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一家收山货的店铺起火,范蠡的店铺就在隔壁,“殃及鱼池”,范蠡的店铺也随之起火,接着,接二连三,一条街的店铺都烧着了。镇上的人都忙乱着到处救火。但是范蠡却没有忙着去救火,而是带上银两,网罗人力到附近的镇上去采购竹木砖瓦、芦苇椽桷等筑房材料。火灾过后,百废待兴,大家都开始忙着建新房子,范蠡采买回来的大批竹木砖瓦这时正好派上了用场,人们纷纷来找范蠡买这些建房子的材料,范蠡原来被烧毁的店铺虽然损失惨重,但卖砖瓦木材所赚的钱数十倍于店铺所值之钱,同时也满足了百姓的需要。陶朱公在卢氏经营了几年山货,又积累了几十万家财,他把绝大部分资财都送给他的好友和乡邻,又散发许多钱给穷苦人,人们都感谢不尽。卢氏县令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商人,就把莘川村命名为“范蠡镇”。4. 世事洞明:范蠡不悲子丧范蠡住在陶地时,生了个小儿子。小儿子从小生长在富贵之中,养成了花钱如流水的习惯,而范蠡的大儿子小时候受过苦,知道挣钱的艰难。这时范蠡的二儿子在楚国因杀了人而被抓了起来。范蠡认为,家里有千金财产的孩子,是不应该在大庭广众面前被处死的。于是就要求他的小儿子,去楚国探视一下,看能不能救出哥哥。长子听说了,要求让他去办。范蠡不答应,长子觉得很委屈,感到范蠡不相信他,认为自己无能,就要闹着自杀。范蠡没办法,叹息了一声,只好让长子带了两万两黄金去了楚国,并写了一封信给他从前在楚国的好朋友庄先生。 范长子到了楚国,见到庄先生,把父亲的信及两万黄金给了他。庄先生收下信和黄金后对他说:“你赶快离开楚国,即使你弟弟被放出来也不要问为什么。”庄先生是个很耿直讲信誉的人,虽穷困潦倒,但上至楚王下至百姓都很尊重他。范蠡的长子却担心把钱送给他,不会起什么作用,所以他没有听从庄先生的话立刻离开,而是继续留在楚国,并用私带的钱去贿赂楚王身边的人。

庄先生找到一个适当的机会对楚王说:某星出现在某个位置,对楚国不利,要他施恩德以避害。楚王听信了庄先生的话,准备大赦天下。楚王身边的人听到这个消息,赶紧告诉范长子。范长子认为只要大赦,他弟弟肯定会被释放,白白给庄先生那么多钱实在太可惜了,于是他又去见庄先生,想把那些黄金要回来。庄先生见到他很吃惊,问他为什么不走。范长子说:“楚王准备大赦,我弟弟没事了,特来向你辞别。”庄先生一听就明白了他的意思,就把黄金还给了他。范长子很庆幸这次既救了弟弟,又没有失去黄金。 庄先生对范蠡长子的所作所为,觉得很羞愤,于是又见楚王,对他说:“我听别人议论,这次你大赦天下,完全是因为陶朱公儿子的缘故。”楚王很生气,我大赦天下,完全是为了施恩德,怎么会因为他的儿子呢?于是就把范蠡的二儿子杀了,杀了之后才宣布大赦天下。范蠡的长子把弟弟的尸体运回家的时候,全家除陶朱公外,都很悲伤。陶朱公说:“我早就知道会有这个结果的。他不是不爱他的弟弟,而是他太爱金钱了,这是因为他年轻的时候和我一起置家产,深知钱财来之不易,看得重。而小儿子生而富有,不知钱财来之不易,所以他会轻易舍弃财物,这一点长子做不到。”这说明范蠡把世上的人情世故看得很透彻,这个故事就是成语“千金之子,不死于市”的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