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平《“熵”之殇》之老熵(五)
张建平如是说:“高温向低温散热,没有要把热量散到什么程度的目标,因此,也没有一个热传递的效率问题。人们希望高温传向低温的时候,就说介质有一个传递效率问题;而当人们需要绝热的时候,又会说介质有一个隔热的效率问题。”按照张先生的意思,上述“物理变化”与人类无关,只有当人类“需要”某种“状态”时,上述变化才有“效率”。
也就是说,“效率”是人类赋予的。于是,为了说明问题他说:“这种效率概念已经属于价值判断的问题了,太阳和地球之间的空间不是为了向地球输送能量而存在的,它的存在没有目的,因此也不存在什么能量传递的效率问题‘功’和‘功率’并不是热力学研究中的一个必需概念,其中也包含着人为的价值判断的影子。早有人指出,‘功’的概念不是物理学必需的。”上述意思是说,由于价值是哲学问题,所以“效益”非物理所必修。
他接着说道:“任何物理学运动,都不是为了给人类做‘功’而发生的,期间能量的转换途径、数量等等也不是为了人类利用能量而设计的,而是自然规律使然,都无一例外地符合客观规律。一个热机,最有效率的工作状态被认为是在绝热的系统里进行的,但是,散失于系统之外的热量的散失过程是完全符合系统的结构&自然规律的,那必然是最符合自然法则的热量传递途径,何谈‘散失’、‘损失’?”试问,张建平为何要谈这个问题?
诚然,他是有“目的”的,而不像宇宙、自然那样缺乏目的性,否则他就不会得出以下结论:“熵概念和熵判据指出了孤立系统热运动的既定方向性,也就自然导出了热寂论这一结论,这就是说自然运动具有一个趋向自我毁灭的目标?这不是荒唐吗?”试问,这又怎么是荒唐呢?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作为原理,否定之否定,是宇宙万物的根本法则。
下面,让笔者总结一下,通过上述,张建平想得到何结论:第一,之所以说宇宙自然没有效率,是由于宇宙自然不通人性,没有思维;第二,如果说宇宙自然有效率,完全是人类赋予的,也就是说,人类想赋予它们什么就有什么,其效率因人而异;第三,“效率”是人类“主观价值判断”;第四,否定之否定不符合其“2+2定律”,所以“肯定有问题”。
不知道笔者上述的“总结”是否符合张先生所要表达的思想,也不知道是否符合张先生的口味。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张建平先生不仅仅是在否定“物理学意义上的熵”的存在,而是要否定一个生动活泼的“物理世界”;并且,为了否定“物理世界”,也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一条最根本的原理——否定之否定规律——纳入其否定行列。
大家只要查阅一下张建平先生《文档》,其中有一篇文章,它的题目叫做《否定之否定等于肯定?》——如果没有猜错的话,无非也就是想表述笔者为其《总结》出来的上述那四个方面的内容。不信,读者不妨到张建平的《主页》上,去翻翻,检验一下,笔者对张建平的《总结》是否真的猜对了。为什么说“猜对了”?因为均不符合其“2=2理论构架”。
可以肯定,张建平所以要否定“物理学意义上的熵”,其“醉瓮之意不在酒”,而是为了把他自己的“2+2理论”构架起来,就没有他不想否定的了。其实,他这哪是在否定一个“物理学意义上的熵”?一个整体的“物理世界”不就在他的“没有效率”的唯心主义思想的大棒下也已经被他给“否定”了吗?可恶的是,他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之一的“否定之否定规律”也“搂草打兔子——捎上了”。至于说笔者写的东西,当然也不可能幸免。
诚然,还是笔者曾经说过的那句话,否定是可以的,也是可以嘉许的,因为没有否定就没有世界,就没有理论创新,但一定要有根据,不能想怎么否定就怎么否定——这一点他反而把“否定之否定原理”给用上了。在下一单元,笔者将彻底清理一下其反科学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