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80法则又称“帕累托法则”,是经济学家帕累托首先提出来的,20/80法则主要阐述的问题是:在存在资源稀缺性的世界里,资源配置及资源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同的。比如,20%的人占有80%的财富,20%的产品带来80%的利益,20%的企业公司耗费了80%的资源,20%的时间处理了80%的事情等等,不同的资源配置方法产生的作用和价值是不同的。
个人认为,帕累托的20/80法则的伟大贡献之一是:提醒人们在贫瘠的世界里,人的能力有限,资源存在着稀缺性的情况下,如何安排好自己的精力、如何配置好自己有限的资源,从而打到最大的产能问题。即如何才能以最小的成本实现最大的产出问题。针对这种情况,20/80法则告诉我们:用80%的精力或者时间用于那些能创造出80%利益的20%的产品上,从而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从哲学的层面上讲,20/80法则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抓主要矛盾,解决主要问题”的方法论是一致的。在一个资源存在稀缺性、人的能力、时间有限的世界里,我们不可能面面俱到,也没有精力去解决所有的问题,但我们必须保持精力去解决主要问题;同时我们不能保证所有的产品都有足够的资源投入,或者平均分配资源投入,但我们必须保证那些获利能力强、是企业收入的主要来源的产品有足够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以保证其正常生产,求得生存。简单的说:帕累托的20/80法则告诉我们,必须集中精力在重要的事项上,提高效率和效果!即“好钢用在刀口上”,从而避免劳众伤财,防止浪费。
长尾理论(The long tail)是安德森首先提出来的。Rhapsody每月统计数据,并把它们画在一张图上,就可以发现该公司和其它任何唱片店一样,都有相同的符合“幂指数”形式的需求曲线—对排行榜前列的曲目都有巨大的需求,尾部快速下降的部分代表的是不太流行的曲目。但深入挖掘排名在40000以后的歌曲,而这个数字正是普通唱片店的流动库存量(最终会被销售出去的唱片的数量)。沃尔玛在这些排名在40000以后的唱片上的销量几乎为零,要么沃尔玛就没有销售此类唱片,要么就是此类边缘唱片的少数潜在本地客户没有能够找到它们或者他们就从来没有走进过沃尔玛商店。 Rhapsody的需求一直源源不断。不仅位于排行榜前10万的每个曲目每个月都至少会点播一次,而且前20万、30万、40万的曲子也是这样。只要Rhapsody在它的歌曲库中增加了曲子,就会有听众点播这些新歌曲,尽管每个月只有少数几个人点播了它们,而且还分布在世界上不同的国家。
这“长尾理论”阐述的观点是:在丰饶的世界里,虽然少量“热门商品”带来了大部分的收入,但绝大部分的“非热门商品”聚集起来,其市场也是庞大的,甚至远远超过“热门商品”所带来的利益和效益。
长尾理论的几个假设条件是:一,品种的丰富性。即不管生产还是产品,都具有普及型,不受空间、时间等传统因素的制约。例如:货架空间的有限性。二,搜寻成本的下降(相对于消费者来说),边际投入成本趋为零(相对于生产者来说)。三,样本的示范行。长尾理论给我们的启示:只要产品足够的丰富,并且在生产、传输产业的普及下,同时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而且消费者的搜寻成本(代价)几乎为零的情况下,产品——“非热门商品”都有机会或都可以是被人所用,实现其价值。所谓的“积少成多”、“积沙成塔”、“集腋成裘”就是这种含义。它要求我们:不要忽视所谓的“小市场”,要想方设法冲破传统因素对产品销售的制约,例如渠道上的,运输问题上的,力求实现“小市场”商品的规模化。例如Google,利用互联网的优势,针对中小企业的广告等,成功的利用了安德森的“长尾理论”。
时下,有人认为安德森的长尾理论是对传统帕累托的20/80法则的颠覆和挑战,把帕累托法则和长尾理论对立起来,这是一种不科学的说法。个人认为:这两个重要的法则、理论并不相悖。因为,一,两者的立足点不同。20/80法则是在资源紧缺性的贫瘠世界里,考虑的是如何实现资源、精力的优化配置(效率最大化),最终实现利益最大化;而长尾理论是在丰饶的世界里,产品及其丰富,生产边际成本为零,消费者的搜寻成本下降的情况下,强调的是如何利用被人忽视的“非热门商品”的规模效应,达到利益的最大化的问题。他们所关注的问题就已经不同了。二,两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辅相成。20/80法则强调集中力量于主要问题上,但没有表示放弃其他方面,而长尾理论则要求如何把“不重要”的商品变得重要(利用互联网之便等);长尾理论强调把“非热门商品”规模化,而20/80法则在这过程中则要求优先考虑或集中力量发展较有市场潜力、盈利能力较强的“非热门商品”,这种操作对于理性经纪人来说是完全符合逻辑的。三,20/80法则和长尾理论是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领域阐述问题,是一种相互补充的关系,所以不构成矛盾。
而我们更重要的是:怎样利用20/80法则和长尾理论,指导我们的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和效果,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达到利益最大化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