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课方法的心理学原理之二十九:詹巴斗的“破窗效应”》



系列专题:授课方法的心理学原理

公司规定如果迟到一小时以上,就扣50元,如果有一天,你的得力骨干,因为昨天加班太晚,今天早上迟到了,你要怎么处罚他呢?是马上处罚还是下不为例?你作为培训讲师,在早上刚开始上课时,某学员的手机就响了,你管不管?怎么管?有人说骨干的迟到是有情可原,还是下不为例为好;还有人说既然定了规矩,那当然就要管,否则大家都学样,不遵守规矩,那不都乱套了?其实这个思路,就说的是心理学中的“破窗效应”

  美国心理学家詹巴斗,曾经做过一个“偷车实验”,他将两辆一模一样的轿车,分别放在中产阶级社区和贫民区。结果发现贫民区的车,很快被偷走了,而另一辆车几天后仍在。但如果把放在中产阶级社区那辆车的车窗玻璃打破,几个小时后,那辆车也被偷了。后来这个现象被叫做“破窗理论”,也就是说,如果有人打坏了房子上的一块玻璃,又没有及时修好,别人就可能受到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碎更多的玻璃。

  所以在公司,如果有人违反了规定,你要是不现在就处罚的话,今后会有别人违反这个规定,还有了更多借口,以后这个规定就只是个规定而已。所以你看到很多老板,对很多小事很敏感,因为老板知道,如果小事不管的话,今后要出大事情。所以我们前面说的迟到例子,如果你不处罚,今后别人迟到也会找到合理或不合理的借口,让你很难处理。所以现在就要罚款50元,如果你看他表现不错,而且是为了公司利益,今后可以通过别的渠道补回来,但处罚还上要处罚的。

aihuau.com1

  至于在培训中,我如果遇到第一天早上上课,有学员的手机响,我不会直接和他说不能接手机,或者出去接,我会不说话,停止讲课,只是看这个哪个学员,着看着他,一动不动。于是现场马上安静下来,他也有所警觉。如果第一个学员接电话你不管,那大家就认为你是默许,既然接电话可以,那在培训现场走来走去,就更是可以的了。于是等到下午时,你的培训教室,就会响起此起彼伏的铃声,进进出出的学员。到那时你要管的话,你将面对很多违反纪律者,他们是一个团体和你对抗,处理得难度加大了。但如果一开始就处理的话,你是占主动的,那是你和全体学员,面对眼前的这个,扰乱大家听课,违反培训纪律的人,处理的难度就小很多。

  如果培训现场,你发现地上有一张纸团,怎么办?我一般是自己弯腰把它拣起来,一般我选大家都看见的时候,尤其是让扔纸团的那个人看见。一般来说,大家都知道我的意思是什么了,那个扔纸团的学员,看到郝老师拣起他丢到地上的纸团,十有八九会感觉愧疚。我就是要的这个效果!看你再敢扔,你再扔我再拣,羞也羞死你!

  如果有人在教室抽烟,讲师怎么办?最好在课程开始前,强调因为是封闭环境,因为有女学员,因为有孕妇,因为不影响学习效果,所以不允许抽烟。但总有一些想尝试一下的,总有一些记性不好的,要体验一下抽烟的感觉。一旦被我发现,无论这个学员是谁,我都会上前制止:不好意思,培训现场是不能抽烟的,请出去抽。每次我都是胜利者!还是破窗效应,你不管的话,后面的人也将一起吸,一个人吸烟,你管他那是你一个对一个,要是十个人吸烟,你是一个对十个,制止成功的可能性就小很多了。所以一旦发现,马上处理,把问题扼杀在萌芽状态,才是正确的选择。况且那个吸烟的人,心理活动是怎样呢?他刚把烟拿出来,刚抽了一口,他的心里也是惴惴的,在观察大家的反映,如果大家表现正常,他才可能心安理得。于是你在这时去处理,就会有最大效果。

  在很多培训现场,要准备纸杯或零食,这样可以培养宽松的学习氛围。这些东西也容易被学员搞得乱七八糟,如果有服务员在的话,我会安排她们及时处理,如果没有服务员在,那我亲自动手。于是在讲师的带动下,一个干净整洁的培训教室,被维护的非常舒服,是不是可以有利于培训呢?

  所以在培训现场中,凡是影响培训效果的因素,我们都要把它们扼杀在萌芽状态,避免“破窗效应”,对学员的负面影响。

 《授课方法的心理学原理之二十九:詹巴斗的“破窗效应”》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42064.html

更多阅读

《授课方法的心理学原理之四十九:立场预警》

系列专题:授课方法的心理学原理如果我站在你面前,对你说:注意听着,下面我要说服你。你的感受是什么?直观的第一感受是什么?你是不是在心里念叨,就你那个小样儿,还想说服我,我老爸老妈还有我老婆,这么多年,都没把我怎么地,就你?我遇到了你的抵触,

《授课方法的心理学原理之二十八:戈登的“莫扎特效应”》

系列专题:授课方法的心理学原理你作为讲师,会在培训现场放音乐吗?你会放什么音乐呢?轻柔的、摇滚的、中文的、英文的、带歌词的、不带歌词的、男歌手的、女歌手的,到底是什么音乐,更有利于学员的学习呢?  1993年,加利福尼亚大学欧文分校

《授课方法的心理学原理之二十七:默顿的“马太效应 ”》

系列专题:授课方法的心理学原理这个原理比较简单,大家也都知道,所以我说的也简单一些。美国著名哲学家默顿,发现了一个现象,即荣誉越多的科学家,授予他的荣誉就越多。而那些默默无闻的科学家,对其作出的成绩往往不予承认。他于1973年把这

声明:《《授课方法的心理学原理之二十九:詹巴斗的“破窗效应”》》为网友迷亾体位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