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桃花源 《心灵桃花源》第一篇 一个人的桃花源——坐看云起时(3)
自两晋时起,山水自然就开始成为文人精神世界和诗歌世界的重要部分。或欣赏山水之华美,或于山水中参天地之玄机,或于山水之流动中悟人生之理,但少有人能融入山水。谢灵运是一个例子。谢灵运出身世家,门第高贵,又才华横溢,非常高傲,他曾说:天下有才一石,建安诗人曹植独得八斗,我得一斗,余下一斗由自古以来及现在的闻名之人共分。谢灵运20岁时就出任琅琊大司马行参军,又任太尉参军、中书侍郎等职。但刘裕代晋立宋后,将谢灵运的封爵由康乐公降为康乐侯,食邑减少为五百户,他由此对刘宋王朝心怀不满,在受到排挤,被降为永嘉太守后,心情更加烦闷,不理政务,纵情山水,以宣泄胸中块垒。一年后,他称疾辞官。宋文帝继位后,征召谢灵运为秘书监,还被指定撰修晋史,但谢灵运眼见朝廷没有重用自己的意思,不久就辞官回到始宁别墅,与朋友游山玩水,吟咏诗歌。谢灵运喜欢登山,登山时穿一双木制的钉鞋,上山取掉前掌的齿钉,下山取掉后掌的齿钉,上山下山分外省力稳当,这就是著名的“谢公屐”。刘宋文帝元嘉八年,宋文帝又让谢灵运任临川内史,但谢灵运不理政事,终日出游,被地方官员纠弹,要治他的罪。谢灵运反把有关吏员扣押起来,还在诗中将刘宋王朝比作秦朝,自比为张良、鲁仲连。谢灵运因此被流放广州,刚到广州,朝廷的公文又到了,命令将他就地正法。谢灵运死时仅49岁。谢灵运之所以喜欢山水,是因为要在山水中排遣自己政治不得意的苦闷,所以,他一边欣赏“白云抱幽石,绿筱媚清涟”(《过始宁墅诗》),一边叹息自己孤独,没有知音:“表灵物莫赏,蕴真谁为传?”(《登江中孤屿》)“孤游非情欢,赏废理谁通。”(《于南山往北山经湖中瞻眺》)“妙物莫为赏,芳醑谁与伐?”(《石门岩上宿》)所以一直没有办法融入自然山水。还有被称为“小谢”的谢朓。他先任参军,后在竟陵王萧子良幕下任功曹、文学等职。公元495年出任宣城太守,因告发岳父王敬则谋反,受到奖赏,被提拔为尚书吏部郎,后来被诬陷死于狱中。谢朓也喜欢山水,其对山水自然观察细微,描写逼真,如“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晚登三山还望京邑》)、“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桥》)、“鱼戏新荷动,鸟散余花落”(《游东田》),都脍炙人口。但谢朓既对仕宦充满了热望,又由于政治争斗而心中郁闷,所以他看到美丽的风景却伤感无比:“去矣方滞淫,怀哉罢欢宴。佳期怅何许,泪下如流霰。”(《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唐代诗人李白也喜欢描写自然山水,他喜欢的自然是“难于上青天”的山峰,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的瀑布,是奔腾的长江,是咆哮的黄河,是海浪,是长鲸,其中蕴涵着的是慷慨不平之气。杜甫也喜欢写山水自然,杜甫的山水中充满着对人生苦难的体悟。即使是和王维并称的山水田园诗人孟浩然,其诗歌虽也带有些许禅意和禅趣,但也没有达到王维那样空灵的境界,因为他无法达到与自然的融合。孟浩然一生不遇,对功名一直充满着渴望。孟浩然在40岁的时候到长安求取功名,遇到了王维。据说有一次孟浩然正和王维聊天,忽然唐玄宗前来巡视,孟浩然手足无措,就钻到了桌子底下,但是唐玄宗还是看见了,就把孟浩然叫了出来,他也听说了孟浩然的名字,知道他的诗写得不错,就叫他写一首诗看看,孟浩然就读了他此前刚写的一首诗《岁暮归南山》:“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唐玄宗再傻,也能听出其中的牢骚,表面是谦虚,说自己是缺少才干,因而未得到圣主的任用,实际上是在讽刺唐玄宗没有眼光,所以不赏识自己的才华。所以唐玄宗听了之后非常不高兴:“朕不曾弃人,自是卿不求进。奈何有此作!”于是就让他自己回南山了。但是孟浩然内心深处根本不想回南山,所以没有陶渊明采菊花而望南山的心情。面对浩瀚的洞庭湖,他感到的是湖水的振荡,注意的是湖边的垂钓者,想到的是如何渡过洞庭湖,联系到自己因为无人荐引,功名蹭蹬。