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和自然和谐相处 自然·人工自然·人——关于人和自然关系的三个时代



 

 

 

 

 

 

 

      这是我准备在本月14日全国的一个关于《和谐社会与人工自然》研讨会上的发言。这本是一个哲学问题,但个人认为人工自然是人类改造自然使之适应自己需要的手段,本身并不会给社会带来不和谐,而是它的利用的资本性质。因此这又是一个经济学的问题,本文就是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明为什么人工自然的资本性质必然造成人与自然、人与人的矛盾,造成了社会的不和谐。认为只有改变人工自然的资本性质,变为利润而生产到为人的发展而生产。这样才能使自然、人工自然和人共同发展,才能建立人和人、人和社会、人和自然协调发展的和谐社会

      自从自然界出现了人类,就有了人和自然的关系,这种关系是历史地发展的,根据既有历史和已能见到的未来,可以概括为三个时代:最早人是自然界的简单一员,它直接隶属于自然,可称为自然时代;其次是人所造的工具(机器设备)——人工自然,成了既支配人也征服自然的武器,可称为人工自然时代;最后是人通过人工自然合理利用自然,使人在同自然和谐中得到全面发展,可称为是人的时代。

一、  自然时代(自然时代——农业时代——前资本主义社会)

     人是自然界发展的产物,人和自然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劳动,人的劳动不同于动物的本能活动,人是利用自己制造的工具来改造自然,使之适应自己的需要。但是在很长时期,人类利用工具改造自然的能力是很有限的,原始人的石木工具同猿猴用的石块木棍能有多大区别,即使到了铁器时代,人类在强大的自然力面前,也只能是任意听其摆布。对于神秘莫测的大自然,人们除了顶礼膜拜,乞求大自然的保佑与恩赐,还能有别的什么出路?所以,这个时代在一定意义上,人还只是大自然的一员,直接隶属和依附于自然。这个时代,人与自然的关系,同动物与自然的关系,可以说还是相当接近的,可以说还是属于自然界内部的关系,所以我认为,可把这一时代,称为自然时代。[1]

     同自然时代相应的,直接同自然联系的农业(包括最早时期的渔猎狩牧和后来发展起来的种植和养殖业)是这一时代的主要产业。农业收成的好坏,主要的是依赖自然,可以说人们这时,只能是靠天吃饭。风平浪静、风调雨顺,人们就平安,就能吃饱穿暖。狂风暴雨、灾害旱涝,人们就遭殃。

    那时的也有工业,但它是附属于农业的建立在手工劳动基础上的手工业,主要从事手工工具的制造和农产品的加工。也有商业,因为有了社会分工,在不同生产者之间就要有交换,附着交换范围的扩大,就要有专门从事商品交换的商业。还有了经营货币的钱庄,从事借贷活动。但所有这一切,都是从属于农业的,所以可以说自然时代也是农业时代。

 人和自然和谐相处 自然·人工自然·人——关于人和自然关系的三个时代

      由于自然时代人们的一切都受自然的支配,在大自然面前,人的力量是很微弱的。这样的条件限制着人们的认识。,人们开始猜测着有一种支配着大自然的力量,这种力量就是神。由此产生了最早的自然神论。人们猜测人死了后情景,从而产生了鬼。虽然在古代,生产的需要就已产生了古代的天文学、医学等等,对自然现象有了一定的认识,对实践也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但这种认识一般是表象的,人们最多只能顺其自然。

     人对自然的隶属依附关系也决定了人对人的隶属依附关系。自然对人的控制,在社会关系上,就变成了人隶属或依附于掌握土地的人上,人对自然的不自由,决定了人与人的不平等和不自由。在此基础上,还形成了一系列束缚人的伦理道德观念。所有这一切,都是由人对自然的隶属依附关系所决定,同时反过来又加强了人对自然的崇拜、依附与恐惧。

     所以,自然时代、农业时代和以人身隶属依附为特征的前资本主义社会是相应的,一致的。

二、  人工自然时代(人工自然时代—工业时代—资本主义社会)

