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时代2 2003基金业挺进文明时代



 与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等金融行业的发展相比,我国证券投资基金业起步最晚,但增长势头却非常迅猛,目前已成为与保险业并驾齐驱的发展速度最快的两个金融行业。

  2003年是我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发展6年来行业成长最好的一年,无论是在数量、规模,还是在品种创新、业绩表现上,都迈上了一个新台阶。而基金市场结构的变化、基金在投资理念上脱胎换骨式的改变、《证券投资基金法》的颁布,也注定使2003年成为中国基金业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里程碑式的一年:中国基金业走出了早期的蛮荒,开始挺进文明时代。

  开放超越封闭

  中国基金业换主角

  过去的一年,开放式基金无论是在基金数量方面还是在净值规模方面都超过封闭式基金,成为中国基金业的主角。

  截至今年11月14日,今年我国共有包括系列基金各子基金在内的38只新的开放式基金募集发行(其中5只基金尚未完成募集),首发规模达到了535.6亿元。这一数量远远超过了2002年全年14只开放式基金的发行数量和4只封闭式基金的发行数量,使我国开放式基金数量达到了55只,净值规模达到了857.26亿元。

  开放式基金的快速突进与封闭式基金的停滞不前,使我国基金市场一举完成了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结构性转变。与开放式基金的快速发展相比,2003年我国封闭式基金受二级市场大幅折价因素的影响而颗粒无收,全年没有一家新封闭式基金发行,使我国封闭式基金的数量仍维持在去年末的54只不变,净值规模只有778.68亿元。

  可以说,营销和产品是基金公司的两条腿。这一年,无论是在营销渠道的建立上、费率的设计上,还是在服务的提供和与投资者的交流上,基金管理公司都有许多新的举措。

  在营销管道上,一些公司不惜花费巨资开通了网上交易系统;为增强宣传效果,很多基金都将多次分红作为一种营销手段加以使用,全年共有2只开放式基金选择了3次分红,6只开放式基金选择了两次分红。为吸引更多的客户,一些基金的最低认购金额已从过去的1000元下降到500元;为尽可能多地留住客户,基金管理公司纷纷推出了“基金套餐”。可以说,正是基金管理公司不懈的营销努力,才使得我国开放式基金能够在市况不好的情况下保持了资产规模的稳步增长。

  实践证明,开放式基金可以“随时随地”进行营销的特性,使基金管理公司展业的积极性真正得到了释放,开放式基金独特的赎回机制,也使其在保护投资者利益、促使基金经理人努力提高经营业绩、减少基金管理人的道德风险上显示出了比封闭式基金更好的制度优势。开放式基金取代封闭式基金成为市场的主流反映了一种历史的必然。

  集中持股

  迈向价值投资主导时代

  基金投资理念在2003年发生脱胎换骨式的变化,而基金规模占市场流通市值比重的不断增加,使得中国股票市场有望进入价值投资主导的时代。

  2003年的中国股票市场仍未能彻底摆脱自2001年下半年以来的下降通道的制约,但与整个市场的弱势格局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基金重仓大盘蓝筹股的表现却十分强劲,从而使基金成为2003年市场的最大赢家。

  截至到11月14日,15只以股票市场为主战场的开放式基金今年以来的平均净值增长率达到了8.52%;54只封闭式基金的净值增长率达到了8.79%;而上证A股指数的收益率则是-1.93%,用作基金业绩比较基准的复合指数的跌幅为-1.86%。显然,基金大面积和大幅度跑赢市场表现,成为相对业绩最好的一年。

  基金重仓大盘蓝筹股始于2002年下半年,在这一阶段,基金基本上完成了由过去的“概念炒作”到“价值投资模式”的转变。

  2003年上半年,以汽车、石化、钢铁、银行、电力为代表的几类基金看好的行业开始显露出良好的增长势头,基金重仓股开始出现大幅涨升,开放式基金的平均净值增长率高达10%,远远高于A股指数的表现,使市场不得不对基金经理的市场判断能力和选股能力刮目相看。随着基金价值投资理念的深入人心,非基金性的资金不断跟进,基金重仓股反复走强,基金专家理财的优势第一次得到集中体现。

  基金大举投资大盘蓝筹股,可以说与前几年基金重仓股饱受市场非议、市场持续下跌、A股市场向QFII开放的大背景不无关系。

  投资大盘蓝筹股有利于提高基金资产的流动性,而大盘蓝筹股所具有的市盈率低,投资价值高的特点,也非常有利于改善基金的社会形象。不过,当基金真正以价值投资的眼光审视中国的上市公司时,它们却发现,在1200多家上市公司中,真正具有投资价值的公司并不多。于是,集中持股再次成为基金公司的普遍选择。

