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巴克VS麦当劳:谁动了谁的咖啡?(5)



启示:商业模式的较量

 虽然麦当劳已经开始提供特色咖啡,星巴克也通过增加热三明治早餐作为反击,但这两家连锁餐饮业巨头短时间内都无法撼动各自的地位。这是因为他们的目标顾客群无论在性别、年龄、收入等各方面都存在比较大的差异,两者的市场侧重也明显不同。

 星巴克的沉浮,带给我们一个重要启示,那就是高价策略与大众化服务之间存在着必然的矛盾。在发展初期,凭借与众不同的咖啡口味和社区氛围,星巴克吸引了一批愿意支付高价的忠实拥趸,并形成了口碑效应。在随后不断扩张的过程中,大众消费者涌进来,稀释了原先的老顾客,而分店品质管理的缺失以及自动贩售机的使用,进一步导致星巴克服务体验的廉价化。与早期顾客不同,大众消费者通常对价格更为敏感,这也给了麦当劳发动价格战的机会。星巴克最近几年的快速扩张,看似增加了公司规模,实际上却损害了公司的核心价值,这就是5年来星巴克股价回到起点的真正原因。

 当一个公司产品、服务的核心价值与市场规模发生背离的时候,其商业模式的扩张极限就会浮出水面。人们一般认为,现代企业的商业模式花样繁多,很难归类。但实际上,这个世界大致存在着两大类商业模式。第一类,服务规模越大,产品卖得越多,商业模式就越稳固,公司价值也越高。这一类公司不胜枚举,国内的腾讯,国外的可口可乐等等,都在其中。第二类,产品、服务规模扩大到一定程度之后,商业模式产生的价值就会随之降低,公司也会贬值。赚取超额溢价的奢侈品牌大都归于这一类。以这个分类标准来衡量,麦当劳的商业模式当属于前者,而星巴克则无疑属于后者。

 星巴克VS麦当劳:谁动了谁的咖啡?(5)
 这两类商业模式本无高低之分,各有各的市场细分和盈利方式,也都可以做到相安无事。但星巴克却没有认清其商业模式的本质,试图通过大规模连锁扩张来放大公司价值,与其他快餐连锁巨头掰一掰手腕。事实证明,在大规模餐饮连锁这个市场上,星巴克的商业模式与麦当劳相比,确实处于劣势。

 正是星巴克自身商业模式固有的规模限制,导致其在扩张过程中过早遭遇了瓶颈,并招致竞争对手的围攻。从星巴克那里获得启发的麦当劳,在已经被培育好的美国咖啡消费市场上后来居上,凭借的也正是其商业模式的优势。此时,对于星巴克来说,无论是修正现有赚取溢价的商业模式,还是坚决退守原先的利基市场,都需要决策者具有莫大的勇气和决心。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44587.html

更多阅读

麦当劳:观星空点亮你的夜

     快餐市场白天消费日趋饱和,快餐品牌们将增长点转移到夜间消费。如何通过创新体验,吸引消费者夜间前往快餐店消费呢?麦当劳针对国人的星空情结,设计了一款有趣好玩的夜亮了手机APP,用神奇的观星体验点亮你的夜,号召前往麦当劳用

麦当劳:方便创造财富

     最近,北京麦当劳食品有限公司推出一项新举措:在所属57家麦当劳餐厅内代售公交月票。麦当劳在对北京发售月票网点进行调查后发现,北京有600多万人使用月票乘公交车,而发售月票的网点只有88处,乘客深感不便。于是,麦当劳“拾遗补

麦当劳:商界不飞鸟

美洲大陆有一种不飞鸟,尽管生物学家认为其翅膀根本不足以产生能够支撑鸟身重量的动力,但并不妨碍它在天空自由翱翔。麦当劳就是商界的不飞鸟,尽管缺陷众多,却依然翱翔于商业的天空。麦当劳:商界不飞鸟   文/陈禹安  麦当劳悖论如果有

麦当劳:微博促销快乐

麦当劳:微博促销快乐文/本刊记者闫芬 周再宇 发自北京也许大家已经忘记2006年那句最让人感同身受的话,香港那位巴士阿叔说出了多少人的心声—“你有压力,我也有压力”,这句话当时被广为传播,甚至被印到T恤上。可见“压力”一词引起

麦当劳:职业经理人的胜利

 进入中国市场20年后,全球连锁快餐业霸主麦当劳终于摆出了发力快跑的冲刺姿势。   2010年5月,麦当劳中国官方网站上出现了一个特许加盟频道,专门介绍其加盟业务。此举被媒体解读为“重启加盟,在华加快开放步伐”。   事实上,麦当劳

声明:《星巴克VS麦当劳:谁动了谁的咖啡?(5)》为网友枫少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