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基本概念界定
1 、知识的基本内涵
对于知识的含义,著名哲学家柏拉图早在他的《泰阿泰德篇》中就明确提出,知识是经过证实了的真的信念。在我国的《中国大百科全书》中,也对知识做出了比较清新的定义,即所谓知识,就它反映的内容而言,是客观事物的属性与联系的反映,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韦伯斯特(Webster)词典1997年的定义,知识是通过实践、研究、联系或调查获得的关于事物的事实和状态的认识,是对科学、艺术或技术的理解,是人类获得的关于真理和原理的认识的总和。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和知识生产已经成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因素,如同物质生产由物质生产力和物质生产关系构成一样,知识生产则由知识生产力和知识生产关系所构成。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所形成的社会关系,这种社会关系,本质上是一种经济利益关系。知识生产不仅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生产领域,而且愈益成了一个最重要的生产领域。由于知识是分散在社会各个角落而且被不同的人掌握着,并且每个人掌握的知识都有限。但是知识体系的复杂使得分散的知识必须结合起来才能进行知识的生产,这就产生了知识分工。知识分工范畴是根植于分工思想之中的,因为正是分工的深化才最终产生了知识分工,并引起了后来经济学家的关注。HAYEK在20世纪30年代与兰格关于计划与市场的大论战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知识分工范畴,正式地把问题纳入经济学的视野。笔者认为知识是经过长时间的累计,由前人传承的或自己通过实践得到的对世界客观事物的认识和看法,是能作为生产要素投入到财富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去并能有效发挥作用的科学技术、技能和经验等等。
2 、自由的基本内涵
对于自由,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伯林认为自由有两种含义,“消极自由”和“积极自由”。哈耶克指出一个人不受制于另一人或另一些人因专断意志而产生的强制的状态,常被称为“个人”自由或“人身”自由的状态。而阿马蒂亚·森认为它是指享受人们有理由珍视的那种生活的可行能力,他精致、简明而范围广泛地阐述了这样一个概念——经济发展就其本性而言是自由的增长。只有“消除使人们几乎不能有选择、而且几乎没有机会来发挥其理性主体的作用的各种类型的不自由”,才“构成了发展”。发展是对自由的承诺、发挥和实现,而自由是发展的前提、目标和手段。阿马蒂亚·森称他的发展观为“聚焦于人类自由的发展观”或“以自由看待发展的发展观”,是一种“视自由为发展的首要目的和主要手段的发展观”。 发展可以看作是扩展人们享有的真实自由的一个过程。按照这一思想,扩展自由是发展的首要目的和主要手段。他们可以分别称做自由在发展中所起的“建构性作用”和“工具性作用”。建构性作用是关于实质自由对提升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性,自由是人们的价值标准与发展目标中自身固有的组成部分,它自身就是价值,因而不需要通过与别的有价值的事物的联系来表现其价值,也不需要通过对别的有价值的事物起促进作用而显示其重要性。实质自由包括免受困苦——诸如饥饿、营养不良、可避免的疾病、过早死亡之类——基本的可行能力,以及能够识字算术、享受政治参与等等的自由。自由的工具性作用是关于各种权利、机会和权益是如何为扩展人类一般自由,从而为经济发展作出贡献的。工具性自由可以帮助人们按自己的意愿过有价值的生活,又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共同做贡献。包括:①政治自由,就是人们拥有的确定应该由什么人执政而且按什么原则来执政的机会,它包括了对政府当局的监督与批评、拥有政治表达与出版言论不受审查的自由、能够选择不同政党的自由等等;②经济条件,被看作是是指个人享有的运用其经济资源于消费、生产或交换的机会;③社会机会,每个人生活在这个世上就享有受教育、医疗保健及其他方面的权利,这些权利影响个人可以享受更好的生活的实质自由;④透明性保障,意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需要的信用,它取决于交往过程的公开性、对信息的发布及其准确性的保证;⑤防护性保障,就是为了那些遭受天灾人祸或其他突发性困难的人、收入在贫困线以下的人,以及年老、残疾的人,提供扶持的社会安全网。这些工具性自由能帮助人们更自由地生活并提高他们在这方面的整体能力,同时它们也相互补充。本文主要采用阿马蒂亚·森的自由观。
3 、国际贸易秩序的基本内涵
