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焕金先生是一位对低成本情有独钟的学者,他的最小代价(耗费)理论讲的就是这个。在他看来商品价格趋于最小化,并以为这符合马克思的反比定律和主流经济学的递减定律而自信。这些所谓的反比、递减、最小代价(耗费)在本文合成为“低成本论”,并不考虑其细微差异,将统一予以批判。
不可否认,黄焕金先生在“低成本经济——是祸还是福?”一文中对他的最小代价(耗费)理论表现出不安(http://www.jjxj.com.cn/news_detail.jsp?keyno=12067 ),这说明他是个诚实的学者,值得敬仰。“低成本论”是经典主流理论的主心骨,为绝大多数百姓、经济学和政客所喜爱。是呀,有谁不喜欢价廉物美呢?经典理论和黄焕金先生大概看到人们的这种心态,于是不讲科学道理,硬是构建出所谓的“低成本论”。如果仅从微观角度看,竞争机制必定使厂家尽力降低成本,从而有“低成本论”,但是他们并没有检查其可考性。“低成本论”是靠不住的,原因有四:
一、研究者没有考虑买方竞争且偷换了概念。竞争实际是由卖方竞争和买方竞争两方面构成的,当卖方竞争是价格降低的,买方竞争则使价格上升,从而生产成本是不是一定越来越低是不确定的,而非“低成本论”讲的一定降低。显然黄焕金先生的最小代价(耗费)理论在逻辑上是不严密的,且是个独腿理论,是没有买方竞争的经济理论。
二、竞争机制能说明的是部门内的事,而成本是全社会的事,必定涉及其它部门。这是宏观问题,用微观的竞争机制来说明宏观问题是不当的。显然,如果某部门商品的价格降不下来呢?此时我们还能指望其下游部门商品的价格一定能降低吗?
三、黄焕金先生的最小代价(耗费)理论实际上默认工资只由部门自己决定,而在分析宏观问题时则默认工资不变,这样自然有他的“低成本”给人们带来好处的谬论。在宏观上商品价格和工资是互动的,且工资主要由全社会的经济水平决定,它们守恒于财富总量上。当社会财富总量和社会利润率一定时,社会的成本总量和工资总量也确定了。这样一来如果经济发展了,社会财富总量增加了(利润率不变),则工资总量必定增加。工资的这种增加在于增加社会的购买力(——注意,物价水平在此时不一定上涨,因为商品的数量可能同步增加了,增加的工资被摊薄)。这就是“低成本”与凯恩斯主义的主张背道而驰的原因。当然凯恩斯主义不是从逻辑——“守恒于财富总量”来说明的,在逻辑上破绽百出。
黄焕金先生认为“低成本经济可节省人们开支,从而相对提高人们生活水平”,这是明显的谬论——经典理论中最厚颜无耻的谬论。谬论之处在于工资是可变的,而非他们假设的不变。谬论之处在于他们没有看到“低成本=低工资”。要知道工资是成本中的大部头,如果成本(或价格)低了,工资一定会直接或间接降低,低成本使人们得到实惠只是局部和短暂的现象而已。黄焕金先生“故意”没有看到“低成本=低工资”,只是了维护他从恩格斯那里检来的裹脚布——代价耗费论!
四、竞争是从多方面展开的,价格只是一个方面,其它的(如花色、式样、精神、情理等)并没有被经典理论和黄焕金先生考虑。当今的发达国家有谁跟你玩低级得不能再低级的价格竞争?我们没法保证西方国家输灌的“低成本论”不是别有用心的,但是可以肯定张五常张维迎之流鼓吹“低成本论”一定是别有用心的,或者是无知。我国这多年来为了实现“低成本论”就是不让百姓的工资上涨,就是不让出口的资源涨价(但是内卖的资源(如土地)的价格却涨得可怕),这种可怕且可悲的结果黄焕金先生应该是知道的。黄焕金先生说“经济全球化所导致的发达国家的低成本潮流是福大于祸的”这没错,可是低成本潮流对于不发达国家也是福大于祸吗?让“低成本论”这种半调子理论见鬼去吧!让张五常张维迎这些半调子经济学们见鬼去吧!
经济系统实际是这么运作的,工资和成本先由宏观确定,经济发展后工资必定增加,进一步依生产相关性影响价格(成本)。各商品成本的基本水平由此而确定,卖方竞争是在这个基础上发生作用的,使价格(成本)趋于降低。但是这种降低的底线是宏观决定的水平,不会无限降低。将买卖双方的竞争同时考虑后,则,竞争机制将使价格(成本)偏离宏观决定的水平,或高或低。当卖方力量较之于买方力量强大时,价格(成本)高于这个水平,如电脑、电力、手机、房产、医疗等;当卖方力量较之于买方力量强大时,价格(成本)低于这个水平,如粮食、劳动力、纺织、水果、电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