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中国经济观察》透视中国对外贸易真相(资本、技术的比较



和讯网:对,刚才张老师谈到贸易发生非常巨大的变化,其中提到技术、资本方面的贸易出现新的增长。对中国来说,我们也有这样一组数据,1995年机械及设备的出口所占的比重占21.1%,2000年33%,2006年上升到47%,这意味着资本型和技术相对比较密集的这些产品出口比重在不断地上升,是不是也蕴含着我们国家比较优势在发生变化?因为过去有一种说法,我们国家是一个劳动力供应无限的国家,只能适合发展劳动密集型产品,所以只能发展一些加工贸易,或者低端的加工品,是不是在发展过程中我们比较优势不仅可以发展劳动密集型产品,而且在资本密集型,甚至技术密集型产品方面也逐步形成一定的竞争优势?

 《挑战:中国经济观察》透视中国对外贸易真相(资本、技术的比较
张燕生:我们这样讲,既有好的方面也有令人担忧的方面。好的方面像你刚才讲到的,比较优势确实在发生变化。过去我们讲比较优势是劳动力,慢慢从劳动力上升为资本,然后开始慢慢上升为技术,就像人们爬楼梯一样,从低向高。中国第一个优势是大国,大国是多样性的,你会发现楼梯不是随着时间序列变化而变化,而是在同一个时点,你会发现在今天中国的上海、长三角、珠三角、中西部、东北,比较优势的差异甚至有时候不比一些国家小。也就是说,我们的动态比较优势可能在截面上,不同的地区、不同的部门形成比较优势。

第二,我们整个30年的发展都是在开放和全球化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因此我们会发现我们的比较优势,比如说技术我们不是比较优势,我们是比较劣势,但仍然可以在中国生产一些技术型产品。这个优势从哪儿来呢?这个优势是从国际转换过来的,也就是说开放以后国外优质要素转移到中国,中国技术不强,可能技术源是国外,但是产品加工组装在中国,中国资本投融资不高,但是他可以用国际资本市场融资,然后在中国完成一些资本和高技术密集的产品。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会发现比较优势在于中国是开放中的大国,我们动态比较优势呈现出一个多元化结构,这是好的方面。

令人担忧的方面,从本质上看我们比较优势并没有发生像我们数据表现出那么大,按照美国海关统计,中国对美国高技术产品的出口所取得的顺差,超过世界其他地方对美国高技术产品的顺差。也就是说中国应该是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但是中国高技术产品顺差超过整个世界对美国的高技术产品顺差,中国成为美国最大高技术贸易产品顺差来源地,这么一看是不是中国比较优势变化了?是不是中国出现像美国、日本、欧洲一样的结构,而不是像巴西、印度、俄罗斯这样的结构?但是看一看这些产品出口我们会出现,第一,90%是外资投资企业生产,95%是加工贸易企业生产的。第二,即使是同样叫高技术的产品,每一个高技术产品单位价值,中国对美国出口和美国对中国出口,单位价值可以差几倍到几十倍,都叫高技术,但是美国生产高端,我们生产低端。即使是高技术产品,我们分析要素的禀赋,发现即使是外商投资高技术产品,其劳动密集型仍然是主要的,因此虽然我们取得很大进步,但是贸易类型并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也就是说,我们并没有在资本密集和技术密集方面取得竞争优势。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40048.html

更多阅读

声明:《《挑战:中国经济观察》透视中国对外贸易真相(资本、技术的比较》为网友森林系女孩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