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之路——“唯一选择”
25年前,一位老人在南海边划了一个圈。弹指一挥间,当初在地图上找都找不到的一个海滨渔村,魔术般崛起一座繁华的都市。
深圳的神奇故事早已世人皆知。在一般人眼里,那里风光无限,那里朝气蓬勃,那里活力四射。
的确,共和国的历史厚爱了南国这片土地,造就了这座年轻的城市。今天,深圳人仍然为属于自己的美丽新城颇感自豪。
然而,机遇光顾深圳的同时,挑战也毫不客气地尾随而来。跨入新世纪,一份新的考卷摆在深圳人面前。
1953平方公里的深圳,可建设用地只有760平方公里,500多平方公里已经长起了高楼大厦,剩下200多平方公里。如果以每年10平方公里的速度开发,20年以后,深圳将无地可用;
深圳市户籍人口165万,而2004年年底平均人口580万,政府实际管理人口1060万,人口压力使各种资源供应趋紧;
深圳缺水,不得不花巨资从东江、河源取水;2004年,深圳的阴霾天气超过三分之一……
土地、空间有限;能源、水资源短缺;人口不堪重负;环境承载力严重透支。这四大问题,让富足的深圳窘迫不堪。深圳市市委书记李鸿忠在第四次党代会上以“难以为继”解读这个严峻的事实。
而在高新技术产业内部,辉煌背后同样隐伏着四大“危机”:结构性问题、阶段性问题、资源问题和原创性问题。
深圳市常务副市长刘应力忧心:高新技术产业中,电子信息业超过90%,其他产业规模较小,与本土企业相比,加工贸易占比重过大;由于技术创新能力的限制,深圳在后产业转移阶段有可能会出现由于产业外迁带来空心化问题。在深圳工作了22年,长期从事科技研究、管理工作的刘应力,对深圳科技现状可谓了如指掌:“我们的高科技占第二产业50%以上,但是仔细看,游牧式的订单占多数,有订单就干,没订单就拉倒,受制于别人;深圳市电视机产量占我国电视机生产的半壁江山,但是核心的显示技术没有突破,只能赚取微薄利润;动漫、网络游戏深圳做得最早,但是都是在替外国人打工,赚取少量的加工费用而已。”
深圳在这份考卷上写下四个大字:自主创新!这是惟一答案。
“建设自主创新型城市,对深圳来说,是逼出来的路,也是华山一条路。”李鸿忠如是说。深圳人跳出深圳看深圳。
上世纪70年代的日本、80年代的韩国、我国台湾地区,和深圳今天实力相当。他们在坐拥经济财富的同时,不得不面对资源短缺和重化工业所带来的环境的巨大压力,以及重重社会矛盾。
他们被逼上了依靠自主创新发展高新技术的道路,这种模式使他们后来在亚洲金融危机中成功避难。
10年前,爱尔兰以牛羊肉闻名全世界,而今天,为其创造百亿美元财富的却是依靠智力和技术的软件产业。
而资源相对丰富的一些拉美国家,却因在承接产业转移之后,忽视了自主创新,在此后的货币危机中,经济险些崩溃。
为什么一些资源相对贫乏的地方反而越发达?而一些资源相对丰富的地方反而越脆弱?时空中看世界,深圳人看到的还是四个大字:自主创新。
我们必须强调自主创新,强调提高单位土地、单位资源消耗的产出,强调建设效益深圳。打个比方说,过去我们种的是低产田、中产田,现在则要种高产田。李鸿忠说:“把深圳建设成为自主创新型城市。这已成为‘效益深圳’新发展模式的重要内涵之一”。
创新之魂——与生俱来
建设自主创新型城市,深圳似乎有着某种“宿命”。
上世纪80年代初,大量怀着不同的梦想、热情和技能的人才,从全国的四面八方涌向深圳。这是一张洁白的纸,他们要留下自己的杰作。
这是一群计划经济体系下的“叛逆者”,不安于现状、勇于冒险,他们逃脱原来僵硬的体制下束缚自己发挥的空间,期待一种全新的活法。而深圳能给他们这个舞台,与内地几乎完全不同的舞台。
很多人“光膀子”来,不怕“光膀子”回去,但他们更渴望生存、发展、出人头地、“衣锦还乡”。于是,他们不断地尝试参与冒险,优胜劣汰。参与竞争、追求创新便是他们的最好出路。
用刘应力的话说:“他们从头到脚都流着创新的血液”。在他看来,正是这种移民城市特征,使深圳市天生具有了创新的因子。
在这种环境下,渐渐地,深圳市便形成了“崇尚创新,宽容失败”的创业氛围。
这使得像中兴、华为这样致力于搞自主创新的企业能够脱颖而出,并占据主导地位。当他们一旦形成气候,便成为创业者心目中的英雄,但绝非孤胆英雄,他们引领深圳的自主创新体系走上良性循环的道路。
正因为如此,上世纪90年代初期,深圳市的一次大胆之举获得成功。