  集中持股便于基金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但也使基金的特点趋于雷同,使基金出现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可能性趋于上升。首先,一旦个别企业基本面变坏,基金“多杀多”的局面也有可能出现。基金集中持股的另一个间接影响就是,基金群体普遍将一些明显受到庄家控制的股票以及不具备投资价值的公司排除于被选股票池之外,从而导致了这些股票的加速下跌。今年出现20%的股票上涨、80%股票下跌的局面,从某种程度上已充分反映了发展机构投资者的“双刃剑”效应:一方面机构投资者可以通过为股市带来新的增量资金而推动市场走强,另一方面,机构投资者的理性也将使虚高的市场不断降温。而后一种效果,尽管会给我们带来阵痛,但却是中国证券市场走向成熟的必经之路。

  几年来,基金在股票投资上走过了三个截然不同的阶段:

  第一阶段:市场避之唯恐不及 基金成立之初,在“庄股”风靡于市的年代,市场由于不愿为基金“抬轿”而使基金所投资的股票倍受市场冷落。

  第二阶段:遭受普遍置疑 其后随着基金实力的壮大,基金也开始奉行“庄股”模式,但其重仓持有的股票,多是一些人造大牛股。这些股票的特点就是多次除权,在市场形成所谓的高价绩优股,典型的如东方电子、银广夏、环保股份、南通机床等。这些股票经反复运作后,股价高企,表面上看业绩很好,事后却证明其业绩是子虚乌有。更为严重的是,社会上还广泛流传着基金存在为其它机构锁仓接仓的行为,更使基金一时名誉扫地。

  第三阶段:其价值投资理念得到市场广泛认同 2002年下半年至今,基金所奉行的价值投资理念使基金在投资理念上真正实现了一种历史性的跨越。雄厚的研发能力和丰富的信息资源,使基金专业理财的优势得到集中展现。其从行业入手、精选个股的新选股思路,表现出理性机构投资者内在的特质,基金作为机构投资者所具有的专业理财能力,也第一次得到人们的尊重。

  然而,当中国股票市场站在了价值投资主导时代的入口时,股价大范围的结构性调整将不可避免,一批绩优公司将会脱颖而出,而相当多的公司也将为市场所无情抛弃。不过,也只有经过这样的洗礼,中国的证券市场才能真正发挥出其优胜劣汰,资源配置优化的作用。

  招行可转债事件

  凸现基金集体力量

  基金的规模扩大不仅对证券市场的投资理念产生了重要影响,在一些具体事件中,也表现出强大的力量。

  2003年8月26日,招商银行发布公告称,将发行总额100亿元的可转换债。由于本次转债发行额只有6%左右向流通股股东配售,使流通股股东不能充分享受转债一、二级市场的差价,而可转债在转股以后势必造成原有流通股东权益被严重稀释,因此消息一经披露就遭到重仓持有招商银行股票的基金经理们的一致反对,并公开散发了代表基金观点的《反对股权分裂下的掠夺性融资》的檄文。

  招行100亿元融资规模,突出体现了在“一股独大”的股权结构下,非流通股东和管理层对流通股东利益的挤压。基金经理们在招商银行发行可转债一事上联合反击,在以往是相当少见的。尽管在基金公司的抗争下,招商银行对可转债方案有所调整,但目前其流通股东只占总股本的26%,非流通股东则占有绝对优势,这便决定了,以基金为代表的流通股东所推出的方案不可能获得支持。不过,招行可转债事件实际上已经远远超过了该事件本身的影响。它突出显示了,基金作为机构投资者正在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开始对上市公司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招行转债事件引发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基金作为机构投资者,应该如何参与上市公司的治理。

  从发达国家的情况看,传统上基金作为纯粹的组合投资者,在对上市公司的治理上表现并不十分积极,而是采取刻意回避的态度。然而目前的发展趋势是:基金已越来越倾向于做“积极股东”,甚至作为董事进入上市公司的董事会。但问题是,进入董事会有可能使基金受到其它利益的驱使而影响到基金在投资上的超然独立性。有鉴于此,我们并不赞成基金过多、过深地参与到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中去。

  大面积赎回

  中国特色风暴

  虽然在二级市场的投资中,开放式基金取得了举足轻重的话语权,但与此同时,销售方面一些矛盾与问题也在逐渐显露。2003年上半年,累计共有26只新的开放式基金陆续发行,合计募集规模为347.8亿份,但已设立基金在上半年内的赎回份额合计也达到了令人咋舌的162.7亿份。以股票为主要投资方向的开放式基金在上半年无一例外地受到赎回风暴的袭击,平均赎回率高达32%;赎回情况最严重的华安180指数、大成价值增长的赎回率更是分别达到了58.7%、55.5%。

