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论 剩余价值 《资本论》——劳动价值理论领域中的托勒密体系



如果我们把商品的生产者比作地球,把消费者比作太阳,我们可以看到,马克思的《资本论》与天文学上的托勒密体系有类似之处:

  (1)它们都是经过长时间发展建立起来的庞大的理论体系,并且都能在一定程度上解释客观现象。托勒密体系是地球中心说经过几个世纪的发展而形成的理论体系。公元前4世纪,柏拉图在他的《蒂迈欧篇》里提出,行星运动是匀速圆周运动。从这一观念出发,他建立了以地球为中心的同心球式的宇宙模型。其后,欧多克斯、卡利普斯和亚里士多德发展了他的学说。公元前3世纪,阿波隆尼提出了“本轮—均轮”模型,认为所有的天体都沿着本轮作匀速圆周运动,本轮的中心又沿着均轮作匀速圆周运动,地球则处在均轮的中心。“本轮—均轮”模型到公元2世纪由C.托勒密发展到完备的程度。他在其巨著《天文学大成》中,用本轮、均轮、偏心轮等一系列圆周运动,对每个天体找出一种组合,用以预告它的位置。这个预告与实际相差在很长时间内未超过2度,使“本轮-均轮”模型能够沿用1400多年。《资本论》是用人类劳动解释商品交换价值的思想体系,这个体系也是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形成的。早在中世纪就有人明确地指出“公平价格”是与劳动相符合的价格。17世纪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对这一思想加以发挥,形成了古典劳动价值论,但因无法解释资本利润的来源而使学派解体。《资本论》继承了古典经济学的劳动价值理论,创立了劳动力商品理论和剩余价值理论,克服了古典劳动价值论遇到的困难,揭示了资本剥削的秘密,使劳动价值论得以确立。这部著作之所以能够成为“无产阶级的圣经”,随着无产阶级斗争的高涨而得到广泛的传播,是因为它确实揭示了经济运行的某些客观规律。

  (2)它们最终都在度量问题上遇到了无法克服的困难。托勒密体系遇到的困难是理论的推算与观测的数据不符。随着观测技术的提高,人们对天体的观测越来越精确,托勒密体系对于观测到的事实越来越难以解释。《资本论》遇到的困难也出在交换价值的度量问题上。《资本论》认为交换价值有两种尺度:第一种尺度是小时、日等时间尺度。《资本论》写道:“使用价值或财物具有价值,只是因为有抽象人类劳动体现或物化在里面。那末,它的价值量是怎样计量的呢?是用它所包含的‘形成价值的实体’即劳动的量来计量。劳动本身的量是用劳动的持续时间来计量,而劳动时间又是用一定的时间单位如小时、日等作尺度。”(《资本论》第51页)第二种尺度是货币。《资本论》写道“货币作为价值尺度,是商品内在的价值尺度即劳动时间的必然表现形式。”(《资本论》第112页)无论把劳动时间还是把货币作为交换价值的尺度,显然都会使交换价值离开人与人之间的交换关系。因为自给自足的劳动量也是以时间为尺度进行度量的,如果劳动时间是交换价值的尺度,那么岂不是说,自给自足的劳动产品也有交换价值?交换价值岂不是可以离开交换而存在的?货币也是一种商品,把货币当成别的商品交换价值的尺度,必须以货币能够把自己当成自己的尺度为前提。《资本论》也看到了这一点,其中写道:“然而货币并没有价格。货币要参加其他商品的这个统一的相对价值形式,就必须把自己当作自己的等价物。”(《资本论》第113页)这就是说,货币的交换价值是离开交换关系由自己决定的。这不仅与交换价值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换关系中存在的论断相矛盾,而且违背了度量活动的常识。常识告诉我们,任何属性的尺度都不在它所在的物上,而在另外的物上。例如,绳子长短的尺度在尺子上,铁块轻重的尺度在磅秤上,如此等等,绝无例外。货币也是一种物体,其交换价值也是物的一种属性,它存在于所在的物上,但它的尺度在另外的物上。任何物体都不能自己度量自己,货币同样不能自己度量自己。认为货币可以自己度量自己的交换价值,是与度量活动的常识相违背的。以这两种错误的尺度对交换价值进行度量,其结果必然不一致。“转形问题”之所以产生,就是因为用两种尺度度量的结果不一致造成的。对于“转形问题”的任何解决,都不过是举出了某种巧合的事例而已。

