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不是由购买者组成 再谈需求量不是购买量



此前帖中谈到,萨缪尔森在其《经济学》当中这样开始叙述供求及价格关系:“常识和细致的科学观察表明,人们购买一种商品的数量取决于它的价格。在相同的条件下,一种物品的价格越高,人们愿意购买的数量就越少;而市场价格越低,人们购买的数量就越多。”(《经济学》,P 萨谬而森,W 诺德豪斯著,第十七版,萧琛译,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

从其后的展开可以确认,萨谬而森是将购买量和需求量混为一谈的。不仅仅是萨谬而森老先生,其它的微观经济学都常常出现这种情况。然而,购买量和需求量实在不是同一个概念,而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有何差异?

之一:变量性质截然不同。需求量被定义为一个时段内的量,即流量。而购买量往往指某一次购买行为中的量,对应于交换发生的那个时点,即属于一个存量。

之二:不严格地说,需求量可以看作是在指定时段内对某商品若干次(当然包括“一次”)购买行为的购买量加和。这种不严格的关系告诉我们,不可以用某次购买量推算所购买的商品在多久时间被消费,因此再将此购买量等同于这个消费时段内的需求量。为何?因为需求量作为流量,其指定的时段不是可以任意变化的,是定长、有序的,即第一个时段、第二个时段……而只能够把指定时段的购买量加和当作需求量。

之三,之所以说“购买量之和等于需求量”是不严格的,就是因为其中忽略了一个重要的东西——储蓄。这个算法只在储蓄为零的情况下成立。

 市场不是由购买者组成 再谈需求量不是购买量

用流理论来考量这个问题就变得十分简明了http://ecoblogger.bokee.com/2081962.html。储蓄的概念广义而言,不单单是指货币的储蓄,而且可以泛指任何商品的储蓄。我们假定一个连续的购买、消费过程,用Vb表示购买速度,用Vc表示消费的速度,用Vs表示储蓄的速度。显然,这三个速度之间的关系是:

Vs=Vb-Vc

将速度在某一指定时段长度上积分,得到此段时长中量之间的关系:

∫Vsdt=∫Vbdt-∫Vcdt

即,储蓄量=购买量-消费量

真正的“需求量”概念应该等同于上式当中的“消费量”概念。就像王大妈家里“月吃大米量”一样,是一个需求量概念,也是一个消费量概念,但是它不等于王大妈购买的大米量,也不是王大妈家中尚存的大米量。

对于货币商品来说,上述数学描述完全适用。即

储蓄速度=收入速度-消费速度

积分后得到:储蓄=收入-消费

换句话说,收入是用劳动服务对货币的购买,消费是用货币对非货币商品的购买,而储蓄是一种净收入。

经济学处理的问题是商品之间的关系问题,在一般意义的商品概念之下,如果对于货币来说大家不认为“储蓄=收入-消费”有问题,对其它商品也应该一视同仁,即认同“储蓄量=购买量-需求量”,也就是说,不要在使用购买量就是需求量这种错误的概念了。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整个理论体系上的完整一致,否则,就会形成在货币商品问题上注重“储蓄”概念,而在一般商品上忽略储蓄概念的现象。

《西方经济学的终结》明确指出“需求量不是购买量”(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P43)。前面也曾撰文指出西方微观经济学当中需求量是一个含混的概念。但是把需求量当作购买量、认为需求量概念十分清晰的人还大有人在。希望此帖对这些朋友摆脱错误观念有所帮助。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42827.html

更多阅读

转载 再谈“脑渗为涕” 渗透之c君用的电脑

原文地址:【再谈“脑渗为涕”】作者:毓涵斋主人《内经》每句话不一定都是真理,但每一句、每一词、每一字(除过一些修饰词、语气词、强调语等)皆有渊源,皆有推敲,不是无缘无故来的,皆是透过生理病理现象和临床经验事实(或极有可能是内观内景方

声明:《市场不是由购买者组成 再谈需求量不是购买量》为网友猎杀者的温柔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