下降,或者是有一部分增加的劳动者,在一定时期将不能进入实际生产领域。
我们在此不来专门讨论人口生产。但要指出一点,虽然人口的增加,从而劳动者总数的增加,从因此需要有生产资料的增加生产,会影响消费品生产这一点看,是于社会不利的,但是在一定的条件下,人口的增加、劳动人口的较大规模,又是对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有利的,所以我们不要陷入片面性。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知道,社会再生产中两大部类的实际比例,首先决定于两大部类的基本比例关系,那取决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实际水平。劳动生产率不同,两大部类的基本比例也不同,劳动生产率越高,第一部类所占基本比例也必然越大。两大部类的实际比例,还取决于劳动者数量增加的新投资和为劳动生产率提高的追加投资量的大小。新的投资量和追加的投资量越大,为此而需要的第一部类比例的增大也越显著。
所以,两大部类间的正常比例关系决定于现实的劳动生产率,这不但指一定的劳动生产率时的两大部类基本比例关系,而且指为劳动人口变化和为劳动生产率提高所生产的生产资料数量的大小,因为那总的讲也受现实的劳动生产率的制约,虽然这种制约并不是死板的、界限绝对分明的事。显然,无论劳动生产率提高与否,以及提高的速度如何,两大部类的比例、积累和消费的比例都可能安排不当。既可能是第一部类比例过大,常年劳动用于积累部分过多,也可能是正好相反的情况。
追加投资和新的投资是用于积累的部分。常年劳动体现为生产资料的部分即n1-c2之差的大小要受几个因素的限制,不可能任意地增大。另一方面,常年劳动要有一部分体现为生产资料,总的讲,这乃是一种必然,在任何社会形态下都是如此。因此,如果我们讲到两大部类的比例关系,又可以作这样的理解:如果把现实的劳动生产率看作不变,劳动者总数也当作不变,那么两大部类的基本比例关系将是怎样,然后再由此出发分析因劳动者人数变化、劳动生产率变化对两大部类比例的影响。因为否则的话,理论研究就将无从入手。其次,如果只是空洞地谈论建立比例平衡的经济,实际上却弄不清最主要的比例关系,不知道决定比例变化的主要因素是什么,那在实践上必然会是盲目的。
我们的讨论以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或者以劳动生产率不变为条件。那么撇开严重的自然灾害等不正常的情况,整个社会当年生产的消费资料的价值,就只能小于或等于n1与n2之和,否则的话,简单再生产就不能维持,或者说要以劳动生产率的降低为代价。这也并非只是一个理论问题,例如劳动者把本应用于补偿已消耗的生产资料的部分也作为生活消费,那就是人为地增大第二部类生产的比例,那么从价值量上看,他确实比他当年新创造的要消费得多一些。且不论这种情况是否能长久地继续下去,这里实际是以劳动生产率的降低为代价,那不过是从另一面证明了,两大部类的比例关系决定于现实的劳动生产率状况。
讲到已消耗的生产资料的替换问题,要从价值量转移的角度来理解这种补偿,衡量的依据就是当时的劳动生产率水平。从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看,必须对生产资料的消耗部分实行足够的补偿,那既要是合用的生产资料的形式,又要在价值量上足够,否则的话,就将造成劳动生产率的下降,或劳动生产率提高缓慢。
另一方面,为了使现有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得到提高,必须进行追加的投资,就是说,当年新创造价值的一部分,要以生产资料的形式装备于原有的企业。这是相对于劳动者,相对于活劳动说的,所以不管老企业中的劳动者数量是增加或不变,都是必要的。
如果社会把企业本应用于补偿已消耗的生产资料的部分用之于其他方面,那么社会再生产必然要受到严重的影响,劳动生产率对于有些企业说来将不可避免地下降。这样做的话,新建企业不需要多少年,劳动生产率也照样要下降,直至变为新的落后的企业。
生产资料中流动部分的补偿问题是重要的,但一般讲补偿的计算比较简单明白,困难在于固定部分的补偿,怎样的折旧率比较符合价值转移的实际情况,本身就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问题。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当代社会生产条件下,假如在多少年内,企业所使用的仍然只是老一套的设备,很少有什么重要的改变或改进,那么用于生产资料中劳动手段的补偿在实际上必然不足,劳动生产率往往就要下降。固定基金的更新,不但要有价值量的保证,还要有实物量的保证,只有补偿价值最终以现实生产资料的形态合并到生产过程中,并能正常运行,方才可以说,社会再生产已基本能正常进行。
