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4-9 晶报
一场房地产口水仗再次开始。
北京市社科院发布了《北京蓝皮书》的四个报告,认为房价还要下跌40%到50%,任志强先生发文指责研究水准低下有损于“专家”称号。北京社科院社会学所副所长、《北京蓝皮书》主编之一戴建中强烈回应,从媒体披露的情况看,一是认为刚性需求不刚性有弹性,二是号召民众“一直要坚持到房价理性回归,个人能够承受再买房。”
踏实的做法是对任志强先生所说的几点一一做出回应,指出任志强先生的指责乃不实之词。但很可惜,目前的回应方法固然证明任先生有暴戾之气,也显示了某些学者学风的浮华,戴专家缺乏房地产金融的专业知识。
一段时间刚性需求被抑制,并不能证明刚性需求不存在,而要根据一定时间段内的平均购房率进行论证。刚性需要的购买时间是有弹性的,刚性需求的最长购房期限大致是多久,双方都没有给出确定的答案,这方面还需要有关各方进行深入的研究。
对于任志强所指出的家庭收入中位数,住房面积中位数计算房价收入比等“硬伤”,专家方面作出的正面回应,其实等于没有回应——任志强按照国际惯例,戴专家按照中国实情——关公战秦琼,到最后的结果当然是不了了之。
中国的房地产数据向来各说一套,因此全国保障房的建设是根据地方政府上报的数据而来,3月中旬,还爆出了住建部官员率团队微服调研、摸底房地产小阳春的新闻。真是让人感慨,中国房地产市场的登记过户系统是否形同虚设。甚至在今年两会上,全国工商抛出报告明确提出房地产收益大头是地方政府拿去了,也没见地方政府出面回应,公布房地产土地和税费收入。
中国房地产领域有太多的基础工作需要完成,从1998年房地产市场化以来的周期,与宏观经济周期的关联度,房价收入比的中国范本究竟应该如何才科学,京、沪等地是否应该按照国内富裕阶层的收入来衡量房价等等。
最后,双方所能够做的只是呼吁,任志强向政府呼吁,认为“社科院专家误导政府制定错误房产政策”,言下之义是政府不应该听信谰言,制订错误的房地产政策;戴专家向民众呼吁,号召民众“一直要坚持到房价理性回归,个人能够承受再买房。”如果要加一个期限,到2010年大量保障性住房上市后,房地产市场就会出现真正的降价。
自认为占据道德至高点的人总是呼吁民众听许,其中的逻辑是只要民众听话坚决不买房,房价自然下跌,成功的预言家脱颖而出,因此也就能够证明他们是成功的经济学家。当然,这只能证明他们是政治家,宣讲家和预言家。
经济学家应该清楚,民众既不会听开发商的,也不会听专家学者的,而是会根据对未来货币发行量、房地产库存数量、新开工量的预期,做出最符合自身利益的选择。
我想说,在所有这些口水仗中,只有购房者还保持了最后的理性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