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
本人研究经济学基础理论的学术专著《理论经济学》,已经在“价值中国网”财政博客中以专栏文章方式发表了第一篇中的1—4章及第九章。以后继续按顺序发表的各章,从学术的角度讲,更加重要。现在之所以要写一个短短的说明,原因如下:
基础理论的研究,前人已经筑起的学术基础是无法绕过的,但是学术的生命最终在于创新,应用经济学如此,理论经济学也是如此。对马克思的经济学理论,目前总还是有不少人是真心钦佩的,鄙人也在其列;但是如果只有钦佩而无创新,又怎能称为真正的学术呢?各门学术史表明:科学总是在前人已经取得的成就基础上发展的;再伟大的学者也是有局限的,马克思同样如此。但是,当轻率的三言两语就成了否定马克思的充足理由,几乎成了绝大多数人时髦做法的时候,郑重的研究者应当怎样做呢?
我想,最吃力却又最好的做法是,条理清晰、论证严密地拿出自己的东西来。而不是这也指摘那也指摘。
读者将会看到,以下各章的研究中,虽然从源头上看,和马克思的经济理论联系紧密,但整体看是对新的对象、新的规律的研究。经济学的研究与开拓,必定是具体而深入的,对以这样的方式进行的研究,我想,总归会得到读者喜欢的。
————————————
《理论经济学》第二编 循环生产与商品价值(5—7章)
第五章内容介绍
(1)既然作为一般的生产过程,消耗掉的生产资料会在不断推移的再生产中,重新体现为新的生产资料产品,那么从全社会整体看,生产资料的被消耗与再生产必然是一个不断的循环更替过程。
(2)与全社会的生产资料的循环生产相联系,所谓生产资料就是生产资料存量,是过程不断推移的各阶段、各时点的生产资料存量。
(3)存量生产资料有以下三种形态——也只有三种形态:使用的劳动手段(机器、厂房等等,广义地讲,无形资产包括在这一类);在产品(包括在制品、产成品);储存的生产资料。实务会计中,这三大类生产资料归结为固定资产与存货。存量生产资料是社会资本的基础形态,社会价值的这种存在形态非常重要。
———————————————————————————————————————
无论物质产品的生产还是非物质产品的生产,就一般生产过程而言,总是一方面需要一定量的活劳动,另一方面需要与之对应的生产资料。诚然,对于不同的生产部门,同样数量的活劳动所必须具备的生产资料的数量存在着很大的差别;一般规律总是,除了活劳动这个要素,从生产资料这个要素讲,就是需要原料、辅助材料等劳动材料和机器等各种劳动手段。可是,这样的说法,只有针对着即将开始的新生产过程才是正确的。如果考察的是不断推移的生产过程,就不是这样。比如,大量地存在于实际生产一定阶段的在制品,就既不是原料和辅助材料,也不是劳动手段。那末,从不断推移的实际生产过程看,究竟存在那些种类的生产资料呢?
