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中国经济观察》透视中国对外贸易真相(投融资体系卡住创



和讯网:你刚才谈到在15年建设成创新型国家,作为国家的目标,这意味着在15年以后我们国家当时的设计在2020年左右,能力有一个比较大的提升。另外,你刚才提到我们现在一些企业正在构架全球生产体系,这中间包括对国内技术资源和国际资源的整合,实现产学研一体化的开发,这个从国家的政策上怎么样鼓励企业自主创新,除了整合国际资源,在整合国内资源上在哪些方面能够取得比较大的突破?我是指在整个在机制上和政策上。

张燕生:第一个问题就是我刚才提到的创新环节,如果大面积的企业基本上很少有进行研发和创新的投入,我们要从政策环境上思考。也就是说,企业自身可能投不起从事创新与研究的钱,即研发和创新投入能力的严重不足。投入能力的严重不足涉及到我们整个投融资体系的改革和我们为科技研发创新这方面进行投入,包括风险资本等,这方面是我们现在最薄弱的。就是我们现在有最节俭的人民,应该说世界上国家的储蓄率是比较高。我们有这么多钱,把钱配置在高效率的部门、高效率的领域这种机制、体制,这种机构和这种业务是严重不足和严重落后,这成为一个瓶颈。没有对科技和创新融投资支持,就让他有大量的产出是不现实的,我觉得这是下一步要改革的问题。

第二是我们的人才,也就是真正愿意献身于科技、献身于创新的人才,在他的选择机制,包括从国外引进,这个方面还是比较薄弱的。

第三,我个人始终有一个看法,创新包括技术创新、市场创新,还有管理创新。从技术创新的角度来讲,我时常有一句话,我认为不仅仅是企业的责任,是国家、政府和全社会的责任。当企业没有技术能力的时候,这种情况我们大学、科研院所、政府部门和社会,怎么真正搭建一个国家的创新体系和企业公共创新平台支持企业,来弥补企业的技术创新。无论是投入还是技术,还是人才,还是市场上的不足,没有这个东西我个人觉得真正实现自主创新、自主品牌、自主营销,我们企业要走更多的弯路。

 《挑战:中国经济观察》透视中国对外贸易真相(投融资体系卡住创
和讯网:像我们过去经过多年的积累,在火箭、卫星一些产品或者产业上集中了国家一批科技力量。这些产业在国际上也有竞争力,我们现在也在搞大飞机项目,大飞机项目通过建设也可以出口。通过这样的建设,集中国家一些实力,集中企业的实力和研发机构的实力,在一些关键产业和一些重化工领域,取得技术进步和长足优势是不是可行的?

张燕生:我认为是可行的,我也期待着国民取得重大的技术突破。但是这里有几个需要注意的,我仅仅从国外的经验来讲。首先我们现在做的很多技术攻关和技术创新,还有技术一些重大的攻关项目,以及国家级一些科技项目和计划,应当承认前苏联在这个方面做得是非常成功、非常卓越的。也就是说,我们现在想做的这些重大的专项也好,重大技术领域也好,前苏联都在这方面取得了成功。问题就是,前苏联无论在航天还是在海空,还是在航海,还是尖端的武器他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他的经济为什么到最后陷入崩溃的边缘?这个是值得我们总结的。我认为他们在技术上确实取得长足进步和重大突破,但是他缺少市场无形的手和缺少多个积极因素的调动,就是除了政府和国家以外,也包括社会、企业、公众。这个教训我们要谨记,不要把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看成科学家科学发现和工程师的发明,如果是这样我们有可能要犯前苏联的错误。

另外一个方面也是非常值得借鉴的,为什么美国会出现IT革命和创新浪潮?我们知道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一直到80年代,在企业竞争力和很多产品创新领域,德国和日本都是进步很快,一个一个重要产品把美国打到海里。我们要非常重视美国的经验就是,美国为了重振他竞争力和活力,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进行了一整套改革举措,包括大幅度减少税负,以及大举减少政府对经济的管制,也包括改革和调整政府的财政收支的结构,如减少教育和经济福利上的开支,增加军费、军事科研投入,为IT革命和创新浪潮奠定体制软环境和技术能力,在这方面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也就是说,仅仅靠国家发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集中精力办大事,除了两弹一星的精神,我们还有很多要走的路。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40033.html

更多阅读

声明:《《挑战:中国经济观察》透视中国对外贸易真相(投融资体系卡住创》为网友戰無涯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