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诚与背叛 观后感 《前赤壁赋》 背后感 第二十二篇



作者:苏轼

评论者:郝志强

  原文: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评论:想一想那个场景,你和朋友两个人,划着小船,到了记载着历史的赤壁之下,看到天上的明月,感受到江上的清风,是不是也有很多感想呢?苏子是文人,当然要有所感想,于是有在神仙境界的感觉。

  我以前在阳朔旅游时,看到象图画一样的山水,也有人在画中的感受,可惜那是白天,否则也可以把这篇文章,背诵给旁边的小姑娘听了,不知道会发生什么。

aihuau.com

  原文: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于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萧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评论:音乐反映了一个人的思想感情,于是客人用萧声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态度,在此刻自己的感受,于是引发了苏子后面的问题。

  不过要注意的是,歌中说到了美人,感叹和心爱的人是天个一方。我说嘛,两个大男人,有什么好出来游玩的,一定要有美女才完整,才和谐,于是在这里出现了对美人的感叹。

  原文: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糜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评论:客人表达的是人生苦短的意思。

  原文: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而天地曾不能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评论:苏子没有正面回答的客人的问题。而是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从变化的角度上来看,任何东西都是短暂的。换个角度来看,任何东西也都是永生的,因为现在就是将来,将来就是现在。尤其是清风与明月,你在享受这些时,已经与这些化为一体了,于是得到永生。

 忠诚与背叛 观后感 《前赤壁赋》 背后感 第二十二篇

  原文: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藉。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41994.html

更多阅读

《后赤壁赋》课堂教学实录 名师作文教学课堂实录

http://www.zhzww.cn/ViewInfo.asp?id=4940时间:2008年12月10日第五节地点:中大附中高二(3)班执教:广东省广州市第四十二中学徐瑛洁课前5分钟,请科代组织全班同学朗诵导学案上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赤壁赋》一、导入师:上课!同学

《前赤壁赋》原文、翻译及赏析 作者:苏轼 前赤壁赋原文

前赤壁赋(1201人评分) 8.4朝代:宋代作者:苏轼原文: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

(明)祝允明 草书《前赤壁赋》 草书前赤壁赋

《前赤壁赋》是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苏轼贬谪黄州(今湖北黄冈)时所作的散文。因后来还写过一篇同题的赋,故称此篇为《前赤壁赋》,十月十五日写的那篇为《后赤壁赋》。《前赤壁赋 》译文 ----- 壬戌年秋天,七月十六日,我与友人在赤壁下泛舟

声明:《忠诚与背叛 观后感 《前赤壁赋》 背后感 第二十二篇》为网友街道男孩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