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浴血坚持》在企业“过冬”的时候热播,对于企业渡过全球经济危机的严寒,无疑提供了一件值得珍惜的精神“棉衣”。是的,在极度艰难的时候等待新的转机出现,成功往往就在于再坚持一下之中。然而,困难时期固然要打“游击”,但是尤其可贵的是绝不超越求生的底线。这对于当前正处于困境的企业,在“救市”的期盼中是同样应当坚守的准则。
在白色恐怖面前,像龚楚民这样的叛徒人人当得而诛之,革命者对绝不叛变的底线的坚守是不言而喻的。然而能够坚守另外一种底线同样难能可贵,即绝不做那些眼前有利而对于理想目标的实现遗害无穷的事情。《浴血坚持》中有一个土绅的儿子走失的情节就说明了这一点。为了打破敌人的经济封锁,陈毅、项英设计除掉了当地的保长皮老二,使得与皮老二有世仇的土绅毕博雅当上了国民党的保长,但是毕博雅拒绝给红军代购物品。地下党组织再次向他提出了代购物品的最后期限。此时毕博雅的独生子毕思贤出于好奇进山寻找游击队,被游击队发现后带回临时驻地。土绅毕博雅以为这是游击队在“绑票”,惊恐万分。消息传到陈毅、项英那里,项英立即表示:我们是急需各种物资,但是我们绝不会做“绑票”这样的事,指示游击队员立即把毕公子送下山,并向毕博雅说明真相。显然,在浴血坚持中如果对可以争取的士绅真的实施了“绑票”,那就越过了底线,成了土匪,也达不到利用敌人内部矛盾求生存的目的。
同样的道理,在宏观调控力度加大的情况下,中央采取了从紧的货币政策,一些企业的资金链出了问题,有的十分“缺钱”,在全球性经济危机的阴影下“浴血坚持”。此时为了解决资金链紧张的问题是否可以不惜一切手段呢?答案应当是否定的。无论何时何地,法律与道德的底线不能突破。中央4万亿元的“保发展”方案推出后,人们在受到鼓舞的同时,也有深深的忧虑;因为4万亿元“保发展”的方案是要靠权力来落实的,这就有可能因为以权谋私而倒下一大批干部。其中就与在“浴血坚持”中的企业,为了获得“补给”而突破底线有关,他们有可能实施“绑票”。当然,这种“绑票”不是采用武力,而是通过商业贿赂实现。即向掌握分配权的关键部门或者关键人输送不正当利益,从而将腐败的权力赎买过来,绑架在自己“山寨”的利益战车上,迫使腐败者就范。这样的突破底线,无异于糖衣炮弹。
力图在4万亿元的大蛋糕中分得一定份额无可厚非,也需要讲策略,包括加大跑“部”“攻”关的力度,制造“救市”的声势等等。况且“山寨”也是国民经济的组成部分,对地方的GDP有一定的拉动作用。但是所有这一切都有其底线,越过了底线,即使在“冬天”幸存下来,对社会也失去了积极的意义。例如在企业起步初期有一点“山寨精神”有利于破冰进取,但是如果把低端市场上的“山寨精神”变成了“山寨主义”,专以侵占别人的专利为能事,那也就成了知识产权领域的江洋大盗。“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在“过冬”中争取各种政策的优惠或者倾斜也是一样。其实,4万亿元“保发展”方案的落实是有章可循的,也有禁止性的红线。问题在于,企业不能因为自己在“过冬”就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在试图挑战红线时心存侥幸,例如提出一些自欺欺人的虚假理由,变着法儿使得贿赂不像贿赂,“绑票”不像“绑票”,对于那些红线没有划到的“缺口”,需要底线来保证的地方更无所顾忌。
应当承认,企业“过冬”是经济健康发展中的不幸,但是在“过冬”中“浴血坚持”并非是一个低质量生存的问题,还要完成经济转型中的重新定位,让科学发展观落地。只有同时实现产品和服务的创新,才能真正迎来明媚的春天。也就是说,企业在“过冬”中要想防止突破底线,必须有更高的追求,要有创新的信念做支撑。《浴血坚持》中的先辈们之所以能够坚守各种各样的底线,就是因为他们有崇高的信仰。即使在衣食不保,随时有牺牲可能的情况下,依然在为革命的前途着想,始终没有忘记人民军队的宗旨。如果仅仅是为了活命,他们完全可以散伙回家。但是他们知道自己并非在避难,只要能把红旗扛下去,牵制住强敌,就能为革命全局分担重负。企业在“过冬”中好自为之,何尝不是如此?
其实,不管在什么时候,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不能因为“经”难念就向“经”发难,例如不能为了借口原材料涨价就去环境污染、欺骗消费者,不能因为劳动力成本提高就非正常解雇员工,不能因为楼市、股市低迷就将消费者、一般股民“绑架”起来造势。总之,我们绝不能因为自己困难就去突破各种各样的“绑票”之类的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