另一方面,如果社会不为已有企业进行追加的投资,给以追加的生产资料,那么这些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就很难得到迅速的提高,这一点我们在前面已作了分析。因为劳动生产率的普遍提高总是伴随着c/n比值的增大,所以为劳动生产率提高准备物质条件的追加投资就是一种必须。当然这是指总的情况而言,对于每个企业并非是年年都要进行。可能在某几年内没有什么追加的投资,但在另一年的追加投资额就比较大,是几年累计之和。所以就整个社会平均说来,原有的企业通常每年都要有追加的投资,是符合生产力发展规律的。新建企业c/n比值超过社会一般水平,其超过部分,亦应看作是追加投资。
如果社会用于原有企业追加投资的部分很少,大批企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很慢,许多企业甚至连简单再生产所必须的补偿也不足,结果劳动生产率有的反而下降;同时,社会第一部类生产又大于正常比例。此时,社会再生产是不正常的。一方面,从当时实际的社会劳动生产率状况看,第一部类比例是过大了;另一方面,某些生产资料的生产仍然不足,因为第一部类和第二部类的大批企业没有得到什么追加投资,不少企业连已经消耗的生产资料也并未得到完全的补偿,劳动生产率或则提高缓慢,或者没有什么提高,甚至反而下降。显然,这些企业对生产资料的需要例如对先进设备的需要是很迫切的。所以,尽管以当时的劳动生产率水平衡量,第一部类的比例已经过大,但是有些生产资料的生产还是不足。这种不正常的情况既影响劳动生产率的迅速提高,也影响社会消费水平的提高。
当然,和以上分析的不同的情况也可能发生,例如追加生产资料的生产超过实际需要,因而迫使还能正常运行的生产设备提前退出生产领域,弃置不用,或者是造成生产资料的积压,这些都将造成浪费,自然也会影响消费资料的生产。
关于浪费和社会产品的储备对于再生产的影响,也需要加以考察。从最一般的意义讲,在当时的条件下本来可以避免的社会产品的损耗都属于浪费。被浪费的社会产品也是分成两大类: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对消费资料的浪费造成实际消费量的减少,但直接地讲那并不影响两大部类的比例,因为作为消费资料将不再进入新的生产过程。生产资料则是要进入新的生产过程的,所以,生产资料的浪费将使第一部类的比例被迫因此而增大。反映在再生产安排上,n1将需要额外地比c2大,所需要的量等于每年浪费掉的生产资料的价值量。因此,生产资料的浪费造成社会消费资料生产的减少,若没有这种浪费,这部分生产要素本来可以按照基本比例分成生产资料生产和消费资料生产两个部分。
社会产品的浪费,无论是消费资料的浪费还是生产资料的浪费,都是个累积的量,并且无法再取出使用。那是很明白的,因为产品本身已在实际上消耗了,只不过是毫无意义地消耗了,通俗地讲那是一个无底洞。
浪费本身,如果是发生在生产过程之外,那一般讲是比较明显的,而说到生产过程中的浪费,则又有各种复杂的情况。在此,我们要特别注意到这样一点,即劳动生产率不同形成的重大差别。
我们知道,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表明活劳动所推动的物化劳动量的增大,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往往又使原料、辅助材料的使用得到节约,使机器设备等劳动手段的使用得到节约。所以,和劳动生产率较高时相比,落后的生产方法几乎总是造成原料、辅助材料、机器设备的浪费。但劳动生产率的高低也是相比较而言的,在新的技术、新的生产方法还未为社会普遍采用时,现实的一般生产方法就代表了当时的劳动生产率水平,此时,原料、辅助材料、机器设备的消耗水平也就为当时的生产所必须。因此,消耗的原料、辅助材料的价值,生产上实际消费的机器设备等劳动手段的价值将全部转移到产品中去,体现为产品价值的一部分。而当新的更高的劳动生产率已成为社会的一般水平时,继续维持落后的生产方法,所消耗的原料、辅助材料、劳动手段的价值,就不可能全部转移到产品中去了。因为随着劳动生产率的变化,生产同量产品,原料、辅助材料的消耗量,劳动手段的损耗水平已起了变化。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同量产品所代表的劳动量将更少,生产资料的节约是其中的一个原因。此时物化劳动和新加入的劳动量都将减少,一般讲产品中活劳动的量将减少得更快些。所以,和劳动生产率较高时相比,落后的生产方法必然造成原料、辅助材料、劳动手段的浪费。这可以说是一种无形的浪费,但由此造成的损失无疑是极为巨大的,因此,迅速地普遍地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正是基本的任务。
