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眠过冬的动物有哪些 过冬不等于冬眠](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07551442753135.jpeg)
系列专题:中小企业如何过冬
大难来时,没有人可以置身事外。 一个不争的严酷事实是,企业正在走入经济的严冬。有人说,这是美国金融地震引发的全球经济海啸。 时下“过冬论”在企业界十分盛行,虽然对于严冬来临很少有人持否定意见,但在应对办法上却截然不同,比如,是勉强自保还是伺机待发?是一味地压缩成本还是抓住创造利润的每一个环节?是简单地裁员还是着眼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应该说,企业不同的过冬心态决定了企业的命运。 首先是思维方式的调整。 “冬天”的到来这是经济规律决定的,而规律是刚性的,谁也无可逃遁。正确的态度是沉着冷静,积极面对;惊慌失措只能走向反面。重要的是,要对经济的全球化以及市场竞争的艰难性、残酷性作好充分的、全方位的准备。同时,也应该看到,企业的“冬天”是挑战,也是机遇。那些长期顺风顺水从而产生飘飘然心态的企业是危险的。值此深度调整的时机,可以有时间有机会详细检讨过去高速发展时期不足的地方,淘汰那些不适合可持续发展的项目或者板块,居安思危、苦练内功、夯实基础,使企业更具开放性、融合性、抗震性和持久的竞争力。 其次是以“开放性成长”的心态寻求突围。 在本行业发展遭遇瓶颈的时候,企业可以通过异业整合形成经济联盟,大家必然要找到一个共同的利益追求点,各企业之间销售产品不同,所属行业不同,所拥有的资源不同,所能达成的契合,只有服务。因此没有永久不变的商品,只有永恒的服务。建立起服务联盟是对整个商业合作中企业服务的约束,是经济联合必须给予顾客最直接的保障。只有首先做到此,才有可能共同迎战风险,实现利益分享。 再有就是寻找恰当的管理装备。 在我们看来,冬天的来临也是管理的春天到来之时。面对可能的一切困难,我们需要做的,就是不断发现能促进经济高效率增长的手段和空间,找寻企业伺市场而变的方向,这才是过冬的真正意义,也是迎接春天的最好姿态。 《新智囊》希望为中国企业提供更多的“过冬方法”和“过冬的装备”: 一是能力架构的建设(中国企业过冬装备产品的研发); 二是知识架构的建设(中国企业过冬宝典的架构); 三是内容架构的建设(《新智囊》有关过冬论的系列报道策划)。 我们不必以悲观的眼光来看待市场环境的变化,不必以悲观的心境来面对调整的到来。调整必然要经历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里企业的增长可能会暂时减速,但对此我们需要更加冷静的长期视角——调整其实并不可怕,它带来的可能是机会;但与此相对应、值得警惕的,可能恰好是之前短暂的过度繁荣。 所以说,过冬不是简单地休眠,而是多做点户外活动,多活动活动筋骨,当然,最为重要的,是准备好自己的过冬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