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 食品安全呼唤技术进步(2)



更重要的是:“免检证书”导致了“高精尖”的技术和设备落得一个无用武之地的下场。早在2006年,担负着三鹿集团全部原辅材料、成品、外来样品检测任务的三鹿集团质检中心,就已获得了国家实验室的认可证书,实现了“一次认可,一个标准,一次检验,全球承认”的目标。我们很难想象这样一个拥有着国内领先技术的质检中心竟然对其奶粉中含有“三聚氰胺”这个事实一无所知。是“免检证书”成为了这些不合格奶粉的保护伞,从而抑制了技术发展对食品安全的保障作用。所以,取缔食品安全领域的“免检产品”,是一个保障消费者正当权益、一个促进技术发展、一个关乎人民生命安全的大问题。

食品安全对社会的影响

可以说,这次“奶粉事件”拷问了“国家免检”和“中国名牌”的公信力,对中国产品在亚洲,乃至世界范围内造成了及其恶劣的影响。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家长会选择三鹿婴幼儿奶粉呢?他们都是冲着“国家免检产品”和“中国名牌产品”而来的。对于百姓而言,买名牌产品就是因为它的质量好,能够放心使用。况且这次事件发生在婴幼儿身上,不得不称这次事件是骇人听闻的。父母们为了自己的孩子可以付出一切,在挑选奶粉这个问题上也一定优中选优,真可谓是可怜天下父母心。但是,让他们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正是这个享有盛誉的“国家免检产品”和“中国名牌产品”,竟然让全国几万婴幼儿患了肾结石。人民甚至叹息生长在中国的悲哀:外国人喝牛奶“结实了”,而中国人喝牛奶“结石了”!

经过这次事件,民众不仅对“国家免检产品”这块金字招牌产生了信任危机,更对国家质量监管体制失去了信心,这无疑对我国的质量认证体系造成了及其恶劣的影响。一个企业的成长是很多人付出很多年的努力才能换来的,而“国家免检”的公信力则是由无数个这样的企业,经过不懈的努力才换来的。作为企业,不仅应该对自己的品牌、荣誉负责,更应该对产品质量安全负责,对消费者的健康负责,而不是利用品牌和荣誉作为自己谋取更大利益的挡箭牌。作为质量监督部门,也应该用高度的责任心担负起质量监督的重任,不能认为发了“招牌”收了钱就万事大吉了,什么都不管了,这无异于是犯罪!

现在人们不仅要质问:现在究竟还剩下什么东西可以安全地吃进肚子里?三聚氰胺这个黑手,从最初的牛羊饲料市场开始蔓延,发展到今天,终于伸到了婴儿奶粉这个领域。我想数以亿计的中国人,不知不觉中,早已吃了好多年用三聚氰胺喂养出来的猪肉,牛肉,鸡肉,喝了很多年添加了三聚氰胺的成人奶粉,不知不觉中,都受到了三聚氰胺的污染。有没有谁做过三聚氰胺对人类健康长期影响吗?我想肯定还没有,因为谁都不会想到,一个国家几亿人,竟然会去吃这种跟食品风马牛不相及的塑料工业的原料。

这次“奶粉事件”使“中国制造”在世界范围内造成了全面、长期的影响。据媒体报道,目前在美国,很多的超市的食品货架上都显著的标示着“China Free(不含中国)”来告示消费者这些食品不是从中国进口、不在中国制造、不含来自中国的原材料,消费者可以放心购买。欧洲、日本、东非、东南亚等国也均对中国出口或“中国制造”的食品及其相关产品发布了不同程度的限令。更有甚者,巴西政府已经决定禁止进口所有中国食品。

aihuau.com

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的成功举办,让世界重新认识了中国,重新识了“中国制造”。在经历了这次“奶粉事件”后,中国政府耗费大量的资金和全国人民齐心的努力所营造的国际声誉,几乎毁于一旦;“中国制造”在国际贸易中的谈判地位和筹码也急转直下。可想而知,这样一个能够长时间、大规模、集体向自己国家的下一代下毒的国家,又有什么道德和信誉可言呢?如此看来,是全中国人民、乃至是全世界的华人在为这次“奶粉事件”埋单。

建议与对策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大于天。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不但具有营养价值,同时还应具有安全性。食品安全在我国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国家或社会的食物保障,即是否有足够的食物供应;二是食物中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影响的公共卫生问题。而我们通常所说的食品安全是指食品(食物)的种植、养殖、加工、包装、贮藏、运输、销售、消费等活动应符合国家强制标准和要求,不存在可能损害或威胁人体健康的有毒、有害物质,以导致消费者病亡或者危及消费者及其后代的隐患。食品安全既包括生产安全,也包括经营安全;既包括现实安全,也包括未来安全;既包括食品本身安全,也包括包装材料安全。

除了食品本身外,与食品关系最紧密的当属其外在的包装。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外观新颖、设计独到的包装制品日益充斥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精巧的设计不仅展示了包装自身的便于携带等实际功能,还增加了包装的另一特点,就是增强了食品本身魅力。因此,在我们一致关注食品安全的同时,也要对食品的包装安全加以重视,树立“食品包装等同食品”的安全观念,为食品安全多加一把锁!