     自然时代,是以自给自足的以农业为主体的自然经济形态。但同时也有主要是用于交换的工业和为专门从事交换活动的商业,虽然原来只是依附农业而存在的。但由于小商品生产自身规律的作用,在一定条件下就会两极分化,特别是通过所谓资本原始积累过程,使生产资料和劳动者相分离。为了进行生产,劳动者必须同生产资料进行结合,但现在的结合同小商品生产完全不同,小商品生产是劳动者购买生产资料,而现在是劳动者的使用被生产资料所购买,生产资料这里就成了资本。劳动者手中的工具,在这里成了支配劳动的主体。由劳动所创造的收入,扣除了支付给劳动者工资后的所得就成了资本的收入,这就是马克思所说的剩余价值。在资本家看来,这部分劳动者无偿劳动提供的收入是他全部支出资本带来的,在观念上作为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就转化为利润。为利润而经营,这就是资本主义经济。

1.“自然—人工自然—人”和“土地—资本—劳动”。

       在这里,我们首先要说明一下,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自然、人工自然和人的关系,表现为土地、资本和劳动这生产三要素的关系。这生产三要素中的土地,实际指的就是自然。资本是人工自然(主要是工具机器设备)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的表现,即人工自然在这里表现为用来雇佣劳动的资本。而劳动是人的本质体现。同自然时代人是不自由的不平等的关系不同,在现在,人是自由的,土地所有者、资本家和劳动者是平等的,相互之间不存在着谁隶属谁依附谁的关系。三种要素的投入,其产出形成一定的收入。其收入(这里指扣除了折旧后的纯收入)如何分配呢?

     设三种要素土地(S)、资本(K)和劳动(L),按照劳动价值论,收入是劳动创造的。但是,劳动创造的收入肯定不能全归劳动者,因为土地和资本也发生作用,为了再生产,必须还要将一部分用于机器设备,一部分用于土地的改良等。

     这里我们着重讲一下,机器设备的作用。收入是劳动创造的,但因先进机器的使用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而商品价值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劳动者技术装备大,同样劳动可以创造比装备比较简单的劳动创造价值(收入)的倍数。因此在机器设备、土地等条件一定的情况下, 随着劳动使用的增加,其边际收入呈递减的趋势。根据这个原理,就可认为劳动工资是由劳动边际收入决定的,在完全竞争条件下,某一行业相同“等级”的每一个劳动者,都是按照受雇工人中最后一个单位劳动所创造的收入获得他们各自的工资。而劳动所创造的全部收入大于由此决定的工资部分,则被看作是使用了更先进的机器设备、优良土地等的结果,那部分就构成了用于购买生产资料的利润。[2] 反过来,也可假定在机器设备(资本)和土地一定的情况下,连续增加劳动而求得使用资本的边际收入,得出利润和地租。——这是收入在三要素间平等的分配原则。

      收入的分配不只应该是公平的平等的,更应该是讲究效率的?那么,在一定的资金投入的条件下,生产要素三种要素应该各按什么比例投入才能取得最大的产出呢?

     假定三种要素,土地使用的价格即地租PS、资本的价格即利润PK和劳动的价格即工资PL,土地、资本和劳动的边际收入分别为MRS MRR 和MRL。为使一定的投入所得收入最大,就应该使:

      MRS/PS =MRK/PK = MRL /PL= 每单位货币的边际收入。

     为简单起见,这里我们仅以资本和劳动要素比较。如果MRK/PK > MRL /PL,那么同样一单位的资金用于机器设备等资本比用于雇佣劳动其边际收入要大,就将移用雇佣劳动的钱去增加购买机器设备等资本。反之如MRK/PK < MRL /PL,则会移用购买机器设备等资本的钱去增加雇佣劳动。只有到MRK/PK = MRL /PL也即每单位货币的边际收入,无论用于劳动还是机器设备等生产资料都一样的时候,收入达到最大值。——这就是各按其作用(贡献)来分配的原则,也就是效率原则。

