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一直搞不懂,尽管现实中不断有消费者一方把厂商捆绑销售行为告上法庭,主流经济学为何还要执意把两种商品生拉硬扯捆绑在一起推给消费者。
最著名的反对捆绑销售的案例莫过于全球对微软捆绑销售即时通讯软件和视窗操作系统的抗议。微软捆绑销售的做法,不仅仅在美国本土多个州遭遇抵制,而且被欧盟以反垄断为由进行制裁,在其它国家也麻烦不断。
一年前, 韩国公平交易委员会作出裁定,判决微软将多媒体播放器和MSN即时通讯软件与“视窗”操作系统捆绑销售违反市场公平竞争原则,判罚微软缴纳330亿韩元(1美元约为1030韩元)的巨额罚款。而且在未来10年内, 韩国公平交易委员会规定微软在韩国市场销售“视窗”系统可有两种选择:一是剥离多媒体播放器和MSN即时通讯软件,一是保留这两种软件但加入竞争对手相关软件网络链接。
如何面对和化解铺天盖地的抗议浪潮,那是该比尔自己头疼的事儿,我们还回到经济学话题上来。
我看到效用无差异分析就觉得好笑,为何经济学家认定消费者是在两个商品之间权衡不定?钱皮曾经撰文嘲讽到:难道消费者会在“穿两件裤子而饿着肚子”和“光着屁股大吃大喝”之间取得等同的效用吗?championway还杜撰了一个经济学小小说——“一个主流经济学家是如何消费的”(阅读链接参见http://www.dqjj.com/bbs/dispbbs.asp?boardID=13&replyID=55321&ID=10700&skin=1)
由于不认同捆绑销售行为是一个符合理性人特征的行为,因此在无差异的走向形态上,《西方经济学的终结》给出的曲线和西方经济学教科书上的都完全不同,即存在大量的和坐标轴相交的所谓无差异曲线。相交,就意味着某种商品的消费量可以为零,意味着消费者通常不会以捆绑销售的方式进行自我刁难。
但是,信奉西方经济学效用论的人还真不少。钱皮的讥讽多了,自然引来了抗议,说钱皮根本不懂得效用论,理解狭隘。西方经济学没有说过必须把手里的钱都花光,剩余的钱就算作储蓄了,如果把“消费”和“储蓄”都看作是一种消费对象商品,无差异分析有何不对呢?
遗憾的是,除了知道某些公司强行把员工的钱以存款为由扣压占用之外,我还没有听说过有法律规定居民必须储蓄的。
我知道尽管有经济学人不赞同实行全民社会保障,但是不少市民失业者现在可以领到政府发放的最低生活补贴了。但是,这些人的恩戈尔指数一定是最高的一群,政府发放的最低生活补贴不可能使得他们在保障基本生活之后还有用于其它消费的储蓄了。
储蓄,其实主要是一种消费习惯和生活态度,和收入多少没有必然联系。持即时行乐观念的人和守财奴不是一个“民族”的,前者有一个充满诗意又令人感慨的族名——月光族。月光族不屑于储蓄,并不都是因为收入微薄,他们大多数收入都远高于政府给出的最低生活水平。月光族的行为告诉经济学人,“储蓄”也不是一个不可或缺的消费品种,即便是在“消费X”和“储蓄Y”这个平面直角坐标当中,无差异曲线也是会和坐标轴相交的。
或许有人会质问“难道‘消费’可以为零吗?”。呵呵,这里就涉及到西方经济学一直在犯的一个错误了——从来都没有搞懂什么是存量和流量。效用,是一种感受状态,是一个存量,和效用无差异分析相联系的商品的量也都是存量,和西方经济学定义的那个作为流量的需求量不是一回事儿(这也是我说从效用无差异分析无法证明需求曲线走向的一个理由)。当然,正确定义的需求量永远不可能是零,而是一个不为零的常数,因为零需求量意味着没有需求行为。但是消费量就有可能是零,说得准确一点,消费开始的时候,消费量就是0。
以上罗嗦不是说只要承认无差异曲线能够和坐标轴相交就可以使得效用论起死回生了,无差异分析的思想本来就不可以成立,无论从理论上还是现实中,消费者的两种行为可能会产生无差异的效用,但是这是一个巧合的结果而不是行为目的和原则。理性人只会追求效用最大化,而效用最大化是一个惟一的点,而不会排列成一个无差异曲线。“效用无差异”从来都不是一个行为原则。
哎,可怜呀。不知道今后月光族该怎么安排自己的生活,尤其是学过西方经济学效用理论并深信不疑的月光一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