 文明时代2 2003基金业挺进文明时代

  经过前两个季度赎回风暴袭击后,第三季度股票型开放式基金的赎回情况趋于和缓,一些基金甚至出现了资金净流入的可喜现象。但在股票基金赎回被抑止的情况下,受第三季度债券市场下跌的影响,债券型基金又被大幅赎回。

  今年,我国开放式基金所遭遇的赎回风暴袭击可以说非常具有中国特色。自我国开放式基金发展以来,开放式基金就非常看重“首发”规模的大小,基金管理公司普遍将其视为一种“形象”工程来抓。结果,尽管一些基金的经营业绩较差,但在各种营销努力的作用下,很多机构资金还是被“生拉硬拽”了进来,充当“门面”。这些帮忙性质的资金,本来没有长期投资的打算,却由于市场的持续低迷,被迫“挨套”而沉淀下来。日后一旦市场稍好,投资解套,这些资金就会选择退场。

  2003年第一季度以基金重仓蓝筹股为代表的局部牛市行情,终于使出师不利的开放式基金扬眉吐气,多数基金的单位净值迅速回复到面值以上,这无疑为解套资金提供了难得的出逃机会。在这种情况下,人们看到的就是一幅“股市上涨,赎回加剧”的“奇怪”景象。

  实际上,与市况低迷下的基金“热销”一样,这种现象也有其内在的逻辑。从性质上,开放式基金在第一季度所表现出来的大额赎回,可以被看作是对较高首发规模的一种“修正式赎回”。

  开放式基金在经历第一季度大规模赎回后,为什么在第二季度还会再现大规模赎回呢?我们认为,与第一季度“修正式赎回”不同,第二季度的大面积赎回从性质上看,可以被称为一种“预期式赎回”。

  股票市场在经历第一季度较大幅度的攀升后,无论是基金经理,还是普通投资者,都对市场的下一步走势产生了一定的分歧,从而使第二季度股票市场的振荡有所加剧,并出现小幅回调。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者实际上对市场未来能否持续走强开始持怀疑态度。因此,为了保有来之不易的“胜利果实”,赎回投资也就成为一些投资者的必然之选。

  从本质上看,开放式基金并不适合短线投资。显然,预期式赎回是否会成为基金投资的主流方式,尚有待进一步观察。但不可否认的一点是,中国股票市场的短线炒作方式正在出现向开放式基金“移植”的趋势。

  有人曾形容基金的发行像“搞运动”。“运动”得来的资金可以说又快又多,但不容置疑的是,正如一句西方俗语所云:来得快,去得也快(Easy come,easy go)。中国开放式基金要想赢得持续发展,还要靠稳扎稳打,任何急功近利式的发展都不可能长久。从长期看,开放式基金规模的增长仍要凭业绩与服务说话。

  系列基金推出

  告别卖方市场时代

  在强调业绩与服务的同时,基金管理公司逐步摆脱了传统的“卖方市场”思维方式,学会绞尽脑汁推出迎合市场需求的产品。2003年系列基金与保本基金的推出,使我国基金业在基金品种的创新又向前迈出了一大步。继2003年3月中外合资基金管理公司——招商基金管理公司首次在我国推出系列基金后,迄今为止,今年共有9家基金管理公司陆续推出9个系列基金,子基金数量合计达到24只,占到今年基金发行数量的63%;合计首发规模达216.8亿元,占到今年基金首发规模的40%。

  系列基金有效地规避了目前基金在批设过程中的报批成本和等待成本,对基金管理公司迅速形成较为完善的产品线作用十分明显,因此受到了很多基金管理公司的青睐。但从实际发行效果看,系列基金并未带来期待中的优势:系列基金所具有的统一品牌的销售能力,方便的转换导致的特有的保持流动性的能力,以及规模经济带来的低成本优势。主要原因是,系列基金中的子基金分散了基金公司有限的资源,同时也使基金管理公司在基金营销中产生了顾此失彼的问题。

  2003年5月,我国基金产品中的又一重要创新——南方避险基金由南方基金管理公司率先推向市场,受到投资者的热烈追捧,首发规模一举达到51.9亿元,刷新了基金首发规模的最高记录。南方避险基金的热销,使很多基金公司希望迅速跟进保本基金,但事与愿违。由于担保问题悬而未决,很多基金管理公司未能如愿以偿,从而也使这一基金品种的放大效应未能同步放大。

