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苑置业:下一个顺驰?(3)



鑫苑需要警惕“自我神化”

 鑫苑置业:下一个顺驰?(3)
  善于和资本市场讲故事的唐越将“零库存”演绎为鑫苑的独门秘籍,不过这只能忽悠老外,对6万家中小开发商来说这再熟悉不过了。而且未来这一模式是否能复制过去的成功,一切都还是未知数。

  不过很显然,鑫苑过去从这一模式中尝到了甜头。

  1997年,成立于河南郑州的鑫苑置业专注于二级城市的住宅开发及物业管理。2006年获得投资才迈出了走出郑州的脚步,不到一年就进入成都、合肥、济南、苏州(昆山一处20万平米的地块2007年以1.1亿元拍得)等四个城市的房地产市场。2006年在山东济南拍得两块土地,规划建筑总面积约18万平米,分别开发了鑫苑城市之家和鑫苑碧水尚景两个项目。2007年又在济南拍得一宗规划建筑面积超过28万平米的地块。鑫苑置业在苏州的手笔更大,2006年10月取得196亩土地之后,2007年1月鑫苑置业再次拍得62亩土地,两个项目总面积达30万平方米。鑫苑置业在合肥的开山力作鑫苑置业望江花园,总面积达17万平方米,也获得广泛好评。这么高的资金使用效率说明了鑫苑在人才、管理、技术等方面的厚积薄发。

  截止到2007年9月底,公司已建成13个项目,总套数和总建筑面积分别为9645套和94万平米。目前,公司在建项目有7个、总建筑面积77万平方米。2007年前三季度销售额及利润分别为2.18亿美元(2006年同期为1亿美元)和3600万美元(2006年同期为1250万美元)。另有7个总建筑面积达128.2万平米的新项目正在筹划中。

  “不存地、不存房、零库存”原本是中小开发商的本能策略。除非资金链断裂,它们拿地之后会尽可能快地将项目推至预售阶段,每次现金流的回正都意味着摆脱了一次崩盘的厄运。现在,鑫苑已成为第一家在美国上市的中国房地产企业,将成功经验上升为理论的诉求似乎难以按捺。不过,在内外环境的剧变之际,鑫苑的上策应是审时度势,而不是自我神化,用虚名束缚了自己的手脚。

aihuau.com

  毕竟,鑫苑模式有着很多固有的缺陷,在风云变幻的房产市场,风险环伺,“黑马”成“死马”的例子并不鲜见。

  第一,是否囤地要看政策、地价和资金实力三个因素。2004年,鑫苑的拿地成本占开发总成本的22.8%、2006年是30%、2007年前三季度进一步升至37.2%。如果地价上涨趋势不变,企业自身又有资金实力,不囤地岂不是和钱有仇!鑫苑置业从2002年以来6个年头花在土地的资金仅有1亿美元,而私募到的1.4亿美元在第一时间变成了土地,上市募集资金中的95%(逾2.1亿美元)也将用来拿地。企业达到相当规模后,协调各环节的步调成为一种艺术,有时故意让拿地速度超过建设速度,有时则让销售慢半拍……难道王石们是傻子?鑫苑最好揣摩老大哥们的心法,该囤则囤、不该囤则不囤!

  第二,是高成长能否持续的挑战。鑫苑融资成功后业绩大幅增涨,一方面是因为它的基数小,另一方面得益于房价的上涨。以鑫苑在郑州开发的几个楼盘为例:2006年均价为330美元2007年前三季度上述楼盘均价达634美元,涨幅达92%。近两年郑州房价涨幅在省会城市中居前,主要是由于当地政府“经营城市”有方所致。比如部分项目达到地上二层就可以预售;任何人购房56平米(建面)即可迁入3个户口、150平米可迁6人……如果中国房地产业真的出现拐点,鑫苑的高成长恐怕难以为继。纽交所只认业绩不认人、唐越等股东又很强势,控股优势微弱的张勇要有思想准备。

  第三,是运营管理能力面临的挑战。鑫苑置业2007年前三季度促销费用、管理费用较2006年同期的增涨幅度分别216%和267%。员工人数也从382名扩张到575名。这一切显示鑫苑置业在融资成功、加速扩张过程中,在一定程度上背离了低成本的运营模式。房地产开发是资金密集型行业,成功者在资金运用、成本控制方面都有绝活。鑫苑要驾驭几十、上百亿盘子的能力不会从天上掉下来,而艰难的修炼也许正赶上行业的冬天。