在一定的原辅材料、劳动手段和相应的活劳动的基础上,随着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完成,当流回的价值再购入相应的原辅材料,而劳动手段仍能正常运行——否则就必须更新相应的劳动手段——的时候,新的生产过程就将重新开始。显然,体现在相应的生产资料中的价值,是循环流转即循环运用的。那末,与此相联系的生产资料又是怎样循环生产的呢?本章就来研究这些问题。
一、持续生产过程中的生产资料
1、使用的劳动手段
进入生产过程的生产资料包括原料、辅助材料和劳动手段。其中劳动手段是整个地在生产过程中被使用,而它的价值则是和它在生产过程中被消费(消耗)的程度相对应,逐步地转移到了产品中。因此,随着生产的进行,继续在生产过程中以实物形态存在的劳动手段的价值是逐步减少的——只要它还没有被新的劳动手段所替换。但我们在这里并非要讨论劳动手段价值转移的规律。这里要把握的是,被使用的劳动手段处于良好状态是生产能够持续进行的条件;这样存在的劳动手段,其实际价值是不断地变化着,作为新劳动手段,刚投入使用时价值最大,随着生产过程的进行其价值就逐步减少。全社会或某个企业,任一时点都存在着多种多样的劳动手段。它们的更新时机互相交错、重叠;它们的使用寿命或相同或不相同;它们的实际价值和自己的原值相比,有的相差不多,有的相差很多——一般讲前者投入使用不久,后者则已使用了较多的年数。
总括以上所述,生产过程中实际使用的劳动手段,必定是有新有旧,但都能够执行其劳动手段的职能——否则就必须报废了。这些实际执行着职能的劳动手段,从价值量上看,和它们各自的原值相比,绝大多数都存在着或大或小的差距。因为它们已经使用了或长或短的时期,与它们被消费的程度相对应,相应的价值已经转移到了产品中或在制品中,所以,它们是属于使用的劳动手段。
2、在产品
随着原料、辅助材料、劳动手段等生产资料在生产过程中被消费,它们的价值是转移到了产品中。但是,这其实是指最终的结果而言,如果我们分析生产资料的价值转移实际情况,及其相应的体现物,那末,通常产品的生产总要有一个过程。就一个新的产品的生产讲,从生产过程开始到生产过程结束,消费掉的生产资料的价值逐步地转移到了产品中,这里的时间界限是指该产品生产的全过程。因此,就这一全过程的大多数时段而言,存在于生产过程中的是在制品而不是产品。所以,在大多数情况下,消费的生产资料的价值是先逐渐转移到在制品上,产品的完成则标志着这一价值转移过程的结束。但这也还仅限于从生产工艺阶段看的情况。尽管从生产工艺上讲,产品的制作已经完成,但只要流通过程尚未完成,它们就还没有真正被社会承认为产品。本来,产品的总生产过程就包括了直接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两者,所以,只要尚未实现销售,那就是在产品而不是产品。处于工艺制作阶段的在制品也是在产品,是属于在产品这一总范畴之内,我们之所以称它们为在制品,主要就是为了和尚未销售出去的产成品相区别,虽然后者也属于在产品这一总范畴。
社会生产是一个不断推移的过程,不仅从全社会的角度讲是如此,从单个企业的角度讲实际也是如此。因此一方面,在制品不断地转变为制成品,转变为完成了流通过程的产品;另一方面,新的生产周期,即新的产品的生产过程又不断开始,从而又有消费掉的生产资料的价值转移到在制品中,随着这一过程的进行,在制品的价值则不断增大。这一点正好和使用的劳动手段的价值变化相反,因为劳动手段的价值是随着生产过程的推移而减少。就整个社会的情况讲,总是有生产资料在不断地转变为在制品。也就是,无论什么时候,各个企业从而企业总体,总是存在着巨大数量的在制品、在产品;虽然这些在产品是处于不断推移的过程中,从而在产品的价值总量也总是在不断变化着。同样地,上面所讲的使用的劳动手段,无论从整个社会还是从各个企业的角度讲,都必然地处于不断推移的过程中。使用的劳动手段的价值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劳动手段只要未到更新时机,随着过程的进行,它的役龄就在不断增大着。另一方面,到达寿命终点的大批劳动手段,不断地报废退出生产领域。与此相对应,新生产的作为报废的劳动手段替代物的新劳动手段,则不断地进入生产领域,从而开始它们的被消费过程。
