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我本来面目.pdf 宜还《北大商业评论》以本来面目



 何志毅与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之间或者说何志毅与张维迎之间的矛盾,可能主要是因为《北大商业评论》主办权变更、旁落的问题激发的。

  今天,本人从网上看到有关《北大商业评论》的资料:

  1、人民网:《北大商业评论》2004年管理年会

  http://live.people.com.cn/note.php?id=169041217160156

  何志毅:《北大商业评论》是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主办的一份管理评论性刊物,我们的创刊宗旨是秉承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团结精神,实现创新的理念,融汇东西方管理智慧,根植于中国本土实践,关注中国本土问题,为中国企业的成长提供思想的动力和管理工具。

  《北大商业评论》自创刊第一年就得到了市场的高度认可,声誉与发展量迅速上升,这些成绩的取得自然离不开广大读者的厚爱与支持,离不开广泛学界和事业界的智慧与学术资源的支持。

  2、北京人才市场网:《北大商业评论》的招聘广告

  http://www.bjrc.com/dsc-all/zgc-02.asp?id=2007-05-24

  http://www.ctvhr.com/personal/user_show_company.php?id=2200136

  《北大商业评论》创刊于2003年12月,依托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和国内外一流商学院的学术智慧,以及北京大学管理案例研究中心丰富的原创案例资源,本着“中西融贯,知行合一”的办刊理念,针对中国企业实际需求,精选最有价值的管理理念和管理工具,为中国企业成长提供思想动力是中国第一本高端管理评论刊物。

  3、北京大学管理案例研究中心网:

  中心介绍

  http://mccp.pku.edu.cn/AboutUs.asp?ClassID=24

  北京大学管理案例研究中心于2000年4月正式成立。中心隶属于北京大学,由光华管理学院托管,是从事管理案例教学、案例研究、案例资料库建设的非营利性研究机构。北京大学管理案例研究中心以“提升中国管理教育,提炼中国管理思想”为使命,以搭建理论联系实际的研究平台,建设“全球第一中文管理案例库,构筑中国企业发展博物馆”为目标,依托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一流的教学、科研力量,联合海内外著名院校和杰出的专家学者,动员和协调国内外企业、媒体的各种资源,通过市场化运作模式,形成了一个案例库建设的资源平台。

  大事记

  http://mccp.pku.edu.cn/AboutUs.asp?ClassID=124

  2003年12月,北大案例中心主办的《北大商业评论》创刊。厉以宁教授担任主编,何志毅教授担任执行主编,该刊是中国第一本高端管理评论刊物。

  4、第一营销网:销售与市场杂志社就《北大商业评论》杂志主办权的说明

  http://www.cmmo.com.cn/News/200711/21589.shtml

  按照国家新闻出版政策,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和北京大学管理案例研究中心都没有资格成为《北大商业评论》杂志的主办单位。

  根据以上信息,不难得出以下结论:

  1、2000年4月正式成立的北京大学管理案例研究中心隶属于北京大学,由光华管理学院托管;既然是托管,而且在托管期间,北京大学管理案例研究中心的主任是由光华管理学院决定的,因此,光华管理学院对北京大学管理案例研究中心的人员拥有人事决定权,这是没有问题的。

  2、2003年12月,北大案例中心主办的《北大商业评论》创刊,创办者是北大案例中心,北大案例中心的主任何志毅只能算是《北大商业评论》的领办者;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是《北大商业评论》的首要和主要依托者,没有依托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的这层关系,《北大商业评论》不可能在创刊的第一年就得到市场的高度认可。如果换个角度,或在更大的范围来讲,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也可以称得上是《北大商业评论》的创办者。

  3、历史不能否认,何志毅自己也不会否认:《北大商业评论》是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主办的一份管理评论性刊物,即便是现在,在《北大商业评论》的网站上,我们还可看到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是《北大商业评论》的主办单位之一。

  http://www.pkubr.com/7-5.php

  也许《北大商业评论》和何志毅是为了解决《北大商业评论》出版的身份问题,也许是因为国家新闻出版政策的关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没能再成为《北大商业评论》杂志的主办单位之一,但是,现在《北大商业评论》的主管、主办和主编们,你们在变更《北大商业评论》的主办权时,是否考虑过以下四个问题:

  1、作为为中国企业成长提供思想动力的高端刊物,《北大商业评论》的生命力在于拥有一批喜欢《北大商业评论》的读者,而很多读者订购《北大商业评论》的一个重要潜在因素是:《北大商业评论》创办于和依托于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2、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关于《北大商业评论》的主办权丧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河南出版集团下的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多少《北大商业评论》的读者知道?又有多少《北大商业评论》的读者赞同?

  3、《北大商业评论》如果不解决出版身份的问题,是不是就办不下去了?

  4、在北京和北京大学里,是不是就找不到其他可利用的更好的刊号资源了?

  也许,从法律的角度上讲,《北大商业评论》与销售与市场杂志社在《北大商业评论》刊号问题方面的变通性合作,没有法律问题;但是,在《北大商业评论》主办权的变换过程中和变换后,其中的“情”与“理”是不是就没有问题了呢?

