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向文波行为到民粹主义
题记:我在我的博文“向文波你恶炒徐工的目的何在”http://pierrehanson.aihuau.com/showarticle.aspx?id=36025里提到过,我们中国的经济意识领域里已经潜动着一股民粹主义的暗涌了,这种暗涌对于我们国家的发展和开放我个人认为是有害的,这种意识的极端就是毛泽东式的保守锁国政策,对于这个饱受这种意识荼毒的国家和民族,因为长期一贯的公权力的执行的缘故,这点可见我对道德的论述,“从历史事实来看,道德都是由法律演化而来的,比如古代道德的杀人者死、三从四德等在古代就是法律,只是在历史过程中在公权力的强力执行下,逐步的内化成为人的一种意识,因此,可见道德只是一部内化了的法律而已。”同样的道理,我们中国惯用的保守的锁国政策,事实已经在我们的一般民众中已经形成了一种思维的定势了,而这种思维的定势,在很大程度上,又比较执行他的公权力更有生命力,封建主义的遗传还在荼毒我们的灵魂,同样,被人打怕的被殖民者惹不起躲的起的简单的民粹主义,却在我们的民众中有很大的市场,从向文波先生的博文的回应,我们是可以见到这种端倪的,故而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认识,因此我在我的另外一篇博文里已经提到了这点,可详见我的文章“从《构成整车特征的汽车零部件进口管理办法》谈政策性隔离”。对此我们首先应该认识到的是什么是民粹主义,它有什么特点。
什么是民粹主义: 这点正像任何重要的社会政治范畴 一样,对民粹主义人们也没有统一的定义。诚如保罗·皮可尼(Paul Piccone)所说,大家对民粹主义“这个概念的理解是如此地模糊,民粹主义概念的模糊性,最主要的原因是民粹主义作为一种社会思潮和社会运动所具有的内容的丰富多样性。民粹主义既是一种政治思潮,又是一种社会运动,还是一种政治策略。这样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当人们从不同的视角看待它时,便会得出极不相同的结论。以至于它可以指一切东西,同时又什么也无所指。作为一种社会思潮,民粹主义的基本含义是它的极端平民化倾向,即极端强调平民群众的价值和理想,把平民化和大众化作为所有政治运动和政治制度合法性的最终来源,以此来评判社会历史的发展。皮尔—阿德列·塔奎夫曾这样说道:人们“可以把民粹主义定义为一种意识形态,根据这种意识形态,合法性即在人民的意志之中,因此它体现了激进的民主理想。这种民粹主义对应于直接民主,其特征是民主的极端主义”。民粹主义的模糊性和歧义性不仅体现在其定义上,也体现在其作用上。民粹主义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它强调平民大众在社会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它把平民群众的愿望、需要、情绪等当作考虑问题的出发点和归宿,它肯定平民大众的首创精神。因此,从重视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方面来看,它具有积极的意义。但另一方面,民粹主义抹杀精英人物在历史进程中的应有作用,它强调对大众情绪和意愿的绝对顺从,哪怕这种情绪和意愿从长远看明显不利于社会进步时也坚持这种极端平民化的主张,它常常通过大众的普遍动员而对全部群众实施高度集中的操纵和控制。因而,从社会发展和平民大众的长远利益看,它又有着消极的意义。民粹主义着眼于人民的统一,强调群众的整体性,这种基本价值在遭到外敌威胁或以为遭到外敌的威胁时,便极容易转变成民族主义,即强调民族统一和民族认同,抵制和排斥外国力量的侵入。由于民粹主义内在地潜藏着这样一种民族关怀,所以它又被称之为义“民粹民族主义”因此皮尔—阿德列·塔奎夫曾指出:尽管民粹主义有很大的模糊性,但不含糊的是,所有形式的民粹主义都有一种民族关怀。因此,“所有民粹主义或多或少是一种民族民粹主义”。当民粹主义在民族遭到外敌威胁以为遭到外敌的威胁,而转变为民族民粹主义或民粹民族主义时,其大众认同便转为民族认同,“人民的—反人民的”的思维逻辑转变为“国内—国外的”逻辑;其批判的重点也随之从国内的政治经济精英转变为外部敌人,从上层阶级转变为“吃里扒外”的内奸。向文波 - 新浪BLOG里有段这样的评论可以做出一个佐证来:[匿名] WWH让外资进入,给你们贪污公款,掠夺国家财产带...民粹主义在经济领域的影响:
当民粹主义者将其主张扩展到经济领域时,民粹主义行为便转为民粹主义经济,或者称作“经济民粹主义”了,经济民粹主义意味着一整套经济政策,旨在调动有组织的劳工、中下阶级和内销型商人的政治支持。它涉及到从政治上孤立农村贵族、外国企业和国内的大工业资本家。时下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向文波的国家战略行业观(大型机械行业我就不明白什么就在我们的向总那里成了战略行业了,但我敢保证向总如果身在饮食行业那么饮食也必然是国家战略行业的)。结合这次向总伟大的爱国启蒙运动我们已经试图概括出经济民粹主义的若干特征。1)很大程度上限制外国企业;2)旨在地区性自给自足和强制性工业化的进口替代政策,以及经济“飞跃”赶超发达国家的雄心;3)强调经济的增长和收入的再分配,而忽视财政赤字及外部约束的危险。4)支持城市化而忽视农村的政策,如将收入由农村向城市、由农业向工业的再分配;5)对自己有利的就赞成对自己不利的就反对。这也将引发下一个主题:民粹主义的利益上的策略性民粹主义的利益上的策略性、 民粹主义也是一种利益上的策略,作为一种利益策略,它指的是动员平民大众参与政治或经济进程的方式。若从这个角度出发,“民粹主义事实就是一种社会和政治动员,它意味着一种政治行动和政治讨论的趋势,不能把它界定为一种特殊的政权类型,它也不是一种特定的意识形态,而是一种可以应用于各种意识形态的政治风格。”这种政治政策的主要特征是通过强调诸如平民的统一、全民公决、人民的创制权等民粹主义价值,而对平民大从整体上实施有效的控制和操纵。民粹主义又成为“操纵群众的一种特殊的具体方式,是表达其利益的一种手段。也可以把它看作是统治集团组织权力的方式,在工业和城市发展过程中新兴的群众的主要政治表达方式”这点在我们向总的行为上是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的。 这种政治动员的方式,在现实政治生活中常常堕变成利益争取者出于利益在政治层面控制的需要而对人民大众进行蛊惑人心的宣传鼓动,因此之故,民粹主义事实就是利益争取者的蛊惑鼓动技巧,除此之外它便什么也不是了。诚如Francisco C.Weffort说的:民粹主义不是什么而只是某些追逐权力的领袖的机会主义与几乎无限的操纵群众的能力的结合。…民粹主义意味着对群众的操纵,但这种操纵从来不是绝对的”。民粹主义产生的原因分析、 民粹主义产生的基本原因是种种国内社会矛盾的激化,包括国内的阶级矛盾、地区间的矛盾、贫富两极的分化、各利益集团之间的剧烈冲突,以及平民与政府的尖锐对立等等。产生民粹主义的直接原因通常是社会的不公正,政治的腐败,政府的无能,特别是公民对政府的失望。民粹主义的流行与社会的政治危机却有着必然的联系。世界范围内民粹主义的历史表明,它总是伴随着下述一种或数种政治危机而产生与流行:政府缺乏足够的统治能力,不能有效对付来自国内与国外的压力;普遍的社会不公正和政治腐败,政府的合法性极大地流失,人们对政府的信任急剧下降;政府没有足够的权威推行既定的制度,某种程度的政治失控使公民缺乏必要的安全感。简言之,相当数量的公民对现实政治的不信任和对政府的失望,是民粹主义产生的一个必要条件。民粹主义的产生还与其它的一些因素有关,如由外族入侵或外部压力导致的民族危机感或认同危机感;由经济萧条或暂时的经济不景气引起的群众的普遍失望或失落;某些别有用心的利益争取者蛊惑人心的宣传鼓动(向文波就是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