我们回到在制品或在产品。在产品,尤其是在产品中的在制品不是产品是很明白的,即使是未销售的产成品,也尚未被社会承认为产品;但在产品也不属于通常含义的生产资料,通常讲的生产资料首先是完成品,就是被社会承认的生产资料产品。但是,正因为在制品是生产过程的必经阶段,是不断推移的实际生产过程中的十分重要的物质条件,所以,在制品或在产品,就是不断推移的生产过程中生产资料的实际存在形态之一。由此看来,包含在在产品中的新加劳动也是被归入了这些生产资料中包含的过去劳动的范围。
从单个产品的生产过程看,在产品中的新劳动是随着生产过程的进行而加进的,所以似乎这一新加劳动应从在产品中扣除,在作了这种扣除之后,在产品中余下部分才是生产过程中消费掉的生产资料的价值。但这其实只是孤立地看问题。因为既然在不断推移的生产过程中,在产品就是生产资料的实际存在形态之一,虽然它们在不断地变换着自己的面貌,这些生产资料却是早就存在的,所以,其中所凝结的就只是过去劳动。就是说,在持续推移的生产过程中,无论从全社会的角度讲还是从单个企业的角度讲,在产品中都一点也不包含新加劳动。当然,这是分析已经存在的循环生产过程。如果分析一个新开始的生产过程——前提是,它是积累的体现,是社会再生产的扩大部分,情况就不是这样。因为这时候在产品是从无到有新形成的,所以这部分在产品中的新加劳动,就不能归入过去劳动的范畴,它们确实是在本年度内新支出的。——其实,在这场合,从全社会的角度讲,新形成的一部分在产品,都是当年的一部分新劳动的体现。但是另一方面,随着积累过程转变为再生产过程,相应地存在着的使用的劳动手段和在制品就都只是过去劳动的体化物,而纯粹新发生的生产过程或生产的扩大部分,就转变成了新的循环生产。一旦这种转变完成,现实存在着的使用的劳动手段和在产品,其中所包含的劳动就都只是过去劳动了。
3、储存的生产资料
我们接着考察。生产资料中作为劳动对象的劳动材料,是在生产过程的进行中,转变成了在制品价值的相应部分;正因为生产过程是不断推移的,所以,劳动材料实际要能够不断地被消费,并不断地转变为在产品,在产品则转变为产品,就必须有一定量的原材料存在;又有新的材料产品被别的企业生产出来,以便由需要这些材料的企业从市场购入。与此类似,使用的劳动手段的更新之所以能够不断地进行——从全社会的角度讲使用的劳动手段必然是不断地在更新着——为此也必然有新的劳动手段现实地存在着,这是使用的劳动手段能够不断地被消费的基本条件。因此,任一时点,全社会都现实地存在着数量相当大的未被消费过的新的原料、辅助材料、劳动手段,是生产资料的循环使用从可能变为现实的另一基本条件。
生产过程中所需要的辅助材料,有些和原料所起的作用类似,化学工业中需要的许多辅助材料就是如此,产品的包装材料也属于这一类;有些辅助材料为劳动手段的正常运转所需要,例如机器所需要的润滑材料,机器的维护所需要的辅助材料;至于作为能源而消耗的油、煤等辅助材料和能源本身,是生产的必须条件,它们并不是为了维持劳动手段的良好状态,它们的被消费正表示着劳动手段作为使用的劳动手段实际地执行着职能。一般讲,劳动手段本身所需要的辅助材料的消耗,其价值也直接转移到了产品(首先是在制品)上,而不是先造成使用的劳动手段的价值增加,再以折旧费的方式转移到产品中,只有象比如为劳动手段的重大改良所费价值,才是作为劳动手段的新增价值而存在。虽然有上述种种差别,总的讲把辅助材料归入劳动材料较为适当。至于原料,当然是劳动材料的基础。