  从“理”的角度上讲:《北大商业评论》的依托者和主办者曾是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托管北大案例中心(含《北大商业评论》)的是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北大商业评论》要变更主办权,这么大的事情,竟然不报告曾经的依托者、主办者、托管者,这走到哪里,不管是讲道理、还是讲管理,都是讲不通的。《销售与市场杂志社就《北大商业评论》杂志主办权的说明》里说到“《北大商业评论》要想健康发展,必须解决出版的身份问题。”这一句话,没错;但是,将《北大商业评论》的主办权变换为与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一点儿关系都没有了,而且事先也不报告给曾经的依托者和主办者之一的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这算是健康的操作方法吗?

  从“情”的角度上讲:如果变更《北大商业评论》的主办权后,《北大商业评论》与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之间的关系随之被割断,别说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的领导不同意,就是很多有良知和讲感情的《北大商业评论》的读者,恐怕也是不能答应和接受的。办好《北大商业评论》是为了给读者看的,解决出版身份问题是为了让更多的读者看的;《北大商业评论》与销售与市场杂志社在解决《北大商业评论》出版身份问题方面的合作,也是一个“读物”,但是,有多少读者赞同和喜欢阅读这一“读物”呢?

  本人在为企业咨询、培训《精细管理工程》时,必倡导一种核心的精髓思路:

  任何事物都有一个最佳状态,我们做任何工作或任何工程,都应该去追求和实现这个最佳状态;如果一个事物不是处于最佳状态或者正朝着不是最佳状态的方面发展,我们应该通过规范和有效创新相结合的方法,及时调整和优化,使之还原到最佳状态或使之朝着最佳状态的方面发展。

  在《北大商业评论》的发展过程中,一定也有一种大家共同希望的本来面目——最佳状态。但是,可以肯定的是,目前因为变换《北大商业评论》主办权而引发的激烈矛盾,对《北大商业评论》的健康发展和实现大家共同希望的、本来的面目——最佳状态,是有负面影响的。

  创办《北大商业评论》,不容易;办好《北大商业评论》,更不容易;但愿《北大商业评论》能尽快回到大家所共同希望的本来面目——最佳状态。

  附:

  1、刘先明:“光华管理学院关于何志毅问题的说明”说明了光华管理学院的管理“四不严”

 还我本来面目.pdf 宜还《北大商业评论》以本来面目

  http://money.163.com/07/1123/13/3U05250T002524SQ.html

  http://blog.people.com.cn/blog/log/showlog.jspe?log_id=1195721863867596site_id=24669

  http://dhlxm.home.news.cn/blog/a/01010000145C01681B0656ED.html

  2、刘先明:《对“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关于何志毅问题的说明”的回复》有三个站不住脚

  http://www.aihuau.com/darticle3/list1.asp?id=83282pid=603

  http://blog.people.com.cn/blog/log/showlog.jspe?log_id=1195865918661119site_id=24669

  http://dhlxm.home.news.cn/blog/a/01010000145C016A788456EF.html

  3、刘先明:《京华时报》关于光华管理学院一文章似引刘先明的观点

  http://www.aihuau.com/darticle3/list1.asp?id=83280pid=603

  4、刘先明:我对“何志毅致张维迎的公开信”的看法

  http://www.aihuau.com/darticle3/list1.asp?id=83155pid=603

  5、刘先明:光华的MBA与刘先明交流“张维迎与何志毅的问题”

  http://www.aihuau.com/darticle3/list1.asp?id=83159pid=603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42751.html

更多阅读

我收藏的全本《内功四经》 95内功四小药

《内功四经》作为专门论述武学内功修炼的典籍,因一代形意宗师宋世荣之着力推崇而倍受武林人士关注。而目前社会上所见的《内功四经》诸本,因各有增删,不成系统,故使后学者难窥全貌。抄本原文约四万余字,篇首目录载明:一卷内功经;二卷纳卦

对中文版《哈佛商业评论》APP的建议 哈佛商业评论年会

欣闻新的中文版《哈佛商业评论》马上就要上市,同时也会在移动终端上出现相应的应用,这些都将有利于我们这些老读者。作为商业领域权威的杂志《哈佛商业评论》,一直以专业、深度的水平在商业界无可替代。然而面对当下丰富媒体的传播方

摇头《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 哈佛商业评论2016 pdf

令人摇头的《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当听说《哈佛商业评论》要出中文版时,大家期望值是比较高的,《哈佛商业评论》嘛,那可是管理者的圣经。但现在,我相信越来越多的人感到了失望,对《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的出版水准只得摇头。可以说,这样下

我对方志远教授《万历兴亡录》的看法 百家讲坛万历兴亡录

我对方志远教授《万历兴亡录》的看法  自2011年10月8日起,江西师范大学方志远教授在百家讲坛讲《万历兴亡录》,认真听了前三集之后,颇有些看法不吐不快。  明朝的历史早已过去,众所周知,万历执政时间最长,期间出现了“万历中兴”的

原创 我眼中的08版《鹿鼎记》 08鹿鼎记

08版《鹿鼎记》是好几个星期前就买的了,但因为种种原因一直没看,一直听电视上说这个鹿鼎记被怎么怎么删了所以还未能面世,期待久了反而没有原来的热情了,所以后来这部片子终于出来了也买回家了倒没急着想看的念头了。直到前两天有空,于

声明:《还我本来面目.pdf 宜还《北大商业评论》以本来面目》为网友皒们没缘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