通过健全政策、完善标准以及提高检测技术来确保食品安全,将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任务。要构建有中国特色、符合地方实际的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监管的长效机制,就要做到查、扶、管、治、建相结合。

1、查:澄清工作底数。即开展全面的企业普查,了解各辖区企业分布情况、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总体状况、建立企业质量安全档案,使监管做到心中有数。并在普查的基础上,加紧建立产品质量分级、分类监管制度,针对不同企业,不同产品、不同设备,根据轻重缓急,落实好监督检查工作。对于高风险企业要适当增加检查频次,并定期向社会公告产品质量状况。

2、扶:落实帮扶措施。即要变监督为服务、变管理为帮扶、变处罚为引导,督促企业牢固树立“质量是企业生命”的经营理念,引导企业根据国内外市场变化趋势,建立质量发展战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最终形成集群抓质量,促进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优化升级和资源的优化配置。

 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 食品安全呼唤技术进步(2)
3、管:健全网络体系。即建立一个全过程、全覆盖的质量监管网络体系,通过构建“两个链条”、形成“一个体系”、铺设“一个网络”、建立“一项制度”等行之有效的措施,实现对质量工作的依法监管、科学监管、有效监管。

4、治:保持治理力度。即通过落实属地化管理:即实施定人员、定目标、定区域、定措施、定企业,使整治任务落实到部门单位及具体执法人员;组织集中性整治:即集中“优势兵力”,实施“联合作战”,将农村与城乡结合部作为重点区域,将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小作坊作为重点企业,将食品与食品包装作为重点产品;部署严打式行动:即严格执行由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07年签署的第503号国务院令——《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依法从重、从严、从快处理、打击一批危害严重、社会影响大的制假、售假违法案件;健全预防性措施:即按照“防重于治、标本兼治”的要求,对假冒伪劣产品实施早发现、早控制、早解决。用法制的威严引导企业尊章守法、规范行为。

5、建:夯实基础工作。即通过多种形式、多种途径,不断提高质量工作的政府关注度、群众参与度和公众支持度。努力做到第一,加强组织领导体系建设,把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第二,加强责任落实体系建设,对特大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事故实行“一票否决”制度;第三,加强质量宣传体系建设,充分利用“3.15”等契机,宣传质量法规;第四,加强质量法制体系建设,依法打击各种质量违法违规的行为,切实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第五,加强技术检测体系建设,对食品包装、食品添加剂等与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密切相关的产品进行检验检测,让百姓吃得放心、玩得开心、活得安心。

2008年10月9日,国务院公布了《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明确规定了生鲜乳收购的市场准入制度。《条例》不仅对生鲜乳的收购、运输、销售、贮存以及监管部门的职责进行了明确,而且公布了对在生鲜乳的收购、运输、销售、贮存中所发生的违法行为的处罚制度。《条例》第五十四条规定:生鲜乳收购者、乳制品生产企业在生鲜乳收购、乳制品生产过程中,加入非食品用化学物质或者其他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依照刑法第一百四十四条的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发证机关吊销许可证照;尚不构成犯罪的,由畜牧兽医主管部门、质量监督部门依据各自职责没收违法所得和违法生产的乳品,以及相关的工具、设备等物品,并处违法乳品货值金额15倍以上30倍以下罚款,由发证机关吊销许可证照。由此可见,只有做到对掺假、造假者进行重责重罚,让他们尝到苦头而不是甜头,让他们付出“政治上身败名裂,思想上后悔莫及,经济上倾家荡产”的巨大代价,才能让他们对掺假、造假心生畏惧,进而才能规范食品行业、保障食品及其相关产品的质量。

结语

食品安全问题不仅是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也是关系社会和谐、国家形象的重大政治问题。只有坚持正确的科学发展观,依靠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建立对食品安全长期有效的监管机制,才能为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41749.html

更多阅读

经典技术分析上 经典技术分析(下) 致谢

  (一)我要感谢我的父亲查尔斯 D. 柯克帕特里克(Charles D. Kirkpatrick)先生。自20世纪50年代起,他就是美国富达投资有限公司(Fidelity Investments)的投资组合经理。我14岁那年,他有一次让我帮他完成一幅图像的新数据输入。从那时起,他正

光明食品集团攻坚5+1主业:并购不停(2)

农房集团筹划上市上海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明确了1800亿经营性国资“资产证券化”即上市的资产比例要从18%提高到40%左右。作为率先重组的重点企业之一,光明食品集团在资本运作上的动作也颇具看点。自2006年8月至今,经过几次资产“合

铁矿石谈判“完败”:经济安全再检讨(2)

  在有关“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方面,要求“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不得以不公平的高价销售商品”,同时提出了销售商品的提价幅度不得明显高于成本增长幅度的参照值。这些条款,均可以对铁矿石价格的骤升骤降起到制约作用。  “可

声明:《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 食品安全呼唤技术进步(2)》为网友現狀很好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