为使生产过程能够持续地进行而必须现实地存在着的生产资料产品属于什么性质或类型呢?从具体的生产工艺、制造工艺的角度讲,这些生产资料还没有进入实际的生产过程,它们是将要被消费、将要进入实际的生产过程的生产资料。所以,就其性质而言,这是储存的生产资料或储备的生产资料。另一方面,正因为这些生产资料预定就是要进入实际生产过程的,所以,为其他目的储藏的生产资料和这里所说的储存的生产资料,在性质上也是不同的,比如,非生产经营目的而发生的生产资料储存。当然,这两者是可以转化的。
现在需要解决的是,那些生产资料属于储存的生产资料这一范畴呢?这个问题对于使用的劳动手段或在产品都基本上不存在,因为这两者的性质都比较清楚,但关于储存的生产资料就不能这么说了。所谓储存的生产资料,在此就是指为维持不断推移的生产过程,虽尚未进入制造加工阶段,但却必须现实地存在着的生产资料。它们是尚未被消费(使用)的生产资料产品。
我们具体地分析一下这个问题。一个企业要正常地进行生产,需要有一定数量相应种类生产资料的储存。首先,堆置在生产现场,准备进入制造过程的劳动材料属于储存的生产资料。这些劳动材料,按照假定的前提,必然要进入制造过程,随着它们以后实际被消费,先转化为在制品(在制品价值的一部分),再向产品推移。
使用的劳动手段,因为一般讲其寿命比较长,所以就较小企业讲,劳动手段的更新并不是时时都在发生;但从整个社会的角度讲,无论什么时候,总是有一定量的劳动手段处于更新状态,就这一点讲,劳动手段的更新事实上就是不间断的过程。在这里我们就看到了,对于各个企业或各个劳动手段说来,更新通常是间断进行的,并且间断时间可以相当长。与之相反,这各个具体的间断的更新过程,从社会生产总体看就转变成了对劳动手段不间断的更新过程。前者是必然,后者也是必然。而后者之所以也是一种必然,一是因为,虽然大多数重要的劳动手段都寿命较长,但由于社会全部企业使用的劳动手段数量极为巨大,所以在任一较短期间,实际更新的劳动手段也必然是数量很大的。二是因为绝大多数重要的劳动手段的更新就需要花费较多时间。所以从整个社会讲,劳动手段的更新,实际上总是不断地大量地进行着。就这一点讲,劳动手段的更新就是连续不断的过程。
为使劳动手段这样连续不断的更新实际能够进行,就必须有相应数量的劳动手段的储存。它们不是前面讲到的使用的劳动手段。从全社会的角度讲,属于独立的流通企业所有,往往存放于仓库、货栈、堆场或运输途中的劳动手段就数量可观,这部分劳动手段不可能归入使用的劳动手段的范围,不可能归入需要它们的企业的固定资产范围。其次,从市场已购入新劳动手段的企业,只要新的劳动手段尚未实际替换旧的劳动手段,后者继续在生产过程中执行着职能,新购入的劳动手段在性质上就属于储存的生产资料,具体讲就是储存的劳动手段。即使在会计处理上这个购入的劳动手段已记载为企业固定资产的一部分,也不可能改变这一劳动手段还是储存的生产资料的事实。
我们上面虽然讲过,各个企业或者社会生产某一较小部分,当重要的劳动手段实际进行更新时,生产过程总是会在或大或小的程度上发生中断,即使生产过程的控制已相当自动化了,也不可能完全避免这一点;但是另一方面,既然各个企业在大部分时间里,生产总是在实际地进行着,所以从整个社会的角度讲,生产实际上也必然是连续不断的过程。不过由此可见,生产的连续性不是指社会生产的任一部分或任一时点而言,生产的间断性则不是指社会生产的全部而言。间断性是社会生产的某一局部,连续性则是社会生产总体。又可以说,没有间断性也就无所谓连续性,连续性正是社会生产总体在弥补局部间断性的基础上得以实现。
重大项目的建设,属于特殊类型的生产过程。重大项目本身,不属于通常意义的社会产品,也不是通常意义的生产资料。重大项目竣工投产之后,它所执行的是劳动手段的职能,但投产后的重大项目,也不是单个的劳动手段,而是有机地结合起来的劳动手段体系或固定资产体系。所以投产后的重大项目,就是使用的劳动手段体系。而建设中的重大项目,既然是一种特殊的生产过程,就可以称为特殊类型的在产品。上两者都是生产资料的实际存在形式,可以说是生产资料的特殊类型。