  受制于目前有关法律法规的限制,具有保本基金特性的南方避险基金最终并未被冠之以保本基金的称谓。我们认为,只要严格按照契约行事,严格遵守设定的投资纪律进行投资,保本基金保证不亏本甚至保证有一定程度的盈利,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其从本质上并不需要第三方担保。因此应该说,保本基金是一种与传统基金“不能保本及保证收益”所不同的一种全新的基金产品。它的推出,无疑对基金加强投资技术的引进、树立投资纪律、满足低风险偏好投资者的投资需求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当然,保本基金同样需要市场向好的支持,并要对机会成本有所考虑。

  几年来,我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在资产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创新活动一直十分活跃。这与监管部门的鼓励与支持密不可分。现在,一些基金管理公司又将创新的目光转向货币市场基金。一旦货币市场基金被获准设立,基金品种中的四大家族——股票型基金、债券型基金、混合型基金以及货币市场基金将悉数到位,投资者将会有更多的选择。

  基金法出台

  夯实市场“地基”

  证券投资基金业发展6年,立法就进行了4年半。由此可见基金立法的困难性与复杂性。

  《证券投资基金法》(以下简称基金法)是继《证券法》之后被通过的又一部针对证券市场的重要法律,它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证券投资基金业作为相对独立的金融行业的法律地位,必将对我国基金业的未来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不过,尽管基金法最终以高票通过,但受制于基金业实践的限制,我们认为,该法仍存在一些不足和遗憾。

  例如基金法在很多重要问题上,如对基金的定义、组织形式、私募基金的规范等方面,由于各方难以达成一致而采取了回避态度;在基金的法律形式上采用了基金治理结构最弱的合同型基金的形式。在强调基金投资者利益的保护上,尽管基金法强化了基金持有人大会的作用,但由于缺乏代表基金持有人利益的代理机构的存在而大打折扣。在基金分红、投资比例等方面,更是缺乏必要的约束性的规定,也使得基金法对基金的约束作用有所弱化。

  基金法的出台使监管部门必须对现行基金监管法规进行调整、修改,而基金法留下的诸多“盲点”也必须由监管部门加以充实。与此相适应,基金公司也有可能对以前的基金契约进行修改,以解除《暂行办法》施加的限制性约束。

  基金业重要数字(截至今年11月)

  共有38只开放式基金募集发行,首发规模已达到535.6亿元。其中系列基金中子基金数量合计24只,占发行数量的63%;5月推出的南方避险基金受到投资者热烈追捧,首发规模一举达到51.9亿元,创下国内基金首发规模的新记录。

  ● 共有两只开放式基金进行了3次分红,6只开放式基金进行了两次分红。

  ● 15只以股票市场为主战场的开放式基金今年以来的平均净值增长率达到了8.52%;54只封闭式基金的净值增长率达到8.79%。同期上证A股指数增长率是-1.93%,用作基金业绩比较基准的复合指数的跌幅为-1.86%。

  ● 上半年已设立基金赎回份额达到162.7亿份,股票基金平均赎回率高达32%。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39907.html

更多阅读

备受争议的社会话题 基金业电商化潮起 阿里角色备受争议

     阿里11亿入股天弘,百度拟联合华夏基金推类余额宝产品   就在各基金公司对如何突围电商绞尽脑汁之际,首家电商基金公司横空出世。  近日,根据天弘基金股东内蒙君正发布的公告,阿里巴巴拟出资11.8亿元认购天弘基金2.623亿元

创基金业有限公司 审计署“再审”华润百亿并购山西金业

     在国家审计署的统一安排下,约60人组成的审计团队正分为三组对央企华润集团进行审计,而2010年华润集团下属华润电力出价将近100亿元对昔日山西首富张新明实际控制下的山西金业集团实施的并购行为,第二次进入国家审计署的“视

高管跳槽有办法么 一月四起离职 基金业高管“跳槽忙”

     “相比在一家公司等待慢慢晋升,不如通过跳槽的方式换一家公司得到更好的职位,这样相对更容易。”从业刚六年却已经换了三家基金公司的小曹(化名)这样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除了像小曹这样的基金公司中层员工流动性颇大外

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 香港基金业看中人民币商机

 对于中国有关部门关于人民币国际化的最新公告,香港基金管理公司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允许香港投资者使用自己的人民币存款来购买人民币计价金融产品的计划,预计将激发投资大众的想象。  去年,对于中国内地首次在境外发售的人民

2016美国基金业年鉴 从美国基金业看中国同行

  文/ 张晓英  美国基金的运行模式是出资人占基金的99%,基金管理者出资1%,按基金规模提取2%到4%的管理费用,投资收益采取二八分成,这种组织形式最大限度地协调了出资人和管理者的利益,也决定了这是一个绝对依赖基金管理人眼光、能力

声明:《文明时代2 2003基金业挺进文明时代》为网友灵魂是透明的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