首先秩序是指人和事物所在的位置,含有整齐守规则之意。现有文献多从法律和社会学的角度讨论秩序。康德指出秩序亦即常规性的整合。博登海曼认为秩序就是指自然界与社会进程运转中存在的某种一致性、连续性与确实性。从经济学的角度探讨秩序的主要有哈耶克及布坎南。哈耶克论证了个人理性引发的竞争机制和社会进化在“自然秩序”扩展中的作用,指出自然秩序是个人主义寻求利益最大化和差异化的动态过程的产物。布坎南强调在秩序出现过程中说明秩序,秩序本身被定义为产生它的过程的结果。在如今国际贸易飞速发展的时代建立完善的国际贸易秩序也成为必然的事。郭红霞认为国际经济秩序是指“各国在国际经济结构中的地位和相关关系所决定的国际经济体制以及与此相适应的国际经济生活准则”。唐海燕指出国际贸易秩序是国际贸易发展过程中所呈现出的一种有规律、可预见、和谐稳定的状态以及维持这种稳定状态的贸易制度。从历史上看,国际秩序的转换往往伴随着动荡不按,如何重建稳定和平的国际新秩序成为国际社会的共同诉求。然而,新旧秩序的转换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各主要行为体实力对比的变化决定了国际秩序变革的过程,而其对现有的国际机构和机制的冲击不会立刻显现出来,因而,国际秩序的变革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其有明显的滞后性的特征。笔者认为,当某些理念被大多数人认同和享有,具备均衡基础时就演化为制度,当制度被几代人接受,达到稳定状态时就形成了秩序。而国际贸易秩序是指国际间进行贸易交易的时候可供遵循的规章、制度,维持国际间贸易的正常交易。
二、 知识、自由与国际贸易秩序的内在关系
1、知识分散与知识分工。人类的知识或信息是零碎的、分散的和不可言传的,知识是分散在社会各个角落并被不同个体所掌握的。从横向看,同一代人之间不能充分的交流彼此掌握的知识,更不具备判断彼此间谁的知识更优的能力;从纵向看,前人习得的知识无法完全传授给后人,某些无法或未能诉诸语言、文字的知识,特别是一些经验,只能以制度或习俗的方式,融入到后人生活的社会环境中去。哈耶克认为,知识的这种分散的特征意味着个体能够明确掌握的知识只占帮助他达到目的所需知识的很小一个部分,这每个个体所掌握的知识被哈耶克称为“特定时间和地点的知识”,也称为“局部知识”,这种个体的局部知识是一种“分散的知识”,是不依靠也不需要有关当局的分配,而是以自发方式形成的“分散”的知识。如果我们假设经济社会中任何人都是全知全能者,那么我们可以宣称社会处于均衡状态或可以处于均衡状态。然而,这个“均衡”含义却没有任何的经验性意义,在真实世界里,任何人都不可能知道所有的事件及事件发生的原因,每个个体所拥有的知识占全社会知识总量的微不足道的一部分。或者说行为者个人不可能掌握完全的信息,即使是一些伟大的专家,他们可能对某一领域或少数的几个领域知之甚多,但他们绝不可能完全了解所有的知识。这即是类似于劳动分工的“知识分工”(THE pISION OF KNOWLEDGE)。哈耶克在上个世纪60年代就提出了“知识分工”的问题。在知识复杂度很高情况下,一个人很难作全面的了解,所以需要分工。知识分工在哈耶克看来“至少是与劳动分工同等重要”的问题,甚至是经济学中的“中心问题”。然而它却一直未得到认真的研究。既然个人只能掌握部分知识,要达到“均衡”状态,需要对拥有不同知识的个人进行协调。显然,每个体只能根据自己拥有的知识行动。一旦与行动有关的外界情况发生了变化,或者个体在行动过程中发现了一些新信息,则行动者就可能会改变其行动。因此,为了达到均衡,个体所必须拥有的那种相关知识乃是根据他的原初状况而注定能够获得的那种知识以及他在当时制定的那些计划。因为知识分工协调不好,一些人没有机会了解到会使他们改变行动的知识,故均衡能得以实现。
2、市场与自由的内在关系。亚当·斯密说:每一个人在决定自己行动的时候,所考虑的并不是社会的利益,而是它自身的利益,但是,人们在追求自身利益的时候,会在一只"看不见的手"的指引下,实现增进社会福利的目的,这只看不见的手就是市场机制。市场有机体内部各方面在市场交换活动中建立的相互制约和影响的内在有机联系形式。具体讲,市场主体在市场上进行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活动所形成的价格、利率、竞争、税率、供求、风险等方面联系和制约方式就是市场机制。由于市场主体掌握的都是零散的、分散的知识,所以在市场交易中难免产生错误的判断,并且发展中国家的市场机制大多发育不全,因此发展的过程基本上是用自由市场取代传统经济形式(或其他形式)对人、对资源、对经济活动的束缚、限制和干预,因此会造成市场机制的缺陷,这是从经济市场的角度来看。
从政治市场的角度来看,所谓政治市场是指人们参与政治活动时与其他政治个体和组织发生的政治交易关系。公共选择理论认为与经济活动领域一样在政治市场人们主要是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由于这一目标函数,人们在政治交换条件上就会迅速陷入冲突,讨价还价在所难免。因此我们说,交换的过程往往也是双方竞争的过程,竞争必然会驱使双方争取到最有利于自己的边际条件。由于资源配置愈益有利于强者,弱者愈益处于被剥夺的境地,政治竞争具有走向政治垄断的内生倾向。当政治竞争完全走到了其反面———政治垄断时,人际互动的负面形式就出现了:自愿平等的交换消失;交换双方关系不对称、不平衡;垄断者以践踏和侵犯他人边界的方式取得了自己需要的超额实现。由于发达国家在目前的世界政治秩序中处于主导地位,掌握着世界规则的主导权;而发展中国家则不然。在独立前发展中国家是发达国家的殖民地,发达国家对其进行了残酷的掠夺与剥削;在获得政治独立后,发展中国家是发达国家的“半殖民地”,经济还没获得完全的独立,对发达国家还有很大的依附性,在整个的世界政治秩序中发展中国家处于弱势地位。由于发达国家在经济、政治方面的优势,使西方发达国家可以推行强权政治,实行所谓的“民主”、“人权”,使得政治市场机制也存在缺陷。