关于独立的流通企业,包括商业仓储企业和运输企业在全社会循环再生产中的地位问题。商业仓储企业,不管它们所销售的是生产资料商品还是消费品,作为流通过程,是包括在全社会总的生产过程中。商品的流通过程中耗费的劳动同样属于社会必要劳动。至于商品的运输,更是直接生产过程的继续。客运则是独立的生产过程。
只要生产企业或流通企业的产品尚未被别的企业或消费者所购买,流通过程也就并未结束。它们也就尚未真正被社会承认为产品。这是从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角度所作的分析。如果从生产、流通、消费各个阶段来考察这个问题,企业所生产的产品是否被社会所承认,就在于直接生产过程及流通过程是否已经结束。而完成了流通过程的已被社会承认的产品,要末是作为别的企业的生产资料而存在或正在被消费,要末是作为待消费的或被消费的消费品而存在,——至于运输生产或服务性生产,则是生产过程与消费过程的直接统一。从这个角度来看,即使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当流通过程结束之后,某些消费品并不是属于作为消费者的个人所有,而是作为公共消费品由社会集中管理消费,它们也是已进入了生活消费过程的消费品;这和生产企业或流通企业所占有但尚未最终被社会承认的生产资料产品或消费品相比,存在着本质差别。因此,不管商业、仓储企业预定要销售出去的商品是生产资料还是消费品,只要销售尚未成功,它们就都是一般形式的存量生产资料,更具体地讲,它们是在产品。
从上面所述可知,实际生产过程中的生产资料就包括以下三个部分或三个类型:使用的劳动手段、储存的生产资料、在产品。从不断推移的循环再生产角度看,除了这三种类型的生产资料,是否还存在着其他类型的生产资料呢?没有了。现实地存在着的就是这三种类型的生产资料。必须指出,这三种类型的生产资料,从质上讲,之所以需要它们,并且在实际生产中它们确实存在着,就因为它们分别是实际生产各阶段不可缺少的环节,在不断推移的生产过程中,它们是必然的存在形式。从量上讲也是这样。这就是说,以这三种类型存在的一定数量的生产资料,只是为实现一定规模的不断推移的生产过程所需要的,只是在这一限度内,这些实际存在着的生产资料才是必要的。但就实际生产而言,现实存在的这三类生产资料数量相对过剩或严重过剩的现象时时可见;另一方面,存量生产资料的高度紧张短缺,我们亲身经受过长久的煎熬。这些问题或是结构性矛盾所致,或是由于体制性原因。因此,生产资料的正常循环和生产资料的循环不畅,事实上总是密不可分的;两者的界限一定程度上也是模糊的,而不是绝对分明的。
二、生产资料存量价值和生产规模
1、存量生产资料循环再生产的实现
我们从前面所作的考察已经知道,从不断推移的实际的生产过程来看,现实存在着的生产资料只有以下三种类型:使用的劳动手段、储存的生产资料、在产品。这和以往研究同类问题时,假定所存在的是作为产品的劳动手段、原料、辅助材料,显然存在着重要的差别,这种差别将特别表现在所考察的再生产结果的差别上。继续采用以往的假定,再生产的结果就必然是新的劳动手段产品、新的原料、辅助材料产品。——必须指出,这样的假定和在这样的假定基础上所作的考察,显然是十分重要的,我们在以后的研究中也将继续大量地采用这种假定条件,并在此基础上对社会生产进行考察。不过,也必须指出,尽管这样的考察是十分重要的,但那毕竟没有穷尽和堵塞从新的角度、新的侧面进行新的考察。既然以上所说的三类现实存在的生产资料形式是无可怀疑的,那末从这一角度进行考察的意义和必要性也就不言自明了。
因为现实存在的是使用的劳动手段、在产品、储存的生产资料这三种类型的生产资料,所以逻辑地讲,作为再生产的结果——更确切地讲,作为循环再生产结果的,也只能是使用的劳动手段、储存的生产资料、在产品这三类生产资料。我们先来看总的循环再生产过程示意图:
上面的示意图,两个方框表示实际的生产资料存量价值,作为能动的主体是企业或生产部门。虚线及箭头所示,表示生产资料产品的走向,另一小方框表示消费品,其中的实线及箭头表示消费品的走向。此外,两个大方框左边的两个虚线小方框,表示存量生产资料是否增加。有几点略为申述一下。
(1)先分析生产资料生产企业(或部门)的循环再生产。因为现在考察的着眼点是现实存在的三种类型生产资料的循环再生产,所以这时候,生产资料产品也成了过渡性的环节了。作为生产资料产品,它要真正进入的是相应企业的生产过程。通常,它先要转变为储存的生产资料;或者直接转化为制造加工企业的在产品;或者先转变为流通企业的劳动对象,性质上是社会集中储存的生产资料,随后,储存的生产资料又转变为在制品(在产品),或者转变为使用的劳动手段;再或者,成为使用的劳动手段的消耗品,并由此转变为在产品。而生产资料生产企业的产品,又将进入别的企业的上述类型的循环再生产过程。生产资料生产企业正是在这样不断的循环流转过程中,三种类型实际存在的生产资料时时得到更新,在新的形式中得到保存。相反地,一旦再生产过程无可挽回地中断,在制品往往成了无用之物,使用的劳动手段或储存的生产资料也将失去活力。
(2)所谓存量生产资料的循环再生产,其实是说,只要实际的生产过程是不断推移的,现存的生产资料在形态上和价值上的不断变化,必定同时就是其得以生存的现实形式。任一时点的存量生产资料都是生产过程的具体阶段、具体条件、具体产物的实际表现。
(3)消费品生产企业所需要的新的劳动手段和原料辅助材料都来源于生产资料生产企业,而其产品则是消费品。消费品不可能再进入企业的生产过程,除非消费品转变为生产资料——那就不是消费品了。从生产的物质性和非物质性条件来看,消费品生产企业存量生产资料的循环再现,是依赖于生产资料生产企业的。
(4)作为原已存在的存量生产资料以新的形式再现,从价值量上讲,并没有因这种再现而添加进新的劳动,其中并没有新创造价值的成份。另一方面,如果从具体劳动的角度来看,没有相应的实际生产过程的推移,一定价值量的在制品(在产品)不可能时时得到更新,因而也是不可能得到保存的。所以,尽管新创造价值和现存的生产资料的循环再生产或循环流转是没有关系的,但这种实物形态的不断转换及其原有价值的得以保存,无疑是和具体的劳动过程紧相联系的。而且,如果不是从全社会而是从各个独立的生产过程来看,任何产品都是既包含新创造价值,也包含消耗的生产资料的转移价值。
(5)从这个循环流转过程来看,很明白,消费资料的生产,正是在存量生产资料循环再生产的基础上进行的,并且,生产资料存量的大小,正是相应的劳动生产率的物质和非物质的基础条件。
(6)如上图所示,积累就是存量生产资料数量及其价值的增大。生产的消费资料的价值则将相应减少。
以储存的生产资料、使用的劳动手段、在产品的分类为基础,存量生产资料的循环再生产过程可以表达成下图所示:
如图所示,正如已经分析过了的,一方面,企业总体或各生产单位,同时现实地存在着使用的劳动手段、在产品、储存的生产资料;另一方面,这三类生产资料又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不断地互相转换着、推移着,这就是存量生产资料的循环再生产。真正溢出系统之外的就是物质消费品和消费性非物质产品。
2、生产规模扩大的价值基础
这里所说的生产规模,是指和生产资料存量相联系的生产规模。按照一般规律,实际运行的存量生产资料价值的增大,要么是同量活劳动推动数量更多、价值量更大的生产资料,要么是活劳动和活劳动所推动的生产资料存量价值两者同时增加。不管前一种情况还是后一种情况,生产规模都因生产资料存量价值的增大而扩大了。
生产资料存量价值的变化,并不是衡量生产规模的唯一指标。比如人们熟知的,年生产额——年销售额,就是衡量生产规模的极重要甚至可说是最基本的指标,我们以后的研究会经常使用到。但在当前,要把年销售额指标撇开。实际上,存量生产资料价值指标和年销售额指标有着紧密的联系,两者总体上是呈同方向变化的。
