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强、席酉民之:全球化整合正文(7)



席酉民:另外还有额外的收益。因为国际设计更为知名,当最后将产品推向市场时,更容易得到市场的认可。

  

陈强:这就是理念的差异。中国人老是用成本估值,而不是按照真正的市场价值估值。如果真正按照市场价值估值,为什么不去选择国际外包呢!

国内外包也碰到一些问题。外包看起来完好,可是一到收官检验阶段,就会发现没有按照厂家已然设计好、审定的规范去做。而且,外包动不动就“躺倒”。工件做到一半,上游原材料涨价了,企业方要不要追加涨上去的这部分价格?如果不,那余下工程可就不管了。这就是国内外包的信用体系。

如何弥补这部分信用体系的缺失?我们称之为建设“现代型新企业”。现阶段,它是“混合型企业”。我们将企业的很多外包—比如制造环节,逐步细分,依次外包,让周围的企业均成为企业总部的外包体。

  

aihuau.com

席酉民:实际上这是企业或企业集团内部的市场化。  

  

陈强:对。同时也可以向社会外包,全社会都为企业服务。毕竟对集团内部而言,持有一定股份,就会形成一定的控制,可以控制服务的质量与交货期。外包可以无限地扩大资源,但若如果没有内部的这种控制,完全外包,那么一旦风险来临,将无法控制。有一定比例的内部控制,马上可以调动内部资源,弥补风险。

  

席酉民:这其实也是一种对冲。  

  

陈强:一点没错,就是对冲。我们常常讲“30:70”、“50:50”等理念,就是系统内部要有一定能力支撑企业整体的运作。我可以大量外包,但时间紧急的我自己做,一旦有风险时候我自己做,以此来形成风险的对冲。

 陈强、席酉民之:全球化整合正文(7)
“W-in,W—out”(垃圾进去,垃圾出来)  

席酉民:最后还有一个比较大的问题。当所有的整合都变的全球化、国际化,外包无处不在,实际上也带来了新的管理课题。

我们都知道,这种跨国的地域分布以及行业分布,会使得管理异常复杂,如果没有一套非常行之有效的计算机支撑的管理系统平台,企业将很难运作。我们常常跟国内企业讲说,企业应该建立有效的网络系统支撑管理,使它规范化、数字化,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效率,而且可以防止很多弊端。可是很多人常常觉得代价太大,成本太高。能不能从你们的具体实践来判断,讲讲自己的亲身体会以及做法。 

  

陈强:我想还是观念问题。我在过去的企业中也有过失败的案例。企业信息化为什么失败?一是信息孤岛;一是投入太大,但无从评估系统的价值。因为我们的管理是粗放的,所以无从评价。

但是我在外高桥的信息化就用的很好。当时引进信息化项目时,反对的声音异常强。于是我在全国电视电话会议上答辩,解释为什么要引进。而后事实证明,信息化整合了企业整体的运行理念,将过去的一盘散沙变得可控制。  

席酉民:很多企业失败了。失败在什么地方?引进了一个信息系统,但是信息系统最后变成了玩游戏的简单的办公系统,而没有从管理的模式上和管理的运行过程中进行整合。

陈强:他们只是引进一个软件,但是在基础应用与基础管理方面投资太少。其实管理的基础工作做不到位,再好的系统也会形同虚设。因为管理基础工作与信息系统的不匹配,每个人都会用更加错误的行为来掩饰自己的过错,说信息系统是错的。

我在外高桥引进信息系统时,就有清晰的概念,“不得讨论,就这样应用,挺好。”在这件事情上,我就是一言堂。很多人问:组织是固定的,组织与信息系统不对应,怎么办?我的观点是:计算机网络是不能变的,而组织是可以变化的。人为什么不能变化去适应这个新的组织?同样地,组织为什么不可以变化去适应信息系统呢?过去是倒过来,希望系统适应组织,信息化失败,败就败在此地。在信息系统推广应用的第一个阶段,曾经有一个企业家非要系统适应组织,结果所有企业组织不变,系统难以有效改进管理。要重新改进系统,将会需要更大的投入。  

  

席酉民:这就是我们经常所讲,“W—in、W—out”,将垃圾送进去,出来的还是垃圾,如果仅将现有管理照搬到计算机并信息化,那可能会将垃圾制造得更快。  

  

陈强:对,最后是信息爆炸,真正有用的信息却找不到了。于是大家后来集体反对,还是手工更方便,这样就直接导致失败。。

到了现行企业“熔盛”,信息化的实施就更不一样。我们引进了一家英国上市公司的设计软件,这家英国上市公司的设计软件非常不错,全世界排名前20家企业中,有85%使用的是他们的设计软件。但是光设计也不行,如果设计与制造环节脱节呢?所以,我们将物流管理系统、计划管理系统又都整合进来。整合进来以后,发现光有物流还不行,还得对过程加以控制,包括对成本的控制。因为生产不是目的,盈利才是目的。

过去,只有在企业结算完了以后才知道成本。现在我们可以全过程控制。我们将甲骨文、英国的AVEVA和丹麦LOGIMATIC都叫到一块,为我们做系统集成,过去,我们通常是委托一个公司去做这件事情。然而,这样做的坏处是,因为各个系统软件谁都不愿意开放源代码,结果系统整合起来就很有难度。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43353.html

更多阅读

陈强、席酉民之:全球化整合正文(8)

席酉民:他们两个公司,和你们自己,三个公司坐到一起,弄一个信息系统?    陈强:是的,在信息系统建设中,基础管理的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数据的输入。数据输入是一个规范化的问题,如果数据输入出现差错,就会带来使用者的麻烦,而不愿意使用该系

陈强、席酉民之:全球化整合正文(6)

数字、模型……研究院?席酉民:刚刚上面提到了,高盛等基金进来之后,需要企业拿出一个有效的员工激励方案。不仅仅需要企业领导人英明,而且他带领的团队也要强大,这又是一个非常好的公司治理问题。我们常常讲,企业是干什么的呢?企业就是资源

陈强、席酉民之:全球化整合正文(5)

对冲席酉民:造船业我不太懂,但是前几天我在南京碰到一个房地产厂商,也欲投资造船,当时我还不太理解,我想肯定是看到了某些机会。那么朝前看,当今世界的管理,对管理者、对企业的领导人也一个很大的挑战,因为世界变化太快:油价一夜之间暴涨,还

陈强、席酉民之:全球化整合正文(4)

席酉民:选择国际资本市场,不仅仅出于企业对国际资源的更为亲睐,还在于两个资本市场对于资源的判断与选择。国内有利润指标考核,国际则主要判断企业有无潜力,有潜力就支持你。不过回头来看,从江南造船厂到“外高桥”,再到新建设的船厂“熔

陈强、席酉民之:全球化整合正文(3)

陈强:我必须得插播一段小故事。我去外高桥时,参观了许多国际知名造船厂,而且刚好在欧洲做了一个咨询,结果发现,中国的造船业与国外的差距甚巨。用造船界广泛应用的生产力评估方法“工时/修正总吨”计,韩国当年的平均生产效率为每修正总吨

声明:《陈强、席酉民之:全球化整合正文(7)》为网友萌比小欧巴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