  第四,从市场竞争的角度看,鑫苑周围强手如林,即使它在纽交所上市,也不过还是行业中的小角色而已。目前国内一线城市房价已到阶段性顶点,均价不过几千元的二线城市被众多国内外人士看好。但政府调控房价已经初见成效之际,谁敢说二线城市不会重蹈京、沪等地覆辙,让住房成为百姓无法承受之重?另一方面,二线城市的确有机会,但不见得是二流房地产商的机会。一线城市房地产的数量、价格既然已近强弩之末,一流开发商难道会看不到成都、苏州、合肥这样的二线城市?例如,万科2007年前6个月在苏州和成都取得的销售业绩分别为4.58亿元和1.89亿元。

  一线开发产不仅早已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在品牌、管理、人脉等方面的无形实力也让中小房企难以望其项背。这些大鳄本能地引导政策向不利于中小房企的方向发展,比如以资金实力说话的“招、拍、挂”、地价款一次性缴付、提高项目自有资金比例、收紧银行信贷、严控(甚至取消)商品房预售……

  在真正的市场化国家,囤地的意义的确不大。由于地价的波动充分反映一切相关因素,对开发商来说不必占用资金来囤地。中国的土地是国家垄断的,供给模式(拿出多少地、给谁、怎么给)有复杂的形成机制。小开发商可以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年销售额几十亿、几百亿的大开发商则要把控好拿地节奏。该囤的时候不囤,等你想要的时候也许价格过高,甚至根本没有地。当然,政府号召不囤地你最好不要“顶风作案”……这一切与“鑫苑模式”无关。

 

点评:

  古今中外小本生意的经营模式必然都是短平快,囤积居奇历来是大佬们的专利。20年前圈块地就贷款、挖个坑就预售,“空手道”式的开发路径早已过时了。大中城市房地产市场已经进入寡头垄断阶段,面对实力、背景深不可测的大鳄。五六万家中小房企面临的是生存问题,而不是要不要囤地、囤房。鑫苑2002、2003、2004三年销售额加起来不足5个亿,这样的小开发商囤什么地?摊煎饼的小贩难道会囤几万吨面粉、鸡蛋?

  成立仅十年、前九年只在一个二级城市开展业务、一共开发了十几个项目……此时拔高自己的商业模式好比登上海拔557米的北京香山就想写《登山教程》,从珠峰归来的高手没还出版《教程》呢!业内人士都不会把“鑫苑模式”当真,到头来被忽悠的怕是只有自己!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42043.html

更多阅读

酒类连锁:下一个品类杀手?

     夹在商超与个体户烟酒店的缝隙之间的酒类连锁,有没有可能成为下一个“品类杀手”?  虽然不少地方都有当地的酒类连锁品牌,但大多难以靠零售业务维持经营,盈利的主要来源还是靠看不见的销售——团购。以南方某酒类连锁店为例

比尔·盖茨说:下一个比尔·盖茨就是马云!

比尔·盖茨说:下一个比尔·盖茨就是马云!  下一个比尔·盖茨是谁?在今年4月的博鳌亚洲论坛上,比尔·盖茨的答案是:亚洲的马云   在全球互联网市场上,以谷歌为代表的搜索模式、雅虎为代表的门户模式、eBay为代表的C2C模式、亚马逊为

亚龙湾高尔夫球会:下一个十年

  亚龙湾高尔夫球会:下一个十年  除了注定已经错过的那些时间——长达数百年的世界高球发展史,陈亚雄希望自己能够参与创造中国高尔夫球的历史。  文_余   楠  与许多人的想象相同,金融危机非但已经给高尔夫球场经营者带来

第5节:人民币:下一个世界货币吗(1)

系列专题:《世界经济权力交接的新进程:崩溃的帝国》  第一章 人民币:下一个世界货币吗  只要我能控制一个国家的货币发行,我不在乎谁制定法律。  --梅耶·罗切斯尔德(银行家)  中国计划终结美元时代  在伦敦二十国峰会之前,中

鑫苑置业:下一个顺驰?(2)

美金铺就灰姑娘之路  2006年,对鑫苑置业来说是个值得纪念的年份,因为这年他们遇到了唐越——这位e龙的创始人,现在已经成了他们的“财神爷”。  苦熬了近十年的鑫苑,在2006年前并不怎么突出。尽管2004、2005、2006连续三年位居郑州

声明:《鑫苑置业:下一个顺驰?(3)》为网友行云流浪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