2.人工自然的发展对劳动者——人的影响。

      前面我们说,按各生产要素的边际收入决定各种要素的价格,按生产要素在生产中的作用分配收入,既符合平等公平原则,也符合效益最大的效率原则。但是,我们这里必须进一步看到这样的现实,那就是,人工自然也就是技术在人类发展的一定历史时期,之所以能作为支配劳动的资本,那是因为,这是处于工业经济时代。在工业时代,技术的进步,主要表现在机器设备为主的人工自然的发展上。

     先就资本和劳动的关系来看,如果技术不变,用于生产的机器装置性能价格不变。在这种情况下,生产的扩大会使用于购买机器设备等人工自然部分的资本金额和用于雇佣劳动部分的金额同比例扩大,因而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扩大,就业率上升,以至在一定时候,当对劳动力的需求超过其供给时,也会引起工人工资的某些提高。可见,在这种情况下,随着生产的发展,收入的增加,在保证资本家的利润增加的前提下,劳动者的就业人数和工资也是可以相应增加的。

     然而,随着资本主义发展,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市场上出现性能好价格低的机器设备。在这种情况下,在原来情况下,“MRK/PK = MRL /PL= 单位货币的边际收入”这一等式就发生了变化,变成了:MRK /PK > MRL /PL。即同样单位货币用来购置机器K的边际收入大于用来雇佣工人L的边际收入。为了使总收入和利润达到最大,企业主就必定要减少雇用工人而多用机器。直至重新调整到“MRK/PK = MRL /PL= 单位货币的边际收入”。这是由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要求所决定的。通过这样调整,结果是,收入转化为资本用于购买机器等人工自然部分的资本的金额扩大,用于雇佣劳动部分的金额减少,因而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减少,失业率上升。如果要减少失业,那就只有让工资也同样降低。[3]

     上面通过技术进步,增加利润的办法,就是马克思所说的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办法。表现在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两大部类的关系上,也就是技术的进步必然带来劳动用于机器设备等生产资料比直接用于生产消费资料部分的多,生产资料的增长比消费资料的增长快。如果上面对劳动者的影响是同社会经济发展相一致的,资本和劳动两者的关系遵守着平等交换的原则,那么下面的办法就纯粹是对劳动者的掠夺了。

     由于资本的主体地位,资本家在劳动雇佣期内,劳动力的使用权就是属于资本家的。但由于劳动力的特殊性质,如果超过了一定的劳动时间和强度,就完全可以在受雇时间内榨取出本应属于以后的劳动来,这就是马克思所说的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事实上,随着技术进步人工自然的发展,这种可能性也就增加了。不同的只是在资本主义初期更多的是用延长劳动时间,而随着技术进步人工自然的发展,更多的是使用增强劳动强度的办法。随着技术的进步人工自然的发展,劳动者的劳动时间缩短了,但其强度,其对劳动者的压力却是比以往增加了。

     由此可见,在工业经济时代,技术的进步主要表现在人工自然即机器设备的进步上,在这种情况下,人工自然成为用来剥削劳动的工具,成了奴役人的工具。

3.人工自然的发展对土地和自然的影响

      现在我们来看资本和土地的关系,进一步说明在工业经济时代技术进步人工自然的发展对土地(自然)利用的影响。

      在土地属于私有的情况下,由于经营企业的资本家租用土地是有时间的,到时土地就被收回,因此,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如同劳动力在资本主义下不可能得到合理利用一样,土地的合理利用也是不可能的,因为改良土地的投资利益最终会落到别人(地主)手中,而利用科学技术掠夺土地,所得的利益是自己的,对土地长远损害则是别人的。由此,马克思就曾指出: “资本主义农业的任何进步,都不仅是掠夺劳动者的技巧的进步,而且是掠夺土地的技巧的进步,在一定时期内提高土地肥力的任何进步,同时也是破坏土地肥力持久源泉的进步。一个国家,例如北美合众国,越是以大工业作为自己发展的起点,这个破坏过程就越迅速。因此,资本主义生产发展了社会生产过程的技术和结合,只是由于它同时破坏了一切财富的源泉——土地和工人。”(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545页)

