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中国企业并购时机与风险



系列专题:2009中国营销

 并购趋势将会延续

  今年以来,随着美国次贷危机蔓延与深化并演变成全球金融海啸,海外各大证券市场股指持续走低,欧美企业陷入财政困难,投资者信心受到重挫,全球性的经济衰退已经显现,受此影响,全球企业并购活动显著降温。2008年全球并购交易总值已较去年同期下降36%,全年并购交易总金额为2.85万亿美元。从全球范围展望2009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市场剧烈动荡,将继续波及许多国家,影响继续加剧,进而带来了全球经济危机的深入,世界经济前景不容乐观。预计明年全球并购将延续今年全球经济危机带来的信贷和杠杆收购融资困难,进一步呈现出缩减加剧的态势,明年全球并购交易额将跌至2万亿美元,下跌30%,创下近五年来的最低水平。

  中国企业难得机遇

  与全球并购市场相反的是,2008年中国的交易值却仍然上涨达36%,达到1670亿美元。中国占据了全球并购案的6.9%,较2007年增长一倍。另外,国内企业的海外并购值较去年同期增长74%,达到了490亿美元。我们认为,目前的国内外经济形势表明,2009年将是企业并购的好年景。随着金融危机的寒流进一步袭向实体经济,欧美众多实体企业越发地陷入经营困境,就像目前的美国通用、福特、克莱斯勒汽车三巨头正面临破产窘境,这将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遇,2009年将是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最好时机,跨国并购应伺机而动、不失时机。近日,银监会出台的《商业银行并购贷款风险管理指引》,明确允许符合条件的商业银行开办并购贷款业务,为并购市场提供良好的信贷支持,此举的推出将有力地支持符合条件的中国企业“走出去”。目前相关部门还在研究放宽国内企业的跨国并购条件的相关政策措施,支持中国企业抓住机会走出去。

  参股并购成为有效方法

  欧美公司参股中国企业比比皆是,而中国企业参股欧美大公司却屈指可数,如今这种局面在2009年可能出现转机。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动机很多,其中较普遍的动机包括寻求资源、技术以及市场战略考虑。目前,IT高科技企业、能源、矿产等资源类企业、制造业和金融银行业均遭受着估值下调、盈利骤减的逆境,交易价格很有吸引力,如果经济形势继续恶化,价格还会继续走低,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应主要集中在以上四个类型的企业。中国的优秀企业,如IT行业、制造业的领先企业、金融、资源类的中央企业,有条件和有能力的率先积极的走出去,与国外的欧美行业中的行业龙头企业、技术领先企业以及资源类企业进行股权层面的深度合作,成为中国企业参股的主要选择对象。当这些企业现金流出现断裂,为缓解资金压力,不得不降低对中国企业的投资门槛要求,通过合适的价格购买这些企业的股权就能买到相关技术和资源,寻求全球性资源,以谋求中国企业自身在国际市场上的快速发展。

  克服风险的三大策略

  中国企业海外扩张的决心令人鼓舞,但背后的风险也同样引人关注。毋庸置疑,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之路不会平坦。国际经验显示,60%的并购都曾以失败告终。显然,由于信息不对称和文化等因素上的差异,海外并购失败的可能性要远大于国内并购。与此同时,跨国研究也证明,历史上成功的海外并购能够彰显出强大的互补优势,有助于本国企业尤其是后进国家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

  策略之一:谨慎选择,严守现金为王

  在选定并购目标对象时,首先要考虑的是现金情况,再就是看目标企业的主业是否健康,是否有大的发展潜力。特别是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中国企业需保持健康的现金流。不要盲目并购,留着现金,好好挑选值得投资的公司,在并购时,融资能力、现金流能否支撑等都是必须考虑的因素,从这个角度讲,适度规模的并购或许是比较现实的选择。

  策略之二:轻言抄底,增强核心业务

  尽管本轮金融危机使我国企业处于一个空前的并购战略机遇期,但我们理解这个机遇期不仅仅来自国外企业和资产的诱人价格,“抄底”也决不应是我们理解企业海外并购背景因素的唯一视角,应将并购着力点放在增强核心业务的并购,而不是扩大规模的并购。即使是在危机中,也不应该去购买那些看似估值很低,但不能产生协同效应的问题企业。

  策略之三:强势参股,控制权至上

  中国绝大部分的海外投资或并购存在着参股的比例较低的现象,这导致中国企业在董事会上缺少控制力甚至是话语权,如果中国企业虽然并购但并没有控制力的话,那就很难获得最符合自身经济利益,更不要说获得在品牌、技术、人才,开拓市场渠道等并购目标上的选择,因此,控制权掌握在中方手中是中国企业海外参股并购时需要时刻把握的。

 2009年:中国企业并购时机与风险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41422.html

更多阅读

傅斯年:游走在学术与政治之间

     学生领袖,傅大炮,学霸   1987年,王汎森初到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读博士,他的老师余英时刚从耶鲁大学受聘到普林斯顿大学任讲座教授。师生见面时,余英时就建议王汎森以傅斯年作为论文题目,认为能以档案作为论文题目是千载难逢的机

冀望2013:中国企业机遇何在?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2012年,注定将在中国企业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一年,PMI(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曾长达数月盘桓在50% 的荣枯线以下(PMI通常以50%作为经济强弱的分界点);这一年,中国的电商企业先后发起多次促销大战

2016中国企业海外并购 中国企业并购保卫战何时打响?

     前一段时间,有部电视剧很热播,名字叫做《婚姻保卫战》,今天我想套用一下这个剧名,写一篇有关中国企业并购的文章,名字就叫做《中国企业并购保卫战何时打响?》。  之所以要写这篇文章,是因为我看到近几年众多优质的中国企业被外

声明:《2009年:中国企业并购时机与风险》为网友银笺别梦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