3、从政治经济市场分析知识分裂。在以知识为主导的经济社会里,一个人要想很好的生存和发展,就要有自己个人的核心竞争力,而这种竞争力的有效性关键就在于掌握足够多的知识以及相应的知识运用能力,才能在知识经济社会里有更好的发展。因此,处于知识分工不同环节里的人们就会积极学习,勇于创新,掌握更多的知识。随着时间的推移,每个体所知道的局部知识就会增加,并且不会轻易地把自己知道的知识让别人知道,这样便产生了“知识分裂”。从政治市场的角度分析,由于发达国家在目前的世界政治秩序中处于主导地位,掌握着世界规则的主导权,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与政治的相互依存关系日益密切。同时伴随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加强了彼此间的相互协调,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对地区经济、世界经济加以调控的国际机制。在世界范围内推行强权政治,以“民主”、“人权”为名义推行霸权主义,这都是按照发达国家的立场来实行的,和发展中国家在世界政治市场的立场观点是背离的,因此可以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政治市场也存在着知识分裂。从经济市场的角度分析,由于经济全球化进程具有明显的资本主义特性,发达国家牢牢掌握着世界经济规则的制定权,牢牢控制着对知识和科技的垄断权。发达国家在技术力量上的优势,使发展中国家处于产业链的低端,形成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知识分裂。
4、知识分裂会造成经济主体的不自由。在知识逐渐成为主导生产要素的经济社会中,一个产品往往会包含复杂的知识体系,而这个知识体系也往往不是某一个个体能完全掌握的,根据知识分散性特点以及有限性特点可知,这个产品所包含的知识是分散在不同的个体身上,或者说,这个产品包含着由若干个相对独立的“知识包”所组成的知识链条,而掌握相关“知识包”的个体就处于这个知识链条上的不同环节位置上。那么,要进行这个产品的生产经营,就必须把这些掌握相关知识包的不同个体组织起来进行分工生产,并进行相应的协调,并对这些相关知识进行有效的整合创新。这就产生了知识分工和相应的协调问题。如果知识分工可以协调好的话,随着时间的推移,每个个体所掌握的“局部知识”就会不断增加,这样个体将会更加的自由。反之,如果当知识包中的知识分工没有协调好,造成了知识分裂,每个个体所掌握的知识没有增加,就说个体是不自由的。森在《以自由看待发展》一书中阐述了自由即享受人们有理由珍视的那种生活的可行能力。具体的说自由包括免受困苦---诸如饥饿、营养不良、可避免的疾病、过早死亡之类——基本的可行能力,以及能后识字算数、享受政治参与等等的自由。它包括法治意义的自由,但不限于权利——自由是人们能够过自己愿意过的那种生活的“可行能力”。因此,自由还包括各种“政治权益”,比如失业者有资格得到救济,收入在最低标准线下的人有资格得到补助,每个孩子都有资格上学受教育。这一切的权利都是在自由的前提下说的,因此,当一个人不自由的时候,他享受的权利以及选择权利将会受到限制。
5、健康的国际贸易秩序是建立在有效的知识分工的基础之上。当某些理念被人们共同分享和维系,形成共有信念,具备足够的均衡基础时就演化为制度。制度通常能够在一定范围内经受住环境的连续变化。当制度被无数人接受,达到稳定态势,就形成了秩序。国际贸易秩序的核心是制度,而制度的建立是为了保证政策的实施。各国为了自身利益,会采取不同的国际贸易政策,一旦政策发生变化,必然促使新的制度的建立,从而引发国际贸易秩序的变迁。国际旧秩序是近代以来伴随资本主义的对外扩张而逐渐形成的。它是少数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国家在全世界推行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以掠夺、控制弱小国家和民族为宗旨,形成的不合理、不平等的国际政治经济运行机制和状态。国际政治旧秩序的实质是维护西方大国的霸权地位,国际经济旧秩序的实质是维护垄断资本的国际剥削。经济全球化在带给当今世界积极变化的同时,又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一系列矛盾,如:从经济市场来看,发展中国家事实上的不平等地位,贫富两极分化,经济增长忽视社会进步,环境恶化。比如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技术、信息方面的差异,由于发达国家在技术力量上的优势,使发展中国家处于产业链的低端,形成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知识分裂,这样在技术、信息产业方面就不能形成有效的知识分工,这将会导致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主体在这一产业中处于不自由的地位,参与制度的建立的权利将会受到限制,因此影响到国际贸易新秩序的建立。从政治市场来看,少数西方国家欲借助经济全球化使西方价值观和政治经济霸权全球化等。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雅尔塔体制解体和经济全球化时代到来为契机,美、日、欧也发表了自己的“国际新秩序”主张。美、日、欧虽然存在争夺建立“国际新秩序”主导权的分歧,但在实质内容上是一致的,那就是要建立一个以西方大国利益为基础的,由西方大国领导的,以确立西方政治经济模式、意识形态和价值观为目标的“国际新秩序”。这实际上是国际旧秩序的修改版。而这种做法与发展中国家的意愿是完全背离的,是为了压迫和剥削发展中国家的,因此造成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在政治、经济市场上的知识分裂,不能形成有效的知识分工的,发展中国家没权参与国际制度的建立,因此也不能促进国际贸易秩序的发展。
三、当前国际贸易秩序所存在的基本问题及成因
1、 国际贸易秩序所存在的基本问题表现