如果存量生产资料价值不变,并且推动它们的活劳动总量也不变,就可以认为生产规模也保持不变。这里还不是研究年产品价值的地方,但可以指出,从上面所作的研究实际已可知道,所谓社会维持简单再生产,必须的前提条件之一,是全部企业或生产单位的存量生产资料价值保持不变。但是这时候,在实际生产的进行过程中,在产品、使用的劳动手段、储存的生产资料三者各自的价值量,却必然会时时发生变化。只是近似地可以认为,就全社会总体而言,三者价值量的变化最终基本互相抵消,因而存量生产资料总价值仍保持不变。这时候,从全社会总体看,在产品、使用的劳动手段、储存的生产资料的各自价值变动,实际是呈不规则的非线性变化。与此种变化相联系,较短的同样长度期间所生产的产品价值也会相应变化,各个不同年份的总产品价值也是有差别的。所以,所谓简单再生产实际也只是大致而言。
概括地讲,现实的生产资料数量及其价值的增大,是由于以下原因:
(1)劳动生产率的变化。一般讲,劳动生产率越高,同样数量的活劳动所推动的生产资料的价值总量就越大,生产的总规模也就越大。
(2)活劳动总数的变化。劳动生产率水平为一定,活劳动数量越大,与之匹配的生产资料就必须成比例地增加。
(3)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在同样数量的活劳动基础上,不同的生产部门和不同种类产品的生产,对所必须具备的存量生产资料,可以存在很大的差别。例如有些产品使用的是价值昂贵的特殊材料,企业的在产品价值就会因此而增大。有些产品的劳动期间或生产期间较长,象轮船的制造、酒类的酿造,在产品价值当然也会因此而增大。
(4)社会的流通条件。流通条件及其变化,首先是和社会生产力的一般发展水平相联系的,其次是体制性原因。社会流通条件的变化,引起存量生产资料的变化,主要是反映在企业储存的生产资料的变化以及在产品的变化尤其是产成品的变化上。一般讲,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虽然和活劳动相比,储存的生产资料的价值量呈增大的趋势,但和同样长度期间所生产的产品价值相比,储存的生产资料的价值量将相对减少,产成品价值也将相对减少。因为和过去相比,对生产资料的采购、运输更加方便了,需要这些生产资料的企业其储存量就可以相对减少,即不需要和所生产的产品价值成同比例增长。其次,与之类似,社会专门的运输、销售企业,其运输和储存的产品的价值,虽然绝对地讲是增加了,但和全社会一定长度期间所生产的总产品价值相比也将呈相对下降的趋势。体制性原因引起流通条件的变化,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商品供需关系的变化,由此相应造成全社会储存的生产资料总量的变化和产成品总量的变化。
因此,如果在一定的劳动生产率、一定的生产条件之下,新增加了一定数量的劳动者,实际需要生产的新的生产资料,就是以上所说的三种类型存量生产资料的合计数。这来源于常年劳动,是必须预先生产出来的;然后,增加的劳动者才会真正成为现实的劳动者。与之类似,为提高劳动生产率而需要的追加生产资料,也是如此。就是和企业劳动生产率尚未提高的当前情况相比,使用的劳动手段、储存的生产资料和在产品,总共将增加多少价值。从全社会的角度讲,这也取之于常年劳动,必须预先生产出来的。就实际情况讲,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就做着这样的盘算:上马一个技改项目,新设备和新厂房或新车间土建要花多少钱,技术引进要花多少钱,原材料、产成品的周转资金需要多少,企业的劳动力数量是否需要增加包括是否需要引进技术人才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