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这样问我:“金久皓先生,你作为‘中国公民居住权立法建议第一人’和当前中国新锐青年学者是怎么从思想家角度评价刘少奇的呢?”
我想,刘少奇主席是伟大的人物,邓小平已经对刘少奇予以了正确的评价,邓小平对刘少奇的评价是比较全面的。在我的阅读视野和思考范畴中,刘少奇不仅是中共卓越的领袖之一,更是一位卓越的经济学家和有前瞻性的战略家,刘少奇的经济学理论和治国方略后来直接成为邓小平思想的重要渊源并为邓小平所用。邓小平的“土地承包责任制”思想与刘少奇“三自一包”思想其实是一回事,如果上世纪50年代就采用刘少奇经济思想,中国可能不会走历史弯路,中国现在已经可能迈入世界中等发达国家之列。
公元2006年11月18日,让我们沿着历史的轨道把时光回朔到前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刘少奇同志的艰难岁月:40年前的1966年冬天,宽阔的中南海湖面结起了厚厚的冰,那个冬天出奇的寒冷。中共党史记载,一场叫做“文化大革命”的政治动运正在火热的进行着。
中南海原本有姿态各异的假山假石,据说那会儿也显得冰冷而又凶险,凛冽的西北风把整个中南海大院搅得满园寒彻,一片萧索。
1966年12月18日下午,中央文革小组副组长张春桥和清华大学的造反派头头、人称“蒯司令”的蒯大富正在中南海西门传达室里关着门密谈,那是“文革”中炙手可热的两个人物。几个小时后,在中南海西楼一个小会议室里,公安部长谢富治与几位从中央办公厅、军委办公厅、公安部等单位抽调过去的人在开会,谢富治宣布:“中央决定成立一个专案组审查王光美”,名称暂叫“中央办公厅丙组”,接着密秘交待了工作方法,没有任何合法手续,“王光美专案组”就成立了!
从此开始,刘少奇面临着各种各样的西伯利亚南袭的寒流,中南海内的造反派们开始掀起了批斗刘少奇、王光美的狂潮。
北京和中南海的一系列举动通过各种渠道迅速传遍中国,“倒刘”活动蔓延全国,毫无根据地攻击、丑化刘少奇的舆论和行动像西伯利亚的寒流肆无忌惮,“打倒刘少奇”的口号在各地随便呼喊。
陷入怪圈的“文化大革命”中对刘少奇的种种打击迫害接二连三的袭去。刘少奇的儿女们在《胜利的鲜花献给您——怀念我们的爸爸刘少奇》中详细记叙了那段无奈的岁月。
“文革”中,尽管刘少奇手持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向坏人们大声抗议道:“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席,你们怎样对待我个人,这无关紧要,但我要捍卫国家主席的尊严。谁罢免了我国家主席?我个人也是一个公民,为什么不让我讲话?宪法保障每一个公民的人身权利不受侵犯。破坏宪法的人是要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的!”,但是刘少奇一次又一次的申诉、抗议,要求辞职都被置之不理。刘少奇于是意识到,他已经落入一伙坏人的魔掌,这帮无耻的而低素质的坏人正执掌着人民给予的权力,一切争辩都将无济于事。从此,他不再写信,不再申述,用沉默来表示他无声的抗争。
钓鱼台位于北京城西的玉渊潭东北侧,风景幽雅,传说中国古代的皇帝金章宗完颜景在这个地方钓过鱼,钓鱼台由此得名。清代,钓鱼台是皇家园林。1949年后,钓鱼台成为外宾下榻之地。而在上世纪60年代中后期,钓鱼台却成了“文化大革命”的前线指挥部,把平静的中国搅得天下大乱,浊浪滚滚,成为十年不堪回首的历史倒退岁月。
刘少奇家族在“文革”中的迫害是空前的,长子刘允斌1967年被迫卧轨自尽,在内蒙古自治区计委工作的长女刘爱琴被关进“牛棚”不准回家,次子刘允若1967年被江青点名被捕入狱,时年19岁的刘平平被关进单人牢房,时年17岁的刘源四处逃亡并被抓进拘留所,时年15岁的刘亭亭被迫一个人住在学校,年仅7岁的刘小小也饱受欺负和歧视。在强大的政治压力和极不正常的情况下,中共八届十二中扩大全会上通过的《审查报告》铸成了中共历史上最大一桩冤案,只有中共中央委员陈少敏不畏高压拒不举手同意对刘少奇的错误审查报告。
1969年11月12日,刘少奇离开了他挚爱的中国人民,而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仍在如火如茶的进行着……,直到1976年中共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先后与世长辞后的同年10月,以华国锋为首的中共新一代领导人粉碎“四人帮”,“文化大革命”才宣告结束。
1980年2月,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为刘少奇平反。1980年5月17日,邓小平出席刘少奇追悼大会,为刘少奇致悼词,对刘少奇予以高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