诞生“马云”的土壤和空气似乎已经出现了。“冒险家的乐园”——这个曾经被鄙弃了几十年的名词重新回复了它的本义。有“沪商”吗?“上海为什么出不了马云?”提出这个问题的是现任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俞正声确乎说出了一个“公开的尴尬”。说到上海的企业界,人们却很难一下子报出一连串的名字。上海没有企业家吗?打死我也不会相信。这里是中国最大的商业城市。2003年,它还被《福布斯》杂志评为“全球最具潜力的企业家城市”。可是,上海企业家的代表人物是谁?他们有怎样的族群精神?他们在中国企业家群体中居于怎样的地位?我们回答不出来。aihuau.com在近30年的中国商业史上,先是粤商轰然崛起,继而有浙商、苏商、鲁商紧追而上,近几年来,徽商、晋商也开始擦亮老字招牌。让人疑惑的是,创造了中国近代商业文明的上海商人却一直“星斗满天,独缺明月一轮”。早在2000年,一家商业杂志就刊文《上海企业家,为何不知名》。记者很疑惑地写道:“以上海经济在全国的地位和份量,上海企业界的这般‘默默无闻’,似乎有点奇怪。可以肯定的是,上海既不缺有钱的人,也不少有才能的企业家。”

为什么默默无闻?两年后的2002年,时任上海市工商业联合会党组书记张亚培试图回答这个疑问。他总结了四条原因:一是缺乏企业家成长的文化传统,二是缺乏善待企业家的社会环境,三是尚未形成有利于著名企业家成长的制度,四是上海企业家自身缺乏成为领军人物的意识和素质。看上去,这是四条十分严厉的结论。在“上海为什么不出著名企业家”的议论中,还有一个耐人寻味的观察点是,很多人认为:这是“强政府、弱企业”所造成的结果。复旦大学的张军教授便论及:“上海市政府有关部门干预这么强大,民间的力量和空间已剩下不多了,何谈创业家或者企业家精神呢?”那么在张亚培和张军得出以上论述的5年之后,上海企业界出现新的衍变了吗?上海的城市精神中长出诞生企业家的胚芽了吗?一个伟大商业国家的兴起,往往与伟大企业家的诞生是分不开的。上世纪初期,当美国经济开始超越老迈的欧洲大陆时,一个显赫的“企业家方阵”担当了创造传奇的责任,他们是洛克菲勒、摩根、卡内基、福特。当1970年代,日本经济复兴时,还是一群“企业家方阵”让人们记住了那一段神话,他们是松下幸之助、盛田昭夫和井植熏。一个国家如此,一个时代如此,一个城市也是如此。如果说,上海的文化传统和城市个性中没有诞生著名企业家的土壤,那基本上是一个“伪命题”。因为你很难解释为什么在1927年到1937年的“黄金十年”中,上海会出现那么多灿若群星般的工厂主、金融家、商业大亨和传媒巨子?情况正在发生变化我们必须要说,新的变化其实已经出现。在2004年,一个叫陈天桥的年轻人靠50万元起家,在短短五年内打造出国内最大的网络游戏公司,并在纳斯达克上市。时年31岁的陈天桥,以80亿元的资产成为当年度的新晋中国首富。很显然,陈天桥的出现,意味着一股新上海商业力量的诞生。2007年12月底,也就是俞正声提出那个设问前的一个月,上海一家都市主流报纸发起评选“年度上海企业家”,因创办携程网和如家连锁酒店而成名的沈南鹏、季琦等人名列榜单,而在此前的上海企业界,他们基本上处在边缘化的状态。也许在短时间内,上海不会出现马云。不过,诞生马云的土壤和空气似乎已经出现了。一个伟大的商业传统正在回归,“冒险家的乐园”——这个曾经被鄙弃了几十年的名词重新回复了它的本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