 资本论 剩余价值 《资本论》——劳动价值理论领域中的托勒密体系
  (3)它们遇上困难的原因都是把基准点放错了地方,并且都用与事实不符合的思维模型来解释观测到的事实。在天文学上,人们观测到的事实是天体的视运动。托勒密体系把天体运行的基准点放在地球上,认为太阳系乃至整个宇宙都是以地球为中心运转的。在经济学上,人们观测到的事实是不同的商品相交换。《资本论》把交换价值的基准点放在生产者身上,认为交换价值是由生产者为生产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这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资本论》第52页),这种“社会必要劳动量”又被称为“价值实体”。由于“价值实体”是“在生产者背后由社会过程决定的”,而所谓“社会过程”正是交换过程。只要交换过程不结束,“价值实体”就不可能确定;只要“价值实体”不确定,人们谁也不可能按照“价值实体”进行交换。把“价值实体”当成决定交换比例的依据,不过是一种假设。《资本论》是用假设来解释商品之间的交换比例。

  (4)克服困难的办法都是改变基准点。在天文学上,只要不再把地球看成是中心,而是把太阳看成是中心,问题就迎刃而解。在劳动价值论领域,只要将交换价值的中心不再看成是在生产者那里,而是看成是在消费者那里,问题同样会迎刃而解。商品社会是由生产者和消费者组成的,只有消费者才生产者以外的“社会”。首先,商品中包含的“社会必要劳动量”应该是“消费者必要劳动量”。这种“消费者必要劳动量”才是交换价值的本原或基础,商品中只有包含“消费者必要劳动量”才有可能具有交换价值,不然就不可能有交换价值。其次,交换价值的尺度不在商品上,而在消费者身上。这个尺度就是交换的需要。交换的需要就是对更多的劳动量的需要。人们之所以进行商品交换,是因为看到,通过商品交换可以用较小的代价换得只有用较多的劳动量才能生产出来的物品。人们是为了满足对于更多的劳动量的需要才进行商品交换的。所谓交换价值,不是别的,就是商品能够满足人们对于更多劳动量的需要的属性。一种商品,不管其生产者为生产它耗费的劳动量是多么大,只要在消费者看来,它包含的“消费者必要劳动量”不大于为它付出的交换代价,它就没有交换价值;一种商品,不管其生产者为生产它耗费的劳动量是多么小,只要在消费者看来,它包含的“消费者必要劳动量”大于为它付出的交换代价,它就有交换价值。劳动价值论并不错误,错误的是劳动价值论领域的“价值实体”说以及由此形成的类似于托勒密体系的理论体系。不打破这个理论体系,就不可能使劳动价值论得到发展。要打破这个理论体系,关键在于抛弃“价值实体”。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44219.html

更多阅读

西藏卫视纪录片《天河》:展示一个美丽真实的西藏

西藏卫视纪录片《天河》:展示一个美丽真实的西藏分集介绍·视频点播第一集《源》回放本集主要讲述雅江源头杰玛央宗冰川的雄浑之美,浓墨重彩地表现了人与自然、人与历史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在严寒笼罩的高原牧场,闯进牧民

安吉利亚朱莉电影《原罪》 安吉利亚 朱莉的评价

最近看了《谢利》,感觉这部片子比《原罪》差远了,后者的剧本可谓一流。这个片子阐述的是重生、救赎、真爱里的罪恶与阳光。能体会到导演的用心良苦,单纯定义为情色片,就太不深刻了,它里面涉及的伟大内涵温暖又崇高。《原罪》爱即罪欲,2个

热播中的美剧《越狱》主演介绍 最近热播的美剧

热播中的美剧《越狱》主演介绍【简介】06年10月中旬的美国版《娱乐周刊》,对9月开始的新电视季进行了大型盘点,其中《越狱》(Prison Break)以极具魅力的男主角、出色的创意和严密紧凑的故事,当选为最佳新剧的第一名。早在8月29日美国

声明:《资本论 剩余价值 《资本论》——劳动价值理论领域中的托勒密体系》为网友落葉的秘密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