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储备,是社会生产和生活能够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之一。但消费资料的储备也将减少现实的消费量,生产资料的储备也要求第一部类生产比例有相应的增大,因而结果也使消费资料生产减少。就这一点讲,储备和浪费对于再生产有类似的作用。但是,储备和浪费在性质上又是截然不同的。社会产品的储备并不是一个累积的量。虽然随着社会总的生产规模的扩大,储备的绝对量会有所增加,但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随着生产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和社会总产品的价值量相比而言,所必须的储备量将相对减少。而且,储备既是正常的生产和生活的需要,那么一旦需要,就会取出来使用,否则也就不成其为储备了。此时,就可以减少现实的第一部类生产的比例,或避免其增大。所以打个比方说,社会产品的正常储备就起着蓄水池的作用。另一方面,如果储备的量超过了正常所必要的限度,那么实际上也就变成浪费了,或者说是浪费的一种具体形式,具体表现。
资本主义下,两大部类的联系当然也是存在的,单就分析两大部类的比例关系而言,以上的方法总的讲也可以使用。但考察资本主义下的再生产却不能用以上的表式,因为资本主义的核心问题是剩余价值的生产及其规律。所以,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再生产,如果抛开了剩余价值,那就是把最主要的东西丢掉了。
两大部类生产的相对平衡,对于资本主义再生产自然也是很重要的。但是如果广义地讲,生产的不平衡,也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过剩经济危机的原因,这和社会主义也难以根治的不平衡,毕竟是性质截然不同的两码事。资本主义下周期发生的生产的不平衡,并不是生产资料或消费资料生产不足,恰恰相反,是生产的普遍全剩,是生产出来了卖不出去。资本主义生产决不是为了劳动大众的利益,对于工人阶级说来,他们所得到的不过是自己劳动力的价值。资本主义生产是剩余价值的生产,如果产品的价值从而剩余价值不能得到实现,那末对于资本家阶级说来,这些产品就完全是无用之物。
在社会主义下,客观上要求人们从最大多数人的利益出发,按照社会生产力状况,主动地安排和调整两大部类的比例,当年新创造价值体现为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两者的比例,即积累和消费的比例,这些都是社会调节的极重要内容。但调节本身是否符合客观实际,符合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使人民的生活能持久、较快地得到提高,则是另一回事。所以正确认识社会生产两大部类比例关系的变化规律,正确认识社会主义下的再生产规律,进而作出比较符合客观实际的生产规划,就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正如马克思所说:“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废止以后,但社会的生产仍旧维持下去的情况下,价值决定仍然会在这个意义上有支配作用:劳动时间的调节和社会劳动在不同各类生产之间的分配,最后,与此有关的薄记,会比以前任何时候都变得重要。”(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郭大力、王亚南译本,第1000页)
我们还可以接着补充一句:劳动生产率越高,社会生产力越发达,就更是这样;反之,在劳动生产率比较低的国家,即使已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但对于经济的落后部分,也很难有这种全面、准确的“调节”和“分配”,让其较为独立自主地发展,倒是比较可取的。
为了避免混淆问题的性质,作出准确的概念规定是必要的。我们把为新增加的劳动者能够实际进入生产领域而进行的生产资料生产称作新的生产资料的生产,这样生产出来的生产资料就是新的生产资料;把为提高劳动生产率而进行的相应的生产资料生产,称作追加的生产资料的生产,这样地生产出来的生产资料就是追加的生产资料。在现实生产中,这两者又可以结合在一起进行。一般讲,新的生产资料和追加的生产资料都只是常年劳动的一部分体化物,因而是属于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