我们将镜头回放,当时,在全国其他地方正在大肆进行“招商引资”的时候,深圳却果断地把发展高新技术企业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支柱。
正是这次战略调整,使深圳市步入了自主创新的轨道。也正是这次战略调整,使深圳市发展进入新的黄金期。
然而,促使深圳实施战略转型的最主要动力,却来自于深圳当时所面临的“危机”。
上世纪90年代以前,维系深圳市经济的命脉是房地产、贸易和股市。那时侯,有多少人靠这三样在深圳市赚得腰缠万贯,深圳市也因此富敌群城。然而,上世纪90年代初期,这三大行业出现严重滑坡,深圳市经济一度低迷不堪。深圳市政府发现,这个经济体系竟然经不起大风大浪,如此脆弱。
随着全国范围内改革开放的发展,国家给予深圳的各种政策优惠正在弱化。在全国各地开始的新一轮“招商引资”大赛中,深圳由于可以利用的土地有限、资源有限、环境承载力有限,输给了后起的内地城市。大量技术含量偏低的“三来一补”加工型企业纷纷流出深圳。
深圳市不得不谋求可靠的“实业”,维系经济命脉。一大批以自主创新为基础的高新技术企业进入了决策者视野。通过战略调整,政府将精力放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上,全力为自主创新企业营造必要的政策环境。深圳,顺利实现经济转型。
2005年6月11日,科技部在深圳召开“自主创新与区域经济结构调整高层论坛”,李鸿忠在致辞中回忆这段历程,对当时决策者的胆识充满敬意。他提高了语调:“改革创新是深圳的立市之本,是深圳的根、深圳的魂。”
创新精神——趁势而上
无论是外界,还是深圳市,一个共识是,深圳25年来之所以能有这样骄人的辉煌成就,最核心的因素就是靠改革创新和对外开放。
1994年,中国尚无”无形资产“一词时,《无形资产评估管理办法》在深圳诞生;1995年,中国绝大多数人还在端着”铁饭碗“的时候,针对跳槽人员的《企业技术秘密保护条例》在深圳出台……深圳市不断创新出了一系列鼓励创新的政策法规。
最具代表性的,是深圳市先后出台的3个纲领性文件,通过不断地“拿来”人才、“拿来”技术、“拿来”企业,解决了自主创新所需的环境并刺激产业发展。
规避了上世纪90年代初那场“危机”之后,自主创新的种子大面积发芽。深圳市委、市政府在1995年颁布的《关于推动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中,提出科教兴市战略,扶持建立高科技企业,形成高科技要素的积聚效应,国内外高新技术成果、人才、资金和高科技术公司在这个时期大量流向深圳。
由此,深圳自主创新踏上了快速成长之路。1998年2月,深圳市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若干规定》(即“22条”),在研究开发、投资担保、人才引进、技术入股、人员出国等方面为发展高新技术企业给足了优惠政策,直接引发了深圳新一轮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热潮。
2004年深圳市“1号文件”,即《关于完善区域创新体系,推动高新技术产业持续快速发展的决定》,以建设区域创新体系为主,着眼于提升城市的核心竞争力,保持高科技的可持续发展。
如今,深圳市积蓄了一支自主创新生力军。这个队伍里包括华为、中兴等敢与跨国公司分庭抗礼的大企业,也拥有像研制成功世界上第一个基因治疗药物的赛百诺这样的精锐份子。
用几组数字可以简单地勾勒出如今深圳自主创新的现状。2004年,深圳实现高新技术产品产值3266.52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一半以上的比重。其中,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产值达到1853.09亿元,占全部高新技术产品产值的56.73%;研发(R&D)投入总量达到近125亿元,占GDP的3.67%,这个比例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近三倍,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
深圳挥写着自主创新,自主创新眷顾着深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