(《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与王维的忘记自我,融入自然不同,孟浩然更多的是以旁观者的态度看待自然,他总是由自然山水想到自身,在《夜归鹿门山歌》中,孟浩然写自己在日暮天昏时乘舟归鹿门山,途中见到江村归人、月照烟树、岩扉松径,产生了对隐士生活的向往之意,但也只是向往而已,看了一眼鹿门山月,也就匆匆地过去了。孟浩然喜欢的是秋月、疏雨、清露,听着猿的哀鸣,看着沧江急流,总是不由自主地愁绪万千。开元二十八年,诗人王昌龄游襄阳,看望孟浩然,孟浩然很高兴,就和王昌龄纵情宴饮,旧疾复发,不久就带着一生的遗憾去世了。 儒家有“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之说,认为山水中蕴藏着仁德和智慧,在怀才不遇,大道不行的时候,往往隐居山林,回归山水田园,寻求心灵的安适。对道家来说,山林自然不仅是人的栖居之所,还是人生的归宿,更是一种人生的境界。对日益远离自然,远离生活常态的人类来说,自然成为一个遥远的梦想。佛教传入中国,一开始寺庙多建于山林之中,静观山水成为参禅悟道的重要途径。如庄子所说,人来于自然,最后又回归自然,这或许是人在山水自然中能找到心灵宁静的原因。越到后来,山水自然越成为人类精神的重要依托,特别是到了现代,远离喧嚣的都市,到山水中寻找片刻的清凉,暂熄心中追求功名富贵的燥热。但正如谢灵运、孟浩然那样,很多人因为无法遏止的欲望,无法融入山水自然,匆匆而往,匆匆而回,看到的是山木花石,心里想的仍是金钱地位,所以终于还是山林过客。“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那一种融入山水自然的人生适意,对现代人来说是那么的遥不可及。
更多阅读
评课:《祁黄羊》第一课时
《祁黄羊》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初步了解时代背景,理清人物关系。 2、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词语意思。并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导入新课 1、师:在以前的课上,我
坐看云起云落 静赏花开花谢 坐看云卷云舒的意思
一个人,一辈子,一条路,随着年龄的增长,观点,心态也随之改变。不一样的环境酝酿不一样的人,不一样的风景影响不一样的心情,不一样的态度就会有不一样的结局。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站得高,才会看得远。人只能活一次!千万别活得太累!如果我们能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王维《终南别业》 王维终南别业赏析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译文] 每走到水流穷尽的地方,便是我闲坐观看浮云飘荡的时候。[出典] 王维 《终南别业》注:1、 《终南别业》 王维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笑看风云淡,坐看云起时 笑看风云淡的下一句
《做人像做酒》好酒需要陈放,人要学会沉淀。人生输输赢赢,或得或失,每一寸光阴都承载着悲喜。学会沉淀,沉淀阅历形成智慧,沉淀情感丰满心灵,沉淀心情换取宁静。沉淀,不是消沉,是在宁静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做人就像做酒,像陈酿的酒,不浮躁,不
微信公众号第一篇范文 《湿营销》第一篇 篇首导读
碎片化经济 大众市场之后的圈子化世界 篇首导读 当今全球互联网市场正日益表现出大量网络群体自由组织、自我维护的新特征。换句话说,我们正逐渐摆脱现实生活中呆板僵化的制度约束,投身到更有人情味儿,更符合个人兴趣爱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