      事实充分证明,为追求资本利益,资本往往是利用技术的进步来向大自然进行掠夺性的开发利用,从而以牺牲他人和后代人的利益来增加自己的利润。资本通过对物质财富和利润的热烈追求,创造了近代经济的繁荣,但由此也带来了社会发展的一系列问题,一方面造成了自然资源破坏、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等严重威胁人类生存的消极作用,激化了人和自然之间的矛盾。另一方面,也由此滋长了人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利已主义,人们为了一己之利而损害社会的、长远的利益,特别是为了这一代人的享受而不顾后代人的发展,给后续发展带来了严重困难。

     由此可见,在工业经济时代,技术的进步主要表现在人工自然即机器设备的进步上,在这种情况下,资本对利润贪婪和无限追求,人工自然这本来是用来改造自然造福人类的工具,却成了用来剥削劳动、奴役人的工具,而且同时利用来向大自然进行掠夺性的开发利用,不断激化着人和自然的矛盾。

三、人的时代(人的时代——知识经济时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知识经济时代,资本的主体地位将逐步为劳动所代替。

     人工自然时代,是同工业经济时代的生产力状况相适应的。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劳动者的素质,劳动者的科学技术应用能力日益成为生产力的主要因素,人在生产中作用的日益增强。在这种情况下,在生产中,以表现为资本的机器设备即人工自然和劳动的地位就逐步发生变化,资本的主体地位将逐步为劳动所代替,为利润而生产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就将逐步转向为人、为社会而生产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劳动在生产过程中地位的上升有一个发展的过程。首先是管理。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管理是直接从属于资本的,所以马克思没有把它看作是创造价值的劳动。但随着生产的发展,管理日益从资本中分离独立出来,成为直接生产过程的重要部分,因此应该把它看作是同一般劳动一样,同样是创造价值的活动。上一世纪开始的经理革命:专业经理正取代公司所有者成为决策者。虽然,经理从资本家的代理人,从职能资本家到作为劳动者的企业家要有一个过程,但随着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地位的提高,朝着这个方向转变是必然的。

     其次是技术人员的劳动。在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以后,科学技术走到了生产的前面,现代的生产成了科学技术的应用。技术人员的主要工作就是从事工程技术研究,将科学原理转化为技术,做出技术发明和进行工程技术设计。因此,重视技术人员的作用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迫切需要。

   最后,直接生产劳动者。现代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还需要直接生产劳动者具有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的能力。工业时代的技术进步主要体现在机器上,劳动者的技能要求反而简单了,但到了知识时代,软件的重要性超过硬件,如果直接生产劳动者不具有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的能力,就不能将现代科学技术应用到生产中去,就不能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的现实的生产力,就不能物化为现实的产品和服务于人们的生活。

   根据西方一些经济学家对经济增长因素进行了系统的经验研究发现,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造成了西方许多国家的收入增长率均大于投入的增长率。其主要原因就在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美国经济学家丹尼森根据美、英、西北欧9国1950~1962年的统计数据估计,教育、医疗卫生、知识的增进等因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占余值增长率(余值增长率=国民收入增长率-国民资源(资本和劳动)增长率)的60%以上。由此可见,人力资源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相对于资本开始成为生产力的首要要素。

     在工业经济时代,资本之所以对劳动处于支配地位,是资本雇佣劳动,而不是劳动雇佣资本,除了当时技术进步主要体现在机器设备上,还因为资本相对于劳动的稀缺性。然而,随着技术和知识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不断地增强,资本已经出现相对过剩而不再是稀缺的生产要素,相反拥有技术和知识的劳动相对于资本而言逐渐成为稀缺要素。

    正是由于在知识经济时代,技术进步将由主要体现在机器设备上转到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上,拥有技术和知识的劳动相对于资本而言将逐渐成为稀缺要素。因而资本的主体地位也就将逐步为劳动所代替,劳动雇佣资本将取代资本雇佣劳动。

2.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各种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及其对人和自然的影响。

     前面我们讲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土地(S)、资本(K)和劳动(L)以及资金(G)等生产要素的价格决定及其最适组合。现在我们把劳动进一步分为管理、技术和直接生产者三种,分别用L1、L2和L3来表示。每种生产要素的价格同样是由其边际收入决定。于是运用前面所述原理,我们可以得出为取得收入最大化的条件是: MRG/PG =MRS/PS =MRK/PK = MRL1 /PL1= MRL2 /PL2= MRL3 /PL3。