国际贸易秩序是指国际贸易发展过程中所呈现出的一种有规律、可预见、和谐稳定的状态以及维持这种稳定状态的国际制度。某一时期的国际贸易秩序的性质是由历史的因素、当时的国际政治格局以及各国经济实力对比等诸多因素所决定的。现行的国际贸易秩序发源于十七世纪的殖民时代,经历了几个世纪的演变,仍然没有改变其不公正不合理的本质。经过几个世纪的苦心经营,西方发达国家已在全世界范围内建立起有利于自己的国际贸易秩序。这种贸易秩序是以美国和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霸权地位为核心,以两次大战以前的不平等不公正的国际经济关系为基础的。发展不平衡和实质上的不平等是现行的国际贸易秩序的根本特征。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实力的差距很明显。
第一、 不合理的国际分工体系和国际垄断
现行的分工体系根源于殖民时代。独立后,有些发展中国家继续利用其矿产、气候和资源等方面的优势,发展自己原来擅长的产业。但是,这样做却进一步加剧了其国民经济的单一性和畸形性。部分发展中国家认识到单一经济和畸形经济的危害,力图建立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然而,由于自身经济积累能力非常有限,大部分发展中国家无法如愿的拓展自己的国民经济体系和产品范围。
不合理的国际分工把广大发展中国家都驱赶到那些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力密集型的产业上,而发达国家却在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产业中占据了大部分份额,在这些领域逐步形成了国际垄断。比如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在国际上的垄断地位主要表现在:首先,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几乎垄断了世界科技成果与创新资源。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垄断和控制了80%的专利和国际技术转让,控制和垄断了绝大部分国际驰名商标。发达国家为数不多的巨型公司,在世界经济中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据统计,全球500强占有世界上国际技术转让约为62%的份额,而且在全球每年产生的新技术和新产品中,约有71%以上为全球500强拥有。大型的跨国公司凭借其先进的技术,
强大的生产能力和广阔的销售网络,在全世界范围内生产和销售标准化的商品,并占据这大量的市场份额。这样,这些公司的产品所执行的标准就逐渐成为行业的标准。
第二、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存在严重的不等价交换现象
在国际贸易领域,发达国家通过不平等交换的方式对发展中国家进行国际剥削的现象还普遍存在。 目前,世界市场的商品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初级产品占国际贸易的比重在下降,而制成品和信息产品的比重上升,垄断性市场所占的比重显著提高。各个发展中国家出口的工业原料,单一的农产品或是初级制成品都按照发达国家制订的价格体系进行交易。而发达国家由于其自身实力的优势,能够对国际价格市场的交换过程施加影响,能够操纵价格,并导致交易价格偏离国际价值。由于垄断因素的增强,使得不等价交换日益严重,初级产品和最终产品的价格“剪刀差”日益扩大,使得发展中国家创造的一部分价值无偿的被转移到发达国家。
第三、 各种新的贸易壁垒盛行
世界各国出于对自身经济发展和经济利益的考虑,往往在努力增加自己商品出口的同时,采取各种方法减少别国商品进口的机会,这就形成了贸易壁垒。特别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后,由于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得到一定的发展,商品的国际竞争力有一定程度的增强,国际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许多发达国家为了维护自身的经济利益,总是想方设法,以各种名义设置各种贸易壁垒,从关税壁垒到传统的非关税壁垒,再到今天现代的非关税壁垒,具体形式达几十种之多。目前,技术壁垒和绿色壁垒是二十一世纪迅速流行的贸易壁垒。
第四、发展中国家在技术贸易中所处的不利地位
发展中国家在国际技术转让和国际技术贸易中所占的比重远远不如发达国家,国际技术贸易格局呈现出明显的不平衡性。发达国家占有决定优势,发展中国家则处于相对劣势。据统计,发达国家之间成交的技术贸易总额占世界技术贸易总额的80%以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成交的技术贸易总额占世界技术贸易总额的10%,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技术贸易所占的比重还不足10%。发达国家为了建立和加强以自己为主导的经济集团和势力范围,对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转让实行“保持差距政策”,严格限制提供高新科技、尖端技术和核心技术。
第五、 日益突出的南北矛盾
南北矛盾是指广大发展中国家与少数发达国家之间的矛盾。南北矛盾由来已久,大体可分为四个阶段:战前南方国家大部分是北方国家的殖民地、半殖民地;战后初期到60年代殖民体系瓦解,南方国家大多数获得政治独立,但经济上仍受北方国家的剥削和控制;70年代发展中国家力量壮大,提出了“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口号;80年代以来,特别是两极格局解体以后,南北矛盾加剧。冷战时期,南北之间虽然开展了对话,并达成了一些协议(如四个《洛美协定》),但由于发达国家为了保护自己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坚持维护旧的经济格局,使南北矛盾迟迟得不到解决,且日趋尖锐。
