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汶川大地震
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的Ms8.0级地震,波及有感范围达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最大烈度达Ⅺ度,破坏特别严重的地区超过10万平方公里,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的一次地震。自然灾害是坏事,然而坏事也会变成好事。突如其来的灾害不仅在考验着党和政府的执政能力,也是中国接受着全球聚焦下的考验。中国或有强大的经济实力承办好奥运,但是彰显自己的软实力,体现中华民族的人文关怀、人道情怀,赈济震灾,无疑也是对党和政府的一大考验,同时也是对我国社会工作(者)组织及人员的一大考验。
一、赈济震灾的三个阶段
地震发生和灾后重建应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的主要工作目标是生命安全的维护,包括生命救援、临时安置、危机处理以及需求评估等;第二个阶段的主要工作目标是安置服务、情绪安抚、赈灾措施、资源协调等;第三阶段的主要工作目标是生活重建、关怀弱势、心理重建以及建立制度等。
在这三个阶段中,各有不同的目标与工作,需要社会各界的大力协同。社会工作的基本功能为“恢复、预防、发展”,不但在案主发生问题时予以紧急协助,而更应帮助其日后潜力的恢复、发挥与生活的适应。社会工作(者)组织及人员除了发挥社会工作本身专业外,更应结合社会其它领域的资源,共同满足案主的需要。因此,社会工作在地震发生和灾后重建中所负担的角色和任务应该是支持的角色、需求反应的角色、个案管理的角色、资源整合的角色和服务提供的角色。
二、社会工作的角色定位
抗震救灾社会工作,应该是社会工作专业人员能够在第一时间第一现场进入应急救援轨道,妥善转移安置受灾受困群众,在第一现场发放救灾物资,提供救灾资金支持,维护社会秩序,实行心理抚慰和心理疏导工作。汶川大地震,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充分发挥了我国紧急救灾的举国体制的强大优势。大地震发生后总书记迅速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尽快抢救伤员,保证灾区人民生命安全。不到5个小时,国务院总理已经到达灾区最前沿指挥抗震救灾。国家减灾委、民政部于5月12日15时40分紧急启动国家应急救灾二级响应,并于当日22时15分将响应等级提升为一级响应,随即,民政部抗震救灾应急指挥部在第一时间成立。中央高层快速决断为救灾赢得了时间,几乎在第一时间,全社会都得到了动员令,各行各业、各地人民,都通过不同途径、不同方式,关心灾区,支援灾区,抗震救灾……在大灾面前,坚强的中国在成熟,中国应对突发灾难的动员实力得到了全世界的赞誉。包括总书记、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民政部等部委最高首长以及参与抗震救灾的人民解放军指战员、武警部队官兵、民兵预备役人员和公安民警、专业救援人员、广大医疗卫生人员、新闻工作者、科技工作者、政府工作人员和其他各行各业人员、灾区广大干部群众等在第一时间第一现场进入了从事类似性质的抗震救灾社会工作,担当起了社会工作支持的角色。
社会工作是一个以实践为本的专业。作为一种实践的社会工作,社会工作的实践性质是不言而喻的。社会工作从起源上就是实践的,最初的社会工作者是在济贫、扶危、解困和救难方面的志愿者。社会工作的实践性质不仅表现在前专业化阶段的社会工作当中,而且体现在专业化的社会工作之中。这就是说,社会工作的实践性不只是社会工作某一阶段的特征,而是贯穿社会工作的整个发展过程之中。离开了实践性,社会工作就无法成就其“助人”服务本质。社会工作的实践性典型地表现在它的服务取向、行动取向和问题解决取向上。这三种取向,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社会工作专业所必需的。离开了它们,社会工作就不再是社会工作了。
眼下,面对汶川大地震,我国开展了二十年的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200所高等院校,培养了数万名的专业社工,是应该“登场”服务的时候了。灾情发生后,中国社会组织促进会、中国社会工作协会等10家社会组织,向全国38万多家社会组织发出抗震救灾倡议书。中国社会工作协会还率先在第一时间通过电视、网络等媒体向全国社会工作(者)组织及人员发出了倡议,要求发挥社会工作优势,积极投入抗震救灾,北京、上海、深圳等地积极响应,并在派往地震灾区的志愿者中吸收有专业社工,使专业社会工作在此次大地震中没有感到缺失,但是数量太少、规模太小。专业社会工作还应该担当起反应的角色:灾区需求无限大,而灾民的需求差异性亦高,随着时间的推移,也会产生需求的变化。但是如何将灾民的需求与政府或是重建单位连结,或是让不同身份(如儿童、青少年、老人等)、特质(身心障碍、失亲残障儿童等)的需求能被了解,这就需要社会工作(者)组织及人员能够在第一线与灾民接触、服务灾民,才能有正确的判断。专业社会工作还应该担当起个案管理的角色:个案管理是社会工作的一种助人模式,使用于有多重问题的案主。灾区重建的问题往往是多元而且复杂的,一个受灾户中,可能有经济的问题、房子倒了、找不到工作,亲人逝去,更有可能心理上出现状况,更有机会产生健康上的问题等等。因此,往往需要来自不同领域的帮助。但是如果由灾区灾民本身自己来求助,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社会工作者一方面扮演初级的情绪支持者,另一方面是要去结合各种资源,透过社会工作者的转介及协调,使灾区灾民得到满足,也就是社会工作(者)组织及人员的桥梁作用。专业社会工作还应该担当起资源整合的角色:在抗震救灾初期阶段,资源的投入源源不断,但是同时也产生两个问题,一个是持续性,另一个是均衡性。因此,社会工作将这些资源整合,扮演重分配或协调的功能,虽然在政府大资源上无法着力,但是在各社会工作(者)组织的范畴内,能结合其服务功能与爱心,而提供良好的服务。在众多的爱心资源中,扮演积极整合的角色。
三、社会工作服务的介入思考
