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观念认为“资源是有限的”。然而,在金融产品泛滥的今天,人们完全可以花明天的钱,干今天的事,各式各样的融资手段已经颠覆了传统的观念。然而,这里却孕育着祸患。
那么,在企业里也存在透支利益吗?它们是怎么发生的呢?是谁在透支企业的利益?这会有不良后果吗?我们先看看企业中存在的受益体吧。
onmousewheel="return bbimg(this)" height=205 width=189 onload=resizepic(this) border=0>
企业本来存在四个受益体:老板、员工、客户、供应商。老板拿走了利润,员工拿走了工资,客户享受了产品价值,供应商拿到了订单。在企业建立之初,也许人们会“井水不犯河水”,各赚各的钱,但不久大家就都希望“少付出,多回报”,贪婪由此而生。
老板,想得到越来越多的利润,于是,就开始降低员工工资,对客户产品缺斤少两,对供应商压低买价;员工,想得到更多的收入,于是,就开始消极抵制降薪,对客户恶语相伤,收受商业贿赂;客户,想要得到更多的利益,于是,他们强迫企业延长回款期,提高服务质量,降低产品价格;供应商,想到得到更多利益,于是,他们会实施商业行贿,获取更高的价格。一句话,大家在相互博弈,老板在寻找博弈中的平衡点,然而,这种博弈却带来了两个可怕的后果。
一是,产生了巨额浪费。
企业经营规则的制订者是老板,而这种规则往往有许多不合理之处,大家陷入了博弈中后,根本无暇理会其不合理,于是,浪费产生了。比如说,由于老板对员工的利益侵犯,使优秀的企业文化退化,员工对不良品的产生极度漠然;再比如说,对本该节省的纸张,却纸山纸海。凡此等等,员工对浪费视而不见,这是一个巨大的窟窿。从直接原因来讲,这里没有明确利益如何分配,员工自然不必为之动容。浪费的本质是利益蒸发,大家都没有得到,统统冲进了“下水道”。
二是,透支了企业未来利益。
onmousewheel="return bbimg(this)" height=241 width=470 onload=resizepic(this) border=0>
当人们再也无法获得更多利益时,大家选择了透支未来利益。比如说,当客户要获得较长回款周期时,企业只能通过贷款的方式缓解眼前的现金流困难,这是一种透支的表现;当老板降低员工薪水时,员工采取消极的姿态,企业透支了未来的企业文化……一句话,大家都在透支未来的资源来满足现在的需求。
据《翁同合日记》记载,是翁同合因私仇(非民族大义),逼李鸿章对日本人开战的,《马关条约》赔款2亿两白银。《辛丑条约》向列强赔款9.8亿两白银,中国用未来的关税、国税作为抵压,这艘大船开始漏水了,不久,它沉没了。
这种透支,最终使企业提前走完生命周期,沦为破产的境地。事实上,客户与供应商不太会顾及企业是否破产,因为他们会找到另外一个企业再行盘剥。然而,员工失业、老板破产的现实逼迫将员工与老板必须成为命运共同体。
当然,我们完全可以把现实想象得更美好些,可以从正面去面对这个世界,但是,正如黑格尔“正、反、合”的观点一样,不知道邪恶,就不可能知道善良。那如何来面对这种透支呢?
第一、攻、和、守
一个组织出现利益透支时,如果不能及时制止,最终的命运是可想而知的。当企业元气旺盛时,就可以当头棒喝,相关人等便不敢越雷池半步;当企业元气一般时,只能通过谈判的方式与之解决;当企业元气虚弱时,就只能容忍、破产、转移矛盾,或者孕育新的企业。
第二、利益共享,突破浪费
如果一时搞不定他们,就只能将目光集中到“浪费”上了,这也许是冲破矛盾的最薄弱环节。我们可以把浪费看得宽泛一些,不良品、资材浪费、环节冗余、舍本求末等等都属于浪费范畴。老板有责任建立规则,组织大家分配这部分利益,从而,逐步让各方停止对未来利益的侵犯,最终让企业在一段时间里,逐步还清曾欠下的“债务”。
在具体上,可以把浪费产生的不良后果,计算具体的金额,把这些钱进行必要的分配,至少可以让企业减少一半以上的浪费。这会缓解大家对未来利益的诉求,也算是缓兵之计。
第三、联横与约纵
我们可以联合客户、员工、供应商,一起对付浪费,可以联合员工、客户,对付供应商、浪费。在这个群雄逐鹿的年代,当企业利益被透支严重时,不联横、约纵,有时也较难解决一些问题。比如说,我们公司存在照明电浪费的问题,向供应商、员工招标办法,这就是联横;利用客户的成本压力,让供应商降价,让员工提高紧张度,这就是约纵。
高级经理人作为老板的职务代理人,应该站在全局的立场上,平衡各方利益。那么,采取各种方法杜绝利益透支,确保企业的长治久安,便成为了一种必然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