2 、国际贸易秩序存在的基本问题的成因
发达国家是国际经济规则的制订者,发展中国家无权参与规则的制定。由于没有足够的协调和权威机制,发达国家在国际经济交流中利用其优势地位对发展中国家进行歧视、剥削和干涉,以实现其单方面的利益。以至出现了不合理的国际分工为基础的国际生产体系,以不平等交换关系为特征的国际贸易体系,以及少数国际金融垄断资本所控制的国际金融货币体系。下面我们从知识和自由的角度来分析造成现行国际贸易秩序所存在的问题。
(1)从技术角度来看。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科学技术在各国的经济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知识的生产、传播和运用将在世界经济贸易的竞争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下面就从两个方面来进行问题分析。①技术力量优势。发达国家掌握了大量的高新科技,处于绝对优势,发展中国家处于产业链的低端,即在知识分工中处于劣势。因此形成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严重知识对立,使发展中国家在发达国家面前显得很被动,即自由受到了极大的限制,从而为发达国家剥削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便利。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化进程日趋加快,制造业已从单纯的工业时代的制造业变成全球化时代的制造业和知识化时代的制造业。发达国家纷纷调整其产业政策与技术政策,将高新技术的重点和科技发展的热点转向产业技术主要是制造技术领域,使制造技术从传统意义上的单纯机械加工技术,转变为集机械、电子、材料、信息和管理等诸多技术于一体的现代制造技术,并加速用现代制造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制造业,实现制造业的高技术化。尽管美国、欧日本等发达国家制造业比重下降,但制造业过去是、现在仍然是国民经济的“引擎”。在知识经济时代,发达国家对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都在采取各种措施加速高新技术对制造业进行提升和改造,将高新技术广泛应用到了传统制造业上,构筑在先进制造技术基础之上的现代制造业仍然是支撑各国综合国力的基础产业。而发展中国家则单纯的从事简单的制造业,在没有高新科技和尖端技术的前提下,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知识对立、知识分裂就更加严重,其根本原因就在于知识分工的不合理,这样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就处于弱势,或者说是不自由的。②技术信息优势。随着新科技革命的发展,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原料初级产品的依赖在减弱,而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科技的依赖在加深。然而发达国家在技术转让方面严格控制,有意识地保持与发展中国家的距离。它们从多方面、多角度竭力维护和加强自己目前所拥有的“高精尖”优势地位,尽可能让发展中国家去从事那些落后一个甚至几个档次的产业,使之永远处于依附、从属、小伙伴的地位。从而导致国际分工中依附关系不仅没有减少,反而有加深的趋势。发达国家在技术、信息方面处于优势,而发展中国家对产品的技术信息了解很少,造成了有关产品知识技术方面的知识分裂,因此造成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主体不自由,从而减弱发展中国家在发达国家面前讨价还价的能力,限制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的自由,从而为发达国家剥削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可能。
(2)从政治经济角度来看。南北政治经济关系不平等,特别是南北经济差距日益扩大,在发展中国家比较困难的情况下,西方发达国家加紧推行强权政治和经济霸权。在政治上,强制第三世界国家实行西方的所谓“民主”、“人权”、“多党制”等,结果引起社会动乱与冲突;在经济上,肆无忌惮地转嫁经济危机,实行损人利己的经济贸易政策,使发展中国家出口贸易条件恶化,债务负担沉重,发展资金倒流,经济陷入更大困难。由于发达国家为了保护自己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坚持维护旧的经济格局,使南北矛盾迟迟得不到解决,且日趋尖锐。在霸权主义下,南北矛盾加剧,严重限制了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的自由,制约了国际贸易新秩序的建立。因为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剥削和掠夺,主要是通过国际贸易旧秩序实现的。打破国际贸易旧秩序,建立国际贸易新秩序是一场改变南方国家和北方国家在国际经济生活中的不平等地位和不合理关系的斗争,是反帝、反殖、反霸斗争的延续和深化,实质是争取共同繁荣和发展,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战后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加强了彼此间的协调,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进行干预和调节,采取措施缓和彼此间的经贸矛盾冲突。