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奇观:世界遗产的另类解读
中国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 巫宁
媒介构建的世界遗产奇观
最近常听同事谈论世界遗产。关于此,我曾读过一个独特的观点。黄宇在其苏州大学硕士论文《论媒介构建的世界遗产奇观》中做了详解。
媒介奇观理论的提出者是美国理论家道格拉斯·凯尔纳。凯尔纳现任美国加州大学洛杉机分校教育与信息科学研究院院长,是当前美国最有影响的“公共知识分子”之一。他将眼光投向文化工业、文本与政治社会等现象和问题。凯尔纳的“媒体奇观理论”认为,正是媒体的介入甚至炒作,引发了某些社会现象传遍全球各个角落的奇观效应。公众依赖媒介,通过各种媒介来认知这个世界而不是直接去感受它。真实世界让位给影像;影像构建了“真实”世界。大众对事物的感知、判断及采取的行动,大都以看到、听到的媒介所构建的这个现实为依据。人们被“催眠”,忽略了所有信息只是出于特权者的感官……
为吸引受众,媒介不断制造出大量的奇观。奇观文化飞速发展并迅速扩散和渗透到社会和文化的各个领域中。媒体成为经济、政治、文化和日常生活领域的核心势力,左右资本消长,扩散消费符号,贩卖快感。凯尔纳取麦当劳、乔丹和耐克、辛普森杀人案、X档案、美国总统政治及“9·11”事件为例,分析了广泛存在的文化奇观现象。大众文化娱乐根植于奇观现象。当代社会和文化的鲜明特征之一,就是媒体和消费社会通过奇观效应不断制造奇观。
在凯尔纳之前,法国理论家居伊·德博尔还有一本书叫《景观社会》也切中此题。德博尔的“景观”,有些晦涩,它不是指从我们办公室窗口眺望出去的长安街的景观,不是我们的园林设计师图纸的上那些景观,总之不是具体的景观而是抽象的景观。用我今天的话再述就是,诸如自然遗产或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种,尽管它们无非是当地实实在在的高山平地、歌舞乡音等等复杂而又质朴的自然和社会生活存在,孰是遗产孰非遗产甚至没有明显的边界;但关键的一跃,是遗产专家和媒体联起手来将它们景观化了,成为奇观、成为消费符码、成为娱乐商品、成为猎奇对象,成为都市人的梦想和麻醉剂。它们进入了大众传媒,进入了现代社会物的消费过程,首先必须转变为符号的生产与传播过程。只有通过广告的影响,在大众心里形成一定消费意象之后,消费者才会去购买。在景观社会中,由于商品的丰裕、意象消费的作用,消费本身是被意象激发出的需要的满足,使得真实的消费变成幻觉的消费。《景观社会》为我们描述了一个围绕着形象、商品和戏剧性事件而组织起来的媒体和消费社会。它在开篇中写道:“在现代生产条件占有优势的社会中,所有的生活都把自己表现为景观的无限积累”。
所以可以说,在当今媒体高度饱和的年代,媒介现实日益成为公众认识世界的主要来源。正是媒介通过对世界遗产的描述、解释和意义建立,完成了对世界遗产奇观的构建。在媒介、政府和公众的合力作用下,媒介造就了世界遗产这类超级奇观。黄宇的文章尝试用文化批评的眼光解读世界遗产现象,对世界遗产奇观进行详细的文本分析,考察媒介对世界遗产奇观的构建以及在构建过程中媒介的功能,分析世界遗产奇观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及其蕴涵的社会意义,并借此透视媒介文化是如何影响人们的欲望、行为和认同的。
两则数据摘选自黄宇论文:
相关的著作:
(美)道格拉斯·凯尔纳著,史安斌译:《媒体奇观一当代美国社会文化透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12月第1版;
居伊·德博尔,《景观社会》,未见中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