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是有价值的,人们在生产中提供了多少劳动都可以用特定的价值单位进行衡量,这个价值单位就是劳动因子,是一种能量单位. 劳动价值是人类社会为改造大自然或使得大自然能量最大限度的流入人类社会所必须耗费的劳动能量的支出. 价值是能量形式,由于仅研究人类劳动,因此我们通常把价值和劳动紧密联系起来,称为劳动价值 价值有两重性,一是指客体对主体人的客观需要的满足程度的一种计量,也就是我们说的效用价值或交换价值.就如同楼上所说的"权利量" 效用和效用价值是不一样的,前者仅仅是主体对客体的一种主观衡量,例如我衡量电脑的效用或者有用性有多大,效用是不可计量的.但是效用价值或交换价值是可以计量的,例如我为了能够获得这台电脑愿意付出多少劳动因子(价值单位). 价值二是指我生产这台电脑耗费了多少劳动量,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是生产价值.这里的劳动量仍然是以劳动因子为单位,也就是说和楼上所说的义务量相似. 在理想条件下如果说交换价值和生产价值不等,那么资源将重新流动,直到两者相等,如果不具备理想条件,例如垄断似的交换价值大与产品的生产价值,那么就会使得交换价值长期大于生产价值,即租金是存在的.有机均衡市场就是在这个博弈的基础上形成的 不知道我这样说你们能否理解?如果看我的专著---有机均衡市场论(第一卷)即将由中过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那要好理解得多了. 价值是一元的,即都是一种"(劳动)能量的耗费",我赋予它一个单位即劳动因子. 但是价值存在着两重性,例如对于一台电脑来说,你认为值多少价值?回答这个问题要区分主体是生产者还是使用者,如果是生产者,他就会说这台电脑的价值就是他生产这台电脑耗费了多少劳动因子,即生产价值,也就是马克思的劳动价值. 如果是使用者,他就会回答这台电脑值多少劳动因子,或者说他愿意出多少劳动因子购买这台电脑,也就是交换价值,有些类似于新古典经济学的效用价值,但是新古典经济学的效用价值只是个人对产品有用性的主观衡量,没有单位计量性的特点. 在理想的条件下,货币本质上就是劳动因子的支出和收入凭证

价值的两重性是从区分产品的生产者和使用者的角度来考虑的. 两者的有机统一是用系统均衡的思维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