这实际上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国际化的表现。世界市场经济同样具有自发性和盲目性,需要通过国际调控加以完善。战后由于美国霸权地位确立,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与政治的相互依存关系日益密切,同时伴随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主义国家政府干预经济的职能和作用得到确立和增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加强了彼此间的相互协调,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对地区经济、世界经济加以调控的国际机制。因此造成了发展中国家在发达国家压制下受剥削、受压迫的可能,在政治市场上处于不自由的状态,整个政治市场是不平等的,这样就不能形成有效的知识分工,而由于国际贸易秩序是建立在合理知识分工的基础之上的,因此现行的国际贸易秩序是不完善的。
四、 促进国际贸易秩序持续发展的对策思路
由于知识是分散在世上各个地方的并且没有协调好市场机制造成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知识分裂。现行的国际贸易秩序是以发达国家的标准制定的,不考虑发展中国家的客观情况和特殊困难,而在形式上实行平等。发达国家是国际经济规则的制订者,发展中国家无权参与规则的制定。由于没有足够的协调和权威机制,发达国家在国际经济交流中利用其优势地位对发展中国家进行歧视、剥削和干涉,以实现其单方面的利益。这体现在政治、经济上,不合理的国际分工为基础的国际生产体系,以不平等交换关系为特征的国际贸易体系,以及少数国际金融垄断资本所控制的国际金融货币体系和南北矛盾。国际政治旧秩序的实质是维护西方大国的霸权地位,国际经济旧秩序的实质是维护垄断资本的国际剥削。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必然要求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国际新秩序。现在我们试图用工具性自由来完善市场机制,协调分散的知识形成有效的知识分工,进而促进国际贸易秩序的发展。
1 、以工具性自由来完善政治市场
(1)从政治自由来看。森在书中阐述了政治权利是发展目标所包含的“自身固有”的要素,并具体论证了政治自由与其他几项手段性自由结合起来在发展过程中的正面作用。政治自由就是人们拥有的确定应该由什么人执政而且按什么原则来执政的机会,它包括了对政府当局的监督与批评、拥有政治表达与出版言论不受审查的自由、能够选择不同政党的自由等等。 这些自由包括人们在民主政体下所拥有的最广义的政治权益,包括诸如政治对话,保持异见和批评当局的机会,以及投票权和参与挑选立法人员和行政人员的权利。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对于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说,都是一把“双刃剑”,既构成难得的机遇,又构成严峻的挑战,有可能拉大世界上的贫富差距。知识经济使世界无论从经济上还是从政治上,都划分成核心与边缘、半核心与半边缘,从而使国际政治变得更加复杂、不稳,具有不可测性。信息社会的知识爆炸,科技时代知识经济的来临,对国际政治将产生多方面复杂而又深刻的影响。国际竞争和战争的胜负不再仅仅取决于军事力和经济力,而是更大程度上取决于以知识和高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枪炮来无影,光电定乾坤”。由于目前发达国家在世界政治市场上占主导地位,可以制定对其发展有利的条款,造成了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处于被动的地位。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和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各种贸易保护措施也随之产生并不断变化。发达国家技术性措施、检验检疫措施、进口禁令、进口许可、知识产权、通关程序、环保和劳工标准等贸易壁垒也在逐渐增多。近十多年来, 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的贸易逆差不断上升, 因此用于保护本国工业不受冲击的反倾销手段被频繁使用。比如说为了维护国家安全或保护人类健康和安全、保护动植物的生命和健康、保护生态环境或防止欺诈行为、保证产品质量为由, 制定的那些强制性和非强制性的技术法规、标准以及检验商品的合格性评定程序所形成的贸易障碍。即通过颁布法律、法令、条例、规定, 建立技术标准、认证制度、检验检疫制度等方式, 对外国进口商品制定苛刻繁琐的技术、卫生检疫、商品包装和标签等标准, 从而提高进口产品要求, 增加进口难度, 最终达到限制进口的目的。因此,发展中国家应组织更多的标准化专家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工作, 把他们的一些意见和要求, 充分反映到国际标准中去, 为发展中国家的产品顺利进入国际市场创造条件。如果具有充分的政治自由,对协调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知识分工,世界政治市场的发展有很大帮助,最终促进国际贸易秩序的发展。
