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中小企业如何过冬
资本市场的风暴不可避免地会波及到我们及与我们相关的企业。在“冬天”达成的共识与信任,往往可以持续很久;经过“冬天”考验的组织,生命力会更强,竞争力会更强。 寒风已吹来,“过冬”的声音此起彼伏。 要在公司内部加强交流、统一思想,尽快形成可以共患难、度过严冬的核心团队。 “冬天”从另一面也是考验一个集体,一个公司的领导力的时候。在好的时候,大家不容易达成的共识,在这个时候就相对容易些;在好的时候,不容易统一的思想,在这个时候就可以做到。一个好的企业,一个有生命力的组织就该在这个时候迸发出领导力和凝聚力。在这个时候达成的共识与信任,往往可以持续很久;经过“冬天”考验的组织,生命力会更强,竞争力会更强。一句话:用外部的恶劣环境来凝聚内部的领导与管理核心。 全力降低成本,保证现金流的正向。 在这样的阶段,没有什么比现金与现金流更重要的。我建议在未来一两个月各个企业都要做“情形分析”,以上、中、下三种情况估计明年一年现金流情况,然后以最不好的情形,进行成本、费用削减的打算。降低成本与费用方法很多,但主要是人员与租金,要创建一种人才复用的气氛,要尽量将非生产人员变为生产人员,在此之上再考虑人员减少的措施。此过程愈快愈主动,愈有效果。 探索相关行业内协作、联盟与合并的可能性。 在低潮时,是进行行业整合、获取价值链合理化与规模化的最好时候。在平时做不到或者很难做到的整合联盟或合并,在这个时候变得非常可能,所以企业的领导人在这个时候需要敏锐,多与同行交流,抓住机会进行横向或纵向的整合。这里无论是被别人整合还是整合别人,都需要有一种心胸。若自己难以生存时,成为别人的一部分,是一种积极且正确的选择。 加强对政府政策的关注,积极获取政策的支持。 在低潮时各级政府都会有一系列经济措施来刺激经济发展。这时候一定设法把自己的企业与政府的政策和措施捆绑在一起。这些政策往往是“冬天里的一把火”,政府可以用企业无法用的手段和方法刺激经济增长,所以研究政策,积极接近各级政府,靠近“火”源,借“火”取暖是冬天里重要的生存之术。 焦点话语 “对于现在的短期困境,我们只能够建议,投资要特别的谨慎,不要做无谓地投资,不要盲目地扩充,同时应该多保留现金,以准备过冬。” ——经济学家郎咸平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面临行业的严冬,有人说品牌是过冬的棉袄,品牌确实是今天应对行业的低潮和严冬的利器。然而在今天的资本市场上,雷曼兄弟倒了,美菱收购了……所以若要平安度过楼市寒冬就要一直把握品牌的核心价值、把握企业的理性扩张。” ——阳光100置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范小冲在中国房地产品牌价值研究成果发布会上表示 “中国经济将面临较为长期的冬天,而冬天恰恰预示着机会。我们期待政府有一系列改革的动力,为企业创造更有效的生态系统。” ——复星集团董事长郭广昌期待政府能在政策上给予支持
![四季轮胎能过冬吗 企业家“过冬”的四点提醒](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07551474655773.jp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