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局双随机一公开 《预算法》未完善 地方财政难公开
据财政部消息,财政部要求各省应于2015年之前在省内所有县级以上政府开展包括财政预决算、部门预决算及“三公”经费预决算、市(县)级汇总“三公”经费预决算等方面在内的公开工作。 这应该算是一个好消息,可是来得有些迟,而且配套措施也仍然跟不上,恐怕一时难有实效。 财政预决算信息公开,虽然中央已经开始做了,但在地方上仍然还是被期待中的事情。人们或许不知,在晚清和民国时期,这都是已经解决了的问题。清末新政时,宣统三年建立了预算制度,并且将预算公之于众。而在试办预算的时候,也特别规定地方预算也是不但要办,而且也要公开的。100年前他们对于预算公开的认识,在今天看来也是非常到位、非常精准的! 关于地方政府的预算公开,民国时期也是有法律明确予以规定的。1931年的《预算章程》47条:“立法院于6月15日以前,将各该省(市)总预算书呈请国民政府公布”。1932年的《预算法》93条:各该县政府依法定程序制定预算,“于6月10日前公布施行”。1937年国民政府修正《预算法》,对于地方预算的公布,做了更详细的规定。 这里所说的公布,具体是怎么操作的呢?晚清政府的做法是“榜示公众”,在清末民初的县自治改革中,浙江的余姚、鄞县等县财政预决算都“榜示公众”或“布告之”。而1935年民国政府各县市办理预算的具体办法,规定:“县市地方预算核定后由县市政府印刷多份公布城乡,并在当地发行或销售之报纸披露全文,俾人民一体周知。”可见,报纸不发达的清末民初主要是要求在公众地方“榜示公众”,而民国时期媒体发达,已经增加了在报纸上“披露全文”的方法。 从清末到民国一直实行的将地方财政预算决算“榜示公众”或“报纸披露全文”的做法,为什么在后来荡然不存呢?原来,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的《保守国家机密暂行条例》明确规定,国家财政计划,国家概算、预算、决算及各种财务均属于国家机密事项,不得泄露。探索实行近半个世纪的预算决算公开制度,到此画上了句号。预算决算作为国家秘密,藏在深闺人不知,居然又是半个多世纪! 今天,人们已经痛切感到,阳光财政,民主财政,是约束政府滥权,防止政府无度挥霍,提高财政运行公正和效率最有效的制度。而如今近乎失控的疯狂的“三公”经费支出,也完全是财政不透明,监督不到位所导致。那么,回到原点,从预算决算公开做起,应该是必然的选择。相对于晚清民国,今天大众传媒和互联网的发达为各种形式的财政公开提供了无穷无尽的可能性和方便条件。
当然,今天地方政府预算决算的公开透明,还存在几乎无法克服的难点。问题主要在于,第一,半个多世纪以前的预算决算公开,有相关法律的明确规定,而今天的公开,还仅仅是财政部的一种要求,现行《预算法》对于预算和决算的公开,并无片言只字的要求。法律空白,必然使预算决算的公开大打折扣。 第二,预算决算公开,必须是地方政府的所有收入和支出全部列入预算决算。如果像现在这样,仅仅一部分收入与支出列入预算决算,大部分的收入支出并不列于预算决算,完全脱离预算决算的监督控制,那么,公布一部分预算内的财政信息,其实没有什么实际意义。最突出的例子就是法律明确规定地方预算中不列赤字,但是地方政府却在预算外肆无忌惮地借债,且不向社会公布,脱离上级政府、同级人大和辖区纳税人的监督。 地方政府预算决算公开当然是好事。但是,需要配套制度。所谓配套制度,是将来修改《预算法》时必须将预算决算公开的要求明确写进去;二是地方政府所有收入支出必须全部纳入预算决算,绝不留任何后门和口子,这一点也必须写入将来修订的《预算法》。
更多阅读
一年级《画》教学反思 一年级美术教学反思
一年级《画》教学反思导学《画》这课,我用了一课时,导学过程中鉴于大部分学生已经会读本诗,但没有见过画幅。我采用的方法先让学生看一幅字画,再由谜题诗导入——观察图画——初读课文——学习生字——研读课文内容——指导朗读的步骤
人教版必修一:《鸿门宴》教案
《鸿门宴》教案一、教学目标与要求:了解“鸿门宴”斗争的起因、经过,认识这一斗争的性质,正确评价有关人物。学习作者把人物放在激烈的矛盾冲突中,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展示人物性格特征的写作方法。二、教学重、难点:
@冯邵一 在《申请书》 在家办公申请书
@杜楠爆料【10岁男孩申请退学:我的理想是和心爱女孩一起生活】“我申请退学,不想把理想葬送在无聊的考试中”。 近日,@冯邵一 在《申请书》上说:“我的理想就是和心爱女孩一起生活,哪怕以砍柴、捡破烂为生。”他小学成绩优异连跳三级,现在
2K又一力作《2K10》配置一览 nba2k17能力值一览
2KSports旗下的2K篮球系列凭借其强大的真实性获得了篮球爱好者和游戏玩家的欢迎,在《2K9》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以后,《NBA2K》系列游戏正式迈向第十代,和实况足球系列一样,除了在真实性上有所改进外,《NBA2K10》在画面也有大幅提高,但对硬件
横光利一长篇小说《上海》译言 完本的长篇玄幻小说
横光利一长篇小说《上海》译言李振声 略知中国现代文学史的读者都知道,上世纪的三十年代,上海小说界有过一个流星般一闪而过的新感觉派,中坚核心有短寿的穆时英、刘呐鸥,以及年届九旬依然笔耕不辍、几年前刚刚离世、民间口碑“北有钱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