(2)从透明性担保来看。 在社会交往中,人们按照一定的假定,即其他人提供的是什么、自己预期得到的是什么,来处理相互之间的事物。就此而言,社会是在对信用的一定假设的基础上运行的。透明性担保:意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需要的信用,它取决于交往过程的公开性、对信息的发布及其准确性的保证。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电子技术为中心的新的科技革命,使经济国际化又有了重大的新发展,达到了全新的历史阶段,即全球化价段,特点是:国际分工以水平分工为主,并大大深化。在这种国际分工中,科学技术因素所起作用大大加强,甚至起决定性作用,自然资源的作用下降。发达国家为了掌握全球经济,建立以西方大国利益为基础的、由西方大国领导的经济模式,在科学和技术产业实行垄断。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垄断和控制了80%的专利和国际技术转让,控制和垄断了绝大部分国际驰名商标,并且不会轻易的就把这些信息、技术转让给发展中国家。森强调,自由市场机制经常被理解为一种建立在纯粹个人私利之上的安排,事实上,市场机制的有效运作取决于一个强有力的价值规范体系。它需要坚实的法治基础来支持交易涉及的各种权利,还要求普遍遵守的行为准则来保证契约协议的履行。因此,透明性担保与健全的市场机制紧密相连。透明性自由的缺失,会导致市场运行的不规范和扰乱市场的正常秩序,严重影响人们对市场的预期和对企业与政府的信用,长期下去,将极大地强化经济危机的爆发力和危害程度。因此,必须加强国际市场上的透明性担保来完善市场机制,在交往过程中形成有效的知识分工,促进发展中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有所发展,使经济主体更加自由,进而促进国际贸易秩序的发展。
(3)从防护性保障来看。防护性保障是为那些遭受天灾人祸或其他突发性困难的人、收入在贫困线以下的人,以及年老、残疾的人,提供扶持的社会安全网。在发达国家,这种防护性保障在社会福利的名义下已经基本上建立起来了。在发展中国家,建立防护性保障应是一项基本建设。防护性保障不仅是所谓的“福利国家”问题,同时也是民主制度的问题。问题的关键要有制度性安排让弱势民众的痛苦反映出来,要有政治性激励机制促使政府去关怀、解决民众之痛苦。从整个世界来看,联合国在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防止局势恶化、解决地位冲突、改善全球的自然环境;加速了世界非殖民地的进程;为发展中国家提供贷款或援助,促进各国经济发展;致力于反对岐视政策,保护妇女和儿童的权益;保护知识产权,促进信息流通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联合国宪章规定,联合国的首要宗旨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联合国对发展中国家救灾减灾、救助难民、保护环境、防治疾病、改善妇女儿童处境等诸多方面开展了有益的活动,起到了有时连主权国家也未能起到的积极作用,很好地提供了社会安全网,对发展中国家建立防护性保障提供了帮助。同时,联合国也为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交流经验、加强往来提供了便利,成为南北对话、解决纠纷、扩大共识、共谋发展的阵地。联合国推动南北对话,改善南北关系方面做了很大的帮助。南北对话有利于全球经济发展,发展中国家可以得到经济、技术、资金等方面的帮助,从而促进自己的发展。改善了世界政治市场的局面。
通过以上工具性自由可以改变发展中国家同发达国家在不平等基础上形成的旧国际分工;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分工;加强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完善现有的政治市场机制。在世界政治舞台上形成更有效的知识分工,使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政治市场上努力达到均衡状态,改善和提高发展中国家的权利,参与到国际贸易新秩序的建立,改善由发达国家制定的不合理的国际旧秩序。
2 、以工具性自由来完善经济市场
(1)从经济自由来看。经济条件被看作是是指个人享有的运用其经济资源于消费、生产或交换的机会。人们拥有各种经济资源如劳力、知识、土地、工具,而市场机制提供了各种经济资源自由组合的最好机会。但是发展中国家的市场机制大多发育不全,因此发展的过程基本上是用自由市场取代传统经济形式(或其他形式)对人、对资源、对经济活动的束缚、限制和干预。森强调,对劳动自由的理解,不能只着眼于市场效率,人的自由才是更重要的角度。众所周知,关于市场效率有一个著名的阿罗-德布落定理:完全竞争的市场机制在达到全面均衡时实现 “帕累托最优”。森采用了与证明原来的阿罗-德布罗结果所需要的相似的假定,证明了:“竞争市场均衡可保证,在保持所有其他人的自由不变时,没有一个人的自由可以有任何增加。”森强调要以公共行动来创造条件,使市场得以良好地发挥作用:“市场机制在一定条件下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些条件就是,所提供的机会可以被合理的分享。”如果实际的市场运作远离理想状态、甚至远离正常状态(如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现状所示),就必须找出其根源,问题就在于市场发育不全,如市场交易准备不足、交易信息的严重不对称、缺乏法治,使得既得利益集团能够利用非对称的优势来为己谋利。