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s6豪门盛宴11.5 盛宴之中,谁输谁赢(11月14日)



盛宴之中,谁输谁赢

论《赢在中国》盛宴中的得失

 

关键词:传媒运营 创业者 激情与梦想 投资者 盛宴 传统美德

 

一、关于盛宴:

传媒是以吸引眼球为核心的,而传媒又是跟随市场进行行业化的细分的,因此,传媒运作本质上就是在相应领域内造星的过程,而造星的形式又以盛宴为最佳,不管是真的有奢侈的饭吃还是单纯的走秀颁奖、论坛峰会,也只有盛宴和大腕之间才是互相吸引与彼此造就的关系。

在传媒业高度发达的时代,也从不缺乏盛宴的机会。传媒给观众带来了一次又依次的盛宴,各个行业每个圈子都会有N多的盛宴,从体育界的F1、NBA、奥运会、奥斯卡、格莱美、各大电影节、前几年的快乐总动员,去年的超女。简直是数不胜数。不论是从工作角度出发的每个行业还是从生活休闲角度出发的爱好,每个圈子都有不容错过的盛宴在此起彼伏中。

今年的媒体盛宴更是一个接一个。国内的导演大腕冯小刚推出的《夜宴》公映,并赢得了一个多亿的首轮票房收入,这就更加大了盛宴在今年的热度。时尚界的好男儿,政治界的两会、国家级别的中非高峰论坛、四年一度的世界杯等等,在企业届就更包括CCTV推出的年度经济人物评选。而《赢在中国》成为今年中国投融资领域(圈子内通称“创投”)的一个盛宴,本文尝试分析《赢在中国》这道盛宴中的赢家与输家。

《赢在中国》是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推出的一档创投类型的节目,在每周二的“非黄金时间段”播出。采取“超女”所发掘出的海选、晋级、PK等方式层层选拔,最终入得投资者法眼的就可以得到投资。这简单地说是投资者做东的一次选秀大会。

那么在这场盛宴中,谁是赢家?

 

二、《赢在中国》盛宴中的赢家

(一)、在参赛者的层面:

 pes6豪门盛宴11.5 盛宴之中,谁输谁赢(11月14日)

优胜者组建类似于俱乐部性的创业者联盟,胜出者得到千万级别的天使投资。即使没有成为优胜者,也在全国观众前混了个脸熟,而且有了广泛的人脉资源,可以说是一举多得的。能够到国家电视台持续性得暴光,这本身就是很难得的机会。从自私的角度是树立了自己明星的形象,而从无私的角度是传播的创业项目的知名度。就连笔者在外地已经“在创业路上”的旧识都在问“你怎么没有去参与”,这不禁让一直有创业梦想的笔者感觉汗颜。

(二)、在观众层面:

一个全新的秀场,一些被神话为创业者的人,从开始的谦谦君子到后来的PK,一定要分出个上下,这有点像是那个减法,开始的时候,人们也许不是太患得患失,因为毕竟就像是个游戏,参与一下罢了。但随着已经投入了巨大的时间与经历,并已经在聚光灯下成了公众人物,并最终要成为或者减去别人或者是自己被别人减去的选择的时候,得与失之间就会变得越来越难以释怀,甚至出现了阴谋,出现了其实不想走的无奈,出现了一定要面对人性中灰暗的那一面。

观众希望这种“看不见的血腥”,从中有种莫名的快感,不管是自己中意的选手得到晋级还是惨遭淘汰的失落,其实失落更是一种痛彻心扉的感受。在观众看来,这是一场难得的好戏,尤其是在置身事外的观众而言,不想看自然可以随意换台,而想看上两眼的也可以在企业经营方面的些收益。

(三)在媒体层面:

媒体同样是赢家,央视二套一个小时的周播节目,时间段为非黄金段,却得到了稳定的回报,这个回报是以千万级计算的,由于一些众所周知的原因,即使笔者知道这数字,也不方便在此公布;至少比单纯卖广告高多了,甚至与一些传统比如《对话》之类的名牌栏目相比也未必就会低。媒体做的是生意,即使它是国家的媒体,是政府的喉舌,都是需要有利益驱动的,否则就不会在N多年前的标王放话说“每天开进央视一辆桑塔纳,每天开出一辆奥迪”了。但企业如流水的兵一样,换了一批又一批的新面孔,央视却是铁打的营盘,越来越牢固,年度广告收入水涨船高,估计不出意外,2007年度将冲击百亿大关。

收视率支撑广告与赞助,在得到切实的广告投放的硬指标面前,媒体不可谓不赢。

(五)、在组织者层面:

传媒为投资者搭建的盛宴,不排除以对创业者的根本利益驱动为致命诱惑,而组织者是在对参与者之间的资源与需求之间用一种模式来互相交换,就如笔者在某篇文章中所说:有需求就有市场。而组织者创造性地将资源与需求互相转化的思维与运作模式无疑是有难以估量的价值的。可贵的是,他们不仅停留在想法上,而且落实到执行中,这是最为难能可贵的,而从这点而宴,在盛宴中分一杯羹是当之无愧的。

能够给央视数千万来买断时间并运营的,应该也是赢家,以yahoo、中国联通、中华英才网、中粮集团、阿里巴巴这些巨头的介入,所赞助的费用自然不会是小数字,更加上还有所出现的那些案例所涉及到的,前面后面露脸的企业家,想必也不完全是帮了人场,钱恐怕也没少出,加之衍生的出版物发行等等形式的进项,他们本来也不缺钱,不管是大企业家还是大的投资者,最不缺的就是钱了。因此策划组织并运营的,应该也是赢家了。

组织者通常是策划人出身,在策划人看来,从想法与模式的实现中得到物质与资金的回报通常仅仅是附加的,而让他们更为开心的是想法变成了事实以及被关注的过程本身,那是一种难以言表的成就感,就如同一个母亲在十月怀胎之后,看着一个新生命的诞生的喜悦。策划人通常都会执着于自我实现的过程并享受实现之后的喜悦。

(六)、在赞助者层面:

《赢在中国》搭建了如此盛大而持久的秀场,如此,谁是东家?当然是那些在节目中投入广告的企业。

作为回报条件之一,组织者将赞助企业采用实名放进了每期的实战与案例中,甚至包括场外的营销活动,这些形式与硬广告相互结合,都对赞助商进行了传播,这是对赞助者的商业回报。

当然,任何参与者都极其精明,至少不会傻到把钱拿出去打水漂听响的程度,怎么傻都不会如笔者一样单纯,他们自然是要通过媒体的平台和组织者的“忽悠”,而收到传播效果的,那效果假如让自己感觉不满意的话,也不会形成节目运作的良性循环了。因此,作为终极出资方,他们应该是最大的赢家,至少比单纯傻乎乎地打广告花的要少,收益要大。

(七)、在投资者层面来看:

在投融资的主题中,笔者曾经多次提到投资者的责任、压力与风险,这使得他们的投资有很大的可能就会打水漂,因而选择行业、选择项目、选择团队、选择进入时机,更重要的是要随时准备退出。就如同水面上悠闲的鸭子,两个脚掌要不停地在水下忙活。

能够在全国性权威电视与网络平台,选择项目以及项目团队,即使最终没有选对,也可以在创业投融资领域做到名声在外了。不管他们最终选择了什么项目与哪个团队,都已经通过使得项目、团队与投资者自己得到了强有力的传播。这在投资者而言不仅降低了投资风险而且在市场中有极大的附加传播。

(八)、从国家层面:

笔者斗胆在此简单说几句本栏目对国家的利益。

没有任何一个政府不希望看到在自己的国家中的子民热衷于创业的,那至少会给社会福利减负,会在民间多解决一些就业问题。这就像是父母高兴地看到自己的子女都开公司一样,尽管他们也知道,开了公司之后未必就会赚大钱,但是否赚了大钱暂且不说,至少是不再做“啃老族”了。

我们一直听说有针对失业者与丧失劳动能力者提供社会最低保障的,那些创业者不但不再领取“低保”,而且只要有经营,有了收益就需要先行交税。更实在地说,其实税务部门不是很担心偷漏税的情况的,大不了再把他们罚个底掉,打回个原型,不过是回到了原点。更严重的诉诸法律,在执法者也没有什么可失去的,反而起到了以儆效尤的效果。

 

三、《赢在中国》盛宴中的遗憾:

但毕竟有所得必有所失。那么显然,《赢在中国》盛宴中也有一些遗憾的东西。

不同的人所感悟到的失去的东西是不同的,如上面分析,媒体、参与者、观众、投资者、赞助者、组织者乃至国家层面等等都是没有失去的。

在失去者中,观众失去的也仅仅是一些本来可以用于休息的时间,那本也无关痛痒。笔者认为,最大的损失莫过于参赛的那些选手,尤其是那些“行百里者半九十”而被判出局的人。他们未必是不出色的,项目未必就是不好的,有些时候他们遭到淘汰仅仅因为运气,或者是人性中一点点的瑕疵,有些时候仅仅是瞬间的懈怠,或者是一句不很得体的真话。钱江的离开有些落寞,根本原因在评委看来是在瞬间缺乏激情。但同时也给了我们理性思考的空间。