    这就是说,同前面一样,还是按照各种生产要素所起的作用来决定收入的分配。只是在工业经济时代,技术进步主要表现在技术设备的改进,因而在以追求利润为目的的资本主义经济中,先进的技术设备被用来作为剥削劳动的资本和掠夺自然的手段,从而造成了劳动者的贫困化和自然条件的恶化,造成了后续发展的困难。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技术以及以技术设备为核心的人工自然,将得到更快的发展。但由于生产的目的是为了人的发展,一切着眼于劳动者的利益,以人为本。因此,技术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将保证劳动者需要的满足,保证人的全面发展。同时也为了人本身的利益(包括后代人的利益),必须注意自然环境的保护和改善,做到人和自然的协调发展。所以,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以人为本的,自然、人工自然和人协调发展的社会。

     在这里要谈一下外部性问题。某种活动给社会带来利益而该类活动主体没有相应得到,某企业给社会造成损害而不计入成本,企业得益而社会受损。私人收益和社会收益、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的这种不一致,就会刺激具有消极外部影响的活动,抑制了具有积极外部影响的活动。外部影响的存在,使市场机制不能有效率地配置资源。为此,政府(不管是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一般都会通过税收和补贴或者内部化的合并等相应的政策措施,以达到谁作贡献谁得益,谁造成的损失谁负担的要求。

    还有,科斯定理(Coase Theorem)认为在产生外部效应的场合,只要明确所有权,就可以解决外部效应问题,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只要所有权是明确的,而且交易成本极低或等于零,则不管所有权的最初配置状态如何,都可以达到资源的有效配置。问题是,事实上的谈判费用及交易成本不会极低,更不会为零,这决定了在许多场合仍然需要某种形式的政府管理。

3.人工自然与和谐社会

     由上分析可见,人工自然本是人用来同自然相沟通的桥梁,是人用来改造自然使之适应自己需要,保证人(也包括人借以生存的自然)发展的工具。在人类社会初期,人工自然还是很不发展的,人还只是大自然的一员,直接隶属和依附于自然。这个时期,人们主要从事的产业是同自然直接相联系的农业。随着人改造自然能力的提高,发生了工业革命,工业由手工业发展到了机器大工业,人工自然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以至成了一个既同自然也同人相独立的体系。

     人和自然的关系决定着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同时正是社会关系反过来决定着人工自然利用的性质。工业化造成的强大的人工自然,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下变成了用来赚钱的资本,并且由于表现为价值的钱是没有质的不同只有数量的差别。因此,资本对金钱的贪婪和追求是无限的。这种对利润的无限追求,创造了近代经济发展的奇迹,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经济繁荣。但是,也正是由于资本对利润的无限追求,才让这本来是人用来同自然相沟通的桥梁,是人用来改造自然使之适应自己需要,保证人的全面发展的工具。变成了用来既掠夺人工同时又掠夺自然的手段。从而让少数人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利用人工自然作为资本,占有广大劳动者创造的收入的大部分,造成了人与人贫富差距的扩大,激化了人和人之间的矛盾。另一方面造成了自然资源破坏、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等严重威胁人类生存的消极作用,激化了人和自然之间的矛盾,给他人和后人的发展带来了困难。

     所以,并不是说,科学技术发展本身,人工自然发展本身会给社会带来不和谐,而是科学技术、人工自然的利用的资本性质,才造成了社会的不和谐。

    我国自70年代末开始的市场经济体制改革,首先是允许一部分通过合法经营先富起来,这样做的目的是要解放计划经济时代平均主义的束缚,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然后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改革,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走向共同富裕。

     今天我国经过二十多年的市场化改革已经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我国大部分地区已经摆脱了贫困,走向了小康。然后社会贫富差别也迅速扩大,根据有关权威统计,反映这一差距的基尼系数,在我国,1981年是0.288、1990年0.343、1999年0.397,进入新世纪后则基本上在0.4以上的水平发展,2003年达到0.46后继续增加。现在,尽管各方研究给出的数据有所差异,但一般认为,已经接近0.5。贫富差距之大和扩大速度之快,是世界上少有的。