例如计划体制的失败就在于剥夺了人们的买卖、交易和寻求幸福生活的自由本身。当前世界经济全球化己发展到这样一种程度,任何国家要想获得经济发展或保持经济增长,都必须借助于其他国家的物资、技术、资金、人员交流,任何国家都不可能脱离国际分工和依存关系而保持封闭的自己自足的经济。这种依存关系不仅为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的依赖或者发达国家之间、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相互依赖,而且表现为各国在贸易、技术、资金、劳务以及国际分工方面的相互依存。这种相互依存要求各个国家之间进行经济技术合作、知识信息交流,共同构筑经济安全网。但是,在这种相互依存中发达国家凭借其经济实力极其主导的国际经济规则遏制发展中国家,使发展中国家在技术贸易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因此,要让经济市场机制良好地发挥,发展中国家就得有适当的公共政策,来提高基础教育、普及初级医疗设施等,来保证个体享有自由,在市场上形成有效的知识分工,促进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市场的地位,为促进国际贸易秩序的发展提供可能。
(2)从防护性保障来看。一个国家无论经济体系运行得多么好,总会有一些人由于物质条件起了对他们生活不利的变化,而处于受损害的边缘或实际上落入贫苦的境地。因此需要有防护性保障来提供社会安全网以防止受到影响的人痛苦或死亡。社会安全网即为了济贫、赈灾、救急、扶助老弱病残等目的。以人为中心的发展,迫切要求消除最严重的贫困,并改善最需要帮助的人的福利状况,因此建立防护性保障是发展过程中的一项基本建设。防护性自由的缺失,一旦出现发展性危机,社会将出现严重的不安全和不稳定,从而引发社会震荡或社会大爆炸,使经济与社会发展发生严重倒退。一发展中国家为例,阿马蒂亚·森在比较了中国和印度独立以来的发展史后,得出结论:中国在“大跃进”失败之后的1958——1961年的严重饥荒导致中国人的大规模饿死与印度独立以来没有发生过饥荒的历史对比说明,以社会安全网为主要形式的防护性自由具有极端重要的功能。防护性自由的一旦缺失,在财富积累方面“落在最后的人”总是最先被危机和灾难埋没。因此,如果一个国家有较好的防护性保障,将对经济市场的正常运行产生阻碍作用。
(3)从社会机会来看。每个人生活在这个世上就享有受教育、医疗保健及其他方面的权利,这些权利影响个人可以享受更好的生活的实质自由。这些条件,不仅对个人生活,而且对更有效地参与经济和政治活动,都是十分重要的。例如,不识字对一个人参与那些要求按规格生产或对质量进行严格管理的经济活动来说,是一个绝大的障碍。类似地,不会读报,或者不能与其他参加政治活动的人书面联系,对于政治参与也是一种限制。例如,近20多年来,在发展中国家中,中国的经济增长之所以快于印度,总体上来说,印度在教育、保健等方面的落后是关键。中国农村的改革之所以滞后,在这些方面的落后也是重要原因。森认为包括中国在内的若干亚洲国家的高速发展得益于教育的普及,促进基础教育、基本保健、性别平等等社会机会,对解决发展中国家面临的许多难题(包括控制人口增长的挑战)所发挥的积极作用。发展中国家教育变革应注重体制上的变革,只有在体制上进行彻底的变革,发展中国家的教育才能走上健康的发展道路。只有教育水平提高,培养出更多的人才,才能在经济市场为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竞争和合作提供可能,减少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严重的知识分裂,扩大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市场的作用。为建立新的国际贸易秩序奠定基础。
当经济市场机制比较完善时,能够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适应供求关系的变化,通过价格杠杆和竞争机制的功能,把资源配置到效益较好的环节中去;能给企业以动力和压力,实现优胜劣汰,促进技术进步和管理水平的提高;能够对各种经济信号作出灵敏反映,促进生产和需求的协调。市场各主体、各要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下得到的信息就比较正确,能获得更多更小的知识。并且在市场机制的调节下,各主体把收集和理解的分散的知识整和成容易理解的整体知识,在交易、接触中互相渗透,就能缓解“知识分裂”,形成有效的知识分工,同时获得“知识分工”的收益。国际贸易秩序的改善是建立在知识分工的合理之上的,因此,工具性自由为促进国际贸易新秩序的建立起了推动作用。
五、结论
通过对本论文的研究,了解了知识、自由与国际贸易秩序的基本定义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当前国际贸易秩序村存在的一些不公平的现状和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通过研究发现可以从工具性自由来分析怎么完善世界政治市场以及经济市场,通过有效的世界市场机制来缓解或消除国际贸易系统内的知识分裂现象,形成有效的知识分工,最终达到促进国际贸易秩序的发展。消除现有的不合理的国际分工和国际垄断,改善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所处的不利地位。并且只有以实质上的平等代替形式上的平等,才能使新秩序变得真正合理,真正起到促进发展中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