那最终留下的,就真的是胜利者吗?从比赛而言是的,但从市场讲就未必了。

笔者认为,真正的投资者对创业者的考验是全方位的,需要的不是创业明星,需要的是切实的项目,稳定的团队,虽稍微有些超前却相对成熟的市场状况,帮助他们赚大钱。而创业者需要的不是激情,激情仅仅是点燃创业冲动的导火索,但导火索并不是创业的全部,而导火索最终引爆的炸弹也不是创业的本质,创业不是要求得自己的辉煌,而是要来经营的。

创业者需要在长时间内离开本职工作,全身心地投入。听到钱江主动要退出而要回去照顾自己的公司,某些评委说,“这场比赛要持续多长时间,而且是全脱产的,你又不是不知道,你对自己的创业团队的承诺是需要承担责任的,但你对节目组和全国观众同样有一份承诺,同样是需要有责任的”,听到这些,钱江显得更落寞了,缺乏激情与公司离了他无法正常运转、因小公司而失去更大的传播机会,这些机会都成为“成全”他离开的理由。

当然,笔者并不认为那位前辈所说的话有什么故意伤人的意思,笔者对任何行业的前辈都是尊敬有加的。对于参赛者,那些多少都是创业型企业的CEO的人,在央视与Yahoo等平台上频繁露面,成为明星,至少他们的企业与创业项目的知名度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但在得到的同时,他们也有所失去。

首先他们肯定会有整段的时间不与自己的创业团队在一起。假如他们的企业像万科一样的成熟,他们的制度建设已经相当稳健,而他们在业务管理方面已经很稳定,而他们可以任意离开最少两个月不去管,公司也不会出事——王石去登山恐怕也不过如此吧,但现实是创业公司大体上都是还在生存线挣扎的baby型的公司,因而让他们把公司推给“保姆”是不能放心的。在新的投资方还不能指望的时候,不要说什么已经对《赢在中国》栏目组有承诺,也不要说对全国观众负责。

其次,作为中华民族的美德的谦和是否还有必要在商场中保留?在PK台上,虽然每个人都把团队的失利归因于自己,但在所有人都内归因之后,那个最后一个内归因的往往就是被淘汰的,这就如同任何谦谦君子的行为都会被最终证明是虚伪,而在谦让了之后就会发现,其实自己被淘汰的原因就是太过谦和。

第三,另外他们肯定会放弃很多内敛而表现出张扬的成分,PK台就是这样,一切竞争都是表现出来的,为了表现自己更优,就如同争宠的妃子,而不像深沉的谋略家。

当然,投资者有权利做出自己的判断,有自己的判断标准,更有权对他投资的创业项目与团队特别是团队带头人提出各种要求与尖刻的批评。

笔者忽然感觉这样的秀场有些像是皇宫选秀,所不同的只不过秀女通过选秀而得到了锦衣玉食,在创投领域的选秀是男人梦想的实现乐园。

 

每次盛宴过后,都会留下了一些回忆的片段。

客观地说,笔者崇敬在《赢在中国》节目中的每位组织者与参与者,不管参与形式是赞助者、评委、那些刚刚崭露头角就被斩落马下的人,那些“行百里者半九十”的英雄,当然也包括那些战斗到最后的优胜者,只要不由于此次胜利而使得自己尚在襁褓中的baby公司最终夭折,只要不因为本次比赛的胜出而就此张扬,并进而失去企业家最核心的运筹与谋略,或者那些传统美德中留在人身体里的美好。

最终,笔者的心绪依然平稳。毕竟这是一次成功的尝试,但毕竟没有任何事情是完美的,《赢在中国》不过就是个节目,是个展示做秀的舞台,输也好赢也罢,都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关键是要守住自己的底线。

总体而言,虽然感觉有点遗憾,但毕竟对新事物肯定是需要给他时间让他长大的,但有总比没有强吧。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43829.html

更多阅读

转载 每日盘感 11月14日作者:吴欣然

可信吗?原文地址:【每日盘感】11月14日(作者:吴欣然)作者:记忆qd医药行情可能先行启动,经过三个月反商业贿赂利空打击,整个医药板块调整了三个月,基于2014年医药行情利好不断:1、招标不再唯低价,而是唯质量,这样对医药降价空间拉小了;2、反商业贿

转载 中年人养肾2012年11月27日王耀献 王耀献的号多少钱

原文地址:中年人养肾(2012年11月27日王耀献)作者:bhfh中年人养肾,节饮食,慎起居(2012年11月27日王耀献)2012年11月27日科教频道cctv10健康之路节目笔记,主题是冬季养肾黄金季节(5)。嘉宾是王耀献(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院长,有丰富临床经验,中

声明:《pes6豪门盛宴11.5 盛宴之中,谁输谁赢(11月14日)》为网友忽然長大了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