    同时我们还应看到,这些年来,在GDP迅速增长的同时,也因片面地追求经济增长而造成了环境的严重污染与生态平衡的严重失调,严重影响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应该说,在一定时期,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实际上就是允许利用资本,雇人赚钱,用人家的劳动赚钱  。通过这种方式赚钱,个人富了,社会财富也增加了。但是,就这种赚钱方式本身来说,并不能说这就是社会主义,而只是通向“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走向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的必经阶段。

      当前我国各种矛盾的凸现,说明了我们的改革已经到了由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为重点转向走向共同富裕的时候了。而共同富裕的前提是改变资本雇佣劳动,为利润而生产为由劳动雇佣资本,为人的发展而生产。在这样的社会主义条件下,技术以及以技术设备为核心的人工自然,将得到更快的发展。但由于生产的目的是为了人的发展,一切着眼于劳动者的利益,以人为本。因此,技术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将保证劳动者需要的满足,保证人的全面发展。同时也为了人本身的利益(包括后代人的利益),必须注意自然环境的保护和改善。只有这样才能建立人和人、人和社会、人和自然协调发展的和谐社会。

  ---------------------------------------------------------------------

[1] 当然,我这是就人类社会不同时代比较而言的,并不是就人与动物的本质差别而言的。如果就人与动物的区别来说,那人类社会内部区别那是很微小的了。

[2] 为了简单起见,我们这里假定利润全部转化为资本,用于增加生产设备的支出。

[3] 这里我们吸取了西方经济学有关边际生产力的概念,得出了同马克思关于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及资本积累对工人阶级状况影响的同样结论。在此必须强调指出,只是工业时代技术进步才只表现在机器装备也即人工自然的进步上,后面我们将说明,到了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将突出表现在劳动者科学知识和技术技能的提高上。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43300.html

更多阅读

三个贵州人创办“米花堂”连锁店 修正堂连锁店

尾通社5月9日消息,由闯荡北京的三个贵州人魏健、王益民、罗钢创办的“米花堂”全国连锁店(社区健康米食专家)今天正式开业,主营售卖全世界各种大米米制品!北京贵州老乡前往米花堂朝贺,本图为手机照片,微信上下载米花堂创办人之一魏健味知

人与自然应是什么关系 人与自然关系的演变

人与自然应是什么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在不断变化着的。在已经过去的几万年时间里,人类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经历了一个天翻地覆的变化过程。人类从史前时期的崇拜自然,到农耕文明时期的改造自然,到工业革命时期的征服自然,再到21世

谈任我行之最不佩服的三个半人 任我行佩服的三个半人

任我行佩服的三个半人——(一) 东方不败我所佩服的当世第一位武林人物,是篡了我日月神教教主之位的东方不败。……老夫武功既高,心思又是机敏无比,只道普天下已无抗手,不料竟会着了东方不败的道儿,险些葬身湖底,永世不得翻身。东方不败如此

任我行所不佩服的三个半人是哪些? 任我行最佩服的三个人

今日偶得闲暇,把柜头的《笑傲江湖》又胡乱翻了一遍,其中看到任我行在少林寺三 站一章,任我行说到在世的高手中有三个半他佩服的,三个半他不佩服的。这7人中,书中只说明了他所佩服的三个半(东方不败、风清扬、方证以及半个冲虚)以及他所不佩

中国有三个半人_琴心剑胆 琴心剑胆英雄梦

“中国有三个半人,两广人算一个,江浙人算一个,湖南人算一个,山东人算半个。而湖南人的影响似乎更深远些。”关于钱先生的“三个半说”,一语归综,即两广人跳出来,说:革命了!于是江浙出钱,湖南出人,闹将起来,事情搞得差不多了,山东人出来拟章程,就这

声明:《人和自然和谐相处 自然·人工自然·人——关于人和自然关系的三个时代》为网友骨旳疼痛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