汶川抗震救灾的快捷、有序、开放和深沉的人道精神,给世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北京奥运所期待的展示现代中国形象的目标,已经在抗震救灾中得到一定程度的实现。面对这场灾难,刻苦患难的坚毅民族精神在灾区无时不刻地流露出来,中国民众的集体道德感和现代公民意识被唤醒,党和国家领导人在举世震惊的挑战前化身为希望的象征,聚集了无可置疑的强大感召力。灾难不但催生出了的高昂的民气,也为中国社会工作创造了发展的契机。如何善用这个资源,在比救灾更为严峻的灾后重建的挑战中,充分发挥社会工作者在基层一线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愿望、关心群众疾苦、反映群众诉求的专业优势,使社会工作者如何能够担当起社会政策的执行者、社会服务的提供者、社会矛盾的化解者、社会管理创新的推动者、社会资源的整合者、社会祈求的反映者的社会责任中,得予以深深的思考。
灾后重建工作是一项需要长时间的人力、物力投入的工作,因此,社会工作的持续性服务就显得相当重要。心理重建、社会再造是需要如上所述第一阶段后稍做沉淀才真正开始,故需要长期投入。专业社会工作平日即扮演各项社会福利的提供工作,在灾难发生之后,社会工作者自然而然地就应该结合并扩展平日的服务,甚至创造新的服务。
灾难受创的个人、家庭及村镇均需长期的心理重建、生活重建和村镇重建,以专业社会工作传统的个案、团体和社区三大工作方法切入,以增强案主的复原力为出发点,逐步帮助个人及家庭重新自立,进而协助县、村、镇的重建,是专业社会工作介入灾区重建工作的方向、重点和策略。
思考一:选拔社会工作人才深入地震灾区。结合中央提出的关于“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要求和认真落实第十二次全国民政会议部署,加快推进民政系统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由民政部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领导小组从已建立社会工作人才队伍体系的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和己确定的北京市东城区等75个区(县、市)和中国收养中心等90个单位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试点地区和单位以及确定的北京市海淀区等13个城市(城区)的全国首批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者试点地区,选拔社会工作者和社会工作人才,经过短期培训后派往地震灾区的市、县民政部门和乡镇、村,参与灾后重建工作。
思考二:完善政府购买方式。将“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主导推动,社会组织运作,公众广泛参与”的社会工作模式运用到灾后重建工作中,并能得到进一步的完善。推行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社工服务,在面向多家社会组织中,公平、公开,体现竞争,双向选择,由竞争出来的社会组织参与灾后重建工作。
思考三:创新灾后重建项目模式。在灾后重建的社会福利项目运作上实行“PPP+专业社会工作”的模式。积极探索和采用公私合作伙伴关系(PPP)管理模式,不但是灾后重建的社会福利项目成为现实,需要政府投入之外的多渠道融资,市场经济环境也提供了这方面的潜力和可能性。而且有利于避免以往政府投入模式的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并提高社会福利设施经营管理的效率。而在灾后重建的社会福利设施中,引入专业社会工作,对于使每一位服务对象都享有以人为本、更专业的服务就具有了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思考四:务实开展社会工作研究。广大社会工作的教育者和研究者应该走出“书斋”,面向本土实践,既要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又要尽量减少西式理论框架的束缚。将汶川大地震作为社会工作教育、理论、实务的研究对象,尤其是在专业社会工作如何进入应急救灾体系,专业社会工作如何参与灾后重建工作等研究中总结经验,提供范例。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育部门可有组织的将今年社工专业的毕业生的实习选择到地震灾区,并能建立长期的实习基地。
思考五:结合为了促进社会组织规范发展的社会组织评估工作,建立常态的制度框架。在灾后重建过程中,乃至在日后的常态管理和常态生活当中,我们需要将社会组织和公民社会的力量提升到制度建设层面上来,将危急时刻的感人行动熔铸为日常生活中默默坚守和步步为营,熔铸成一套切实可行、符合国情的制度框架。使国家与社会不仅能够在危急时刻的危机处理中相互合作和呼应,而且在日常公共生活中成为同心协力的伙伴。
汶川大地震救灾行动迅速、救援有力,显示了中国面对巨灾的举国体制的优越性。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灾彰显的中华民族的大爱精神也再一次印证了,中国的社会工作必须在党的领导下,坚持中国社会工作的思想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论、党的群众路线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以及中国历史上的一些思想家的重要思想资源等内容所构成;坚持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社会工作理论的核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背景是中国社会工作理论形成的土壤,社会工作是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中国社会工作实践基础是以民政工作为主的,即社会保障、社会福利、社会事务、基层社区民主管理等社会工作与发源于欧美国家的专业社会工作方法相结合的,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坚持助人自助的宗旨,遵循社会工作专业特有的伦理规范的专业性的社会服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