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三鹿奶粉事件
在福布斯杂志今年8月份的中国100顶尖企业榜上,排名第76位的三鹿和排名第31位的蒙牛成为乳制品行业的上榜企业,可是现在,三鹿深陷“结石门”的事情已经演变成了“国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I级响应事件”,我不知道“国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I级响应”是什么样的一个响应措施和标准,但是我知道,如果这件“小小的”破事儿如果能在今年3月份就惊动我们的国务院,又或者在今年6月份的时候,我们尊敬的国家质检总局能够重视网站上提出来的投诉,进而采取行动,那么,我们就不会看到这么多无辜的、仍在襁褓中痛苦挣扎、要靠N根导尿管才能维持生命的孩子们,不会看到很多国产奶粉企业人心惶惶地度过今年的中秋节。得知消息后,我的国外朋友发出感叹:天!难道某些身为中国人的人,就忍心看着国家的未来喝毒牛奶长大的吗?这可是中国自己的孩子啊!我无语……
优秀的民族企业们,还有国家相关部门尊敬的官员们,你们就不能想一想,食品安全事件是要等到有几十名甚至上百名无辜的婴幼儿遭受肉体的侵蚀才可以得到重视的吗?也许,在复杂的利益链背后,“良心”二字在某些人的心中荡然无存!不过,不幸中的“万幸”,感谢强大的网络使得今天的资讯可以如此神速而真实地传播,在此要“赞”一下三鹿事件的曝光,这使我们知道了很多事情,当然,也看到了很多种悲哀。
叹我们的奶粉企业
从一开始,三鹿公司对待产品安全事件的态度就是能拖就拖、能推就推、能逃避就逃避。在9月11日东窗事发之后,三鹿的第一反应是:我们的产品没问题,直到当晚,在国家质检总局、卫生部相继指出各地报告多例婴幼儿泌尿系统结石病例可能与使用三鹿奶粉有关之后,三鹿才发布公告:经公司自检发现,2008年8月6日前出厂的部分批次三鹿婴幼儿奶粉受到三聚氰胺的污染,市场上大约有700吨,三鹿决定立即全部召回2008年8月6日以前生产的三鹿婴幼儿奶粉。公告也不说明现在躺在医院里面的患儿怎么办,已经卖到消费者手里的产品怎么办,已经喝了但还没发现问题的人怎么办……三鹿没有表现出一个大品牌面对危机时所应有的大气魄和大动作,这样迟钝、被动的危机反应,足以让公众的信心跌到谷底,喝过三鹿的人会感到深恶痛绝,没喝过的会大喊庆幸和大骂黑心肝的。作为国内奶粉行业领头羊之一的三鹿,你还能拿什么来挽回品牌声誉?消费者看到的不是一个诚恳的、想负责任的民族企业,而是还想把自己称为“受害者”并博取同情,可惜很多民众声音告诉我们,消费者已经不买这个账。
不要奢望纸能包得住火,不要认为有些事情能够用金钱和协议推脱,或者让别人当你的替罪羊,还是把金钱和精力用在怎么样承担起责任来吧,这样会让人感觉更伟大一些。危机的发生总会有苗头,特别是当这火还是“火苗”的时候,你不及时地当一回事儿,那么现在你只能喊“让大火来得更猛烈些吧”,反正我也顶不住了。
奶农和奶霸之所以会成为“不法分子”,其实都是环境所逼,没有利润还如何生存?在福布斯这个排行榜上,三鹿在过去3年的利润增长率是-11%,是所有上榜企业最低的。这很能说明问题。我们的企业怎么就不明白只有“共赢”才能“共存”的道理,难道如公告所说,三鹿之前一直没法检查出原料含有三聚氰胺吗?直到9月11日才有能力自检出来?还有化学专家质疑奶农在原奶中掺入三聚氰胺的说法,也就是说,如果真的奶农和奶霸都没法做到这等技术含量,不排除事件的全部责任在三鹿自己。
这个行业的脓包被三鹿挤破了,三鹿被不幸地被抓了典型,随之而来的必定是大规模的行业检查和曝光,我们亲爱的奶粉企业们,请摸着胸口扪心自问:我真的准备好了吗?
叹我们的奶霸
既然不能和“奶企”共赢,那只能是抱着一起死了,为了钱财昧着良心做伤天害理的事情,终有一天不会有好下场,想想您的子孙后代亲朋好友都有可能喝到这样的奶,您在下三聚氰胺的时候难道连眼都不眨一下么。不要糟蹋太多我们的民族企业了,给我们自己留几个响亮点的民族品牌吧。
叹我们的体制
消费国产奶粉的大多是经济条件一般的人,这并不是说进口奶粉就一定是安全的,而是说和谐社会应该关注所有群体,关注百姓民生的每一件事,更何况这还是食品安全问题。“国家免检”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这是老百姓可以信任的企业和品牌,企业有能力自检以达到绝对的质量安全,那么,如果国家免检企业还出现这样的质量问题,不容置疑,我们的体制和行业监管是很需要检讨和改善的。另外,国家宣布所有患儿实行免费治疗,这个举措很好,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患儿家庭的经济压力,但一定要调查清楚,让牵涉的企业承担全部的责任。
叹我们的国际形象
三鹿奶粉事情爆发后,国外诸多媒体报道,美国FDA官员建议:消费者如果看见有来自中国的婴儿奶粉,不要去购买,不要食用。中国婴幼儿奶粉品牌马上被一杆子打死,还有很多国外的评论我不想说了,因为太令人心酸。一个国家在国际上的形象除了文化和历史之外,更明显地会体现在国家品牌上面。把企业做大的企业家们,如果不把企业形象和品牌发展当回事儿,那么我们在国际上就永远摆脱不了“世界工厂”的角色,不但不能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而且还会更让人觉得我们的产品就是低档的、劣质的。
如果三鹿能够经历此奶粉事件并不借任何外力而东山再起,那绝对是国际商学院所应该研究的经典案例,但是我想,难度是相当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