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今为止,成都已经发生了大大小小200多次余震。但从5月12号那天,我被我的同事们感动的次数,却不止200次。第一天,当我看到冒着生命危险,从家里赶过来查看公司是否有事的同事们,我被感动了。平时大家一下班就回到了自己的家,对“公司即家”的概念似乎并没有太多的感触。但在那一刻,我发现我的这些同事们,已经把公司当成了自己的家,把同事当成了自己的亲人。
![华为 hr 面经验 HR工作手记危机处理的五点经验](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08012167190375.jpeg)
第二天,当我看到头顶着安全头盔,顾不上休息,加班加点抢工的同事们,我又被感动了。他们平时是那么默默无闻,但在那一刻,他们突然变得很伟大。大家的工作热情也瞬间高涨,因为我们都知道,这是康宁人能为灾难中的同胞们做的仅有的一点事。通讯网络恢复得早一点,就会有更多生的希望。第三天,当我看到踊跃捐款、献血,甚至请命去做志愿者的同事们,我再一次被感动了。……地震发生后,我们所有的人都沉浸在悲痛之中,但同时也被中华民族这种团结、奉献的精神所深深感动。在感动之余,我也认为,面对这种危机时刻,我们这些企业的管理者们应该好好地总结一下经验,毕竟中国企业面临这种重大的自然灾害所带来的危机的机会,其实并不多。在这次地震,我所获得的经验是,第一,企业一定要有一套非常清晰的应急机制。在制订这套应急机制的过程中,onmouseover=displayAd(4);onmouseout=hideAd(); onclick=linkClick(4);>人力资源部必须参与进来,并且分工安排要落实到位,不能存在真空地带。第二,平常要经常组织员工进行紧急疏散的演习,在灾难发生后,才能更好更从容地应对。第三,人力资源部不但要关注灾后企业员工的情况,还要关注到员工的家属,这一块是之前我们没有想到的。第四,对于一个群体的情绪反映,人力资源部应该设立多种沟通渠道,并且要保持渠道的及时、畅通和有效。第五,作为一个区域性的人力资源管理者,在安排工作时必须考虑到其他区域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统一协调安排,积极协调区域整体赈灾捐助活动,宣传公司社会责任、企业形象和鼓励员工的高尚意识,积极了解和反馈员工的不同时期的感受,及时与公司业务领导协调、讨论,应对生产与员工情绪的平衡,让员工对公司有信心有自信。如果管理者在外地出差,一定要在第一时间赶回现场。这对于安抚员工和增强企业凝聚力,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