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言慎行的故事 中国文化劣根性的28个标识之十八——谨言慎行



  谨言慎行

  在大多数中国人的耳朵边,时常会听到诸如:“这孩子就是话多”;“这孩子就爱抢话说”;“大人说话小孩子别岔”;“说话时可得好好想想”;“做事要有把握,要深思熟虑,要三思而后行,切勿草率从事”;“这方案不错,但要真正做的话还须考虑仔细,最好把方方面面的问题想得周全一点,千万别出什么乱子”;“我想还是先放一放,看看再说吧”之类强调人们应谨言慎行的话。

  谨言谨行是我们为人处世的又一重要准则,从孔二先生起就反复倡导并身体力行。“多闻阙疑,慎言其馀则寡忧;多见阙殆,慎行其馀则寡悔,言寡忧行寡悔,禄在其中矣”;“无多言,多言多败,无多事,多事多患”;“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其在宗庙朝廷便便言,唯谨尔”。君子之德风,有至圣先师作表率何愁后来的士民百姓不竞相效法呢?

  阮嗣宗“口不藏否人物”,司马昭想为司马师向阮家求婚,他一连酣饮60天,大醉不醒,让前来提亲的人无从开口,只得作罢,这等高手实才是罕见。

  普通的凡夫俗子虽没有阮籍的功夫,但对“不自足而露才,不轻试而幸功”;“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处世诫多言,言多必失”;“一切言动都要安详”;“逢人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众口哓哓之时,多一句不如少一句”;“话多不如话少,话少不如话好”等格言也是深信不疑努力实行的。

  君不见大小厅堂、名利场中,一涉及关键问题,敏感问题,仅管和蔼可亲的尊长,言辞恳切地希望大家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大胆地讲出真话,讲出自己的心里话,敢于发表不同的意见,但与会之人除了反复不变的“我完全同意,我坚决支持”外,很少有人能畅所欲言。彼此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支支吾吾,吞吞吐吐,顾左右而言他。每当我读到著名诗人藏克家,那段关于1956年文艺界以耳代目情形的文字描述时,总感到非常亲切,仿佛就在眼前:

  “文艺界里有什么问题发生了,大家互以‘不为天下先’的态度侧起耳朵,探听别人的意见,远方的企望着北京,想从《文艺报》、《人民文学》上听到一点动静,如果《人民日报》发表了什么文章,那就象定了案,自己欣喜得到了‘依据’,李太白登上黄鹤楼慨叹于“眼前有景道不得”,因为“崔颢题诗在上头”今天文艺界里却有不少人,怯于表示自己的意见在别人的意见未表示之前……,许多人对于文艺方面出现的新问题,总是在揣摩,并不是揣摩这问题的本身,而是揣摩‘权威’人士和领导方面对这问题的看法和意见。这样可以永远‘立于无过之地’可惜也永远和真理无缘”。

  诗人的目光是犀利的,他使我们茅塞顿开于谨言慎行的种种妙处,其一、可以抬高自己的身价。“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水深流去慢,贵人话语迟”;“洪钟无声,满瓶不响”;“性躁心粗,一生不济”都是农耕社会从谨言慎行的角度,去衡量判别一个人高低贵贱的标准。

  依照这个标准,谨言慎言者即为吉人、贵人、飞黄腾达的洪钟、胸罗锦锈的满瓶。有谁愿意被人当作没有出息的贱人?没!谨言慎行对人们的言行举止起到了很好的导向作用,谨言慎行的人不轻易发表意见,不轻举妄动等,莫测高深,莫辩真伪;越讲话少,越被认为水平高;越做得少,越被认为档次高。好比隐居山林的人,越躲名气越大,越躲身价越高。

 谨言慎行的故事 中国文化劣根性的28个标识之十八——谨言慎行

  其二、能赢得尊长的青睐。谨言慎行的人给人的第一感觉是稳重可靠,不抢话说,不爱出风头,不喜欢表现自己,不多嘴多舌。这对那些相信事以密成,语以泄败的尊长来说都有是不可多得的优势。

  其三、有利于谋取高官厚禄。“广知世事休开口,纵会人前只点头,假若连头都不点,一生无恼亦无忧”固然是不错,但也捞不着什么好处。它和孔圣人讲的谨言慎行不是一个意思,孔圣人讲的谨言慎行不是不言不行,而是慎言其馀,慎行其馀。

  即抛开可能引起尊长误解的话,不快的话,与没有把握的事,对尊长不利的事不谈不管,把其余尊长爱听的话,十拿九稳的事拎起来细细的讲,稳稳的做,这才是孔圣人的本意,做属下的不懂得为尊长摇旗呐喊,吆喝和鸣锣开道,还有什么存在的价值?如果一天到晚只晓得机械地沉默,呆呆地两眼望着天,这样的沉默不但不会使沉默之人得到黄金白金,而且,连饭碗都有危险。

  其四、有效地保护自己。“病从口入,祸从口出”;“是非只为多开口,烦恼皆因强出头”。比干因多嘴被剜心,司马迁因多嘴遭腐刑,孔融因多嘴掉脑袋,中国农耕社会史上,因多嘴而得罪权贵,被贬被杀者不计其数,就连阮籍那样深藏不露的人,也有个叫陈沆的从其咏怀的微言中,发掘出以妾妇讥司马,以膏火比小人的大义,好在陈慧眼不和司马昭同时,否则阮籍还是难逃一劫。

  处于上位的强权者私下里知道自己有许多理亏的地方,害病的怕鬼叫,自己有短处就特别担心别人揭丑而疑神疑鬼,加至汉字本身的复杂多变与一字多义,所以心直口快的文人难免不授人以柄,成为官场争斗的牺牲品。如此,最好的办法还是闭口闭心。

  谨言慎行好是好,但终归会让人觉得压抑,尤其是不知天高地厚的玩童和足不出户的妇人。即使是男人在外面谨言慎行乃迫不得已,回到老婆孩子身边再不一家人关起门来说个痛快,也委实闷得慌。怎么办?祭起姜太公的大旗,一连串来他个童言无忌,妇言无忌,然后,就可以不假思索地言者无罪,畅所欲言矣。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41630.html

更多阅读

不可不看的35个说话之道 不可不看的美剧

不可不看的35个说话之道    原本是好意提醒却被人误以为挖苦;本来想活跃气氛,一开口却让气氛更冷了……为什么你常常经历这种尴尬事?原因就在于你不懂得说话之道。掌握35个说话之道,让你说话更得体!    一、赞美时,你该说……  

亨利八世和他的六个妻子 亨利八世第四任妻子

没事儿来闲聊一下英宫艳史!“亨利八世和他的六个妻子” 亨利八世(1491-1547)是英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国王。他以改革英国宗教而名标青史,还因有过6位王后而闻名。亨利八世并不像中国古代的帝王,有“后宫佳丽三千人”,但就是先后有6

《富人的28个理财习惯》全文在线阅读

《富人的28个理财习惯》全文在线阅读《富人的28个理财习惯》内容提要  该吃的不吃,该喝的不喝,勒紧裤腰带努力赚钱,终于攒得一份令他人羡慕的家产——在以前,我们将这样的人称为“富人”。如今,衡量富人的标准有了新的变化,不牺牲生

声明:《谨言慎行的故事 中国文化劣根性的28个标识之十八——谨言慎行》为网友童汉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