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板故障现象图片 管理逻辑“挖坑现象”,挖坑的人是谁?



  一天,爱因斯坦问学生:“有两位工人,修理老旧的烟囟,当他们从烟囟里爬出来的时候,一位很干净,另一位却满脸满身的煤灰,请问他们谁会去洗澡呢?”

  一位学生说:“当然是那位满脸满身煤灰的工人会去洗澡喽!”

  爱因斯坦说:“是吗?请你们注意,干净的工人看见另一位满脸满身的煤灰

  他觉得从烟囟里爬出来真是肮脏,另一位看到对方很干净,就不这么想了。我现在再问你们,谁会去洗澡?”

  另外一位学生仿佛开了窍,很兴奋地发现了答案:“噢!我知道了!干净的工人看到肮脏的工人时,觉得他自己必定也是很脏的,但是肮脏的工人看到干净的工人时,却觉得自己并不脏啊!所以一定是那位干净的工人跑去洗澡了!”

  爱因斯坦看了看其他的学生,所有的学生似乎都同意这个答案。

  只见爱因斯坦慢条斯理地说:“这个答案也是错的……两个人同时从老旧的烟囟里爬出来,怎么可能一个会是干净的,另一个会是脏的呢?这就叫做逻辑”。

  在《第五项修炼》这本书中,把这样的问题,称之为智障。也就是说,大家都没有逃出逻辑的怪圈,“想当然”不一定等于事实。同样,你的逻辑也并不一定等于我的逻辑,老板的逻辑也并不完全可能等于员工的逻辑。

  在企业管理中,关于逻辑的问题,是经常出现的,我们暂且把他命名为“挖坑现象”。何为挖坑现象呢?就是在解决问题的时候,接受了第一信号后,就对其它信号进行封闭,然后在这个信号的局限下,用自己思考模式去解决问题。形象点来说,就像是挖坑一样。无论挖的多么深,头顶上还都是那一片天,看到的还都是一个问题。也许已经有了更先进的机器,也许已经不需要在这里进行挖掘了,但他还是依旧执着。原本可以看到更广阔的天空,原本可以看到地面上的其他场景,可现在,却也只剩下那么一点。这就是想当然的逻辑,自己给自己挖坑的问题。

  现在有很多管理者,尤其是老板都在埋怨员工没有责任心。这看起来很对,而且也是客观存在的现象。但实际上,这也是逻辑和大家开的一个玩笑,是企业的老板在给自己挖坑,而且还挖的很深。老板也许会这样认为,我支付你工资,提供你发展空间,又给你好的办公环境和人际关系,你应该对我感恩之情,对企业要像对家一样。那么,既然是家,你就应该和“家”同生共死,而且要为它付出一切。但仔细想想,这也只能是老板们的想象或者是一厢情愿。家是什么?是一个充满亲情和爱的地方,是一个不存在你我利益相争的地方。而企业呢?虽然不能下一个明确的定义,但却一定是与家不同的。熟悉星巴克的人一定会知道,星巴克强调的是第三空间,是一个区别于家与公司的地方。这足可以证明家和企业存在着区别和差异。所以让员工把企业“当”家,然后向对家一样去拥有责任,去共同进退,这本就是错误的前提和假设,所以结果当然也是错的,这应该是在逻辑中的一种迷失。其实,员工们还是有责任心的,只不过没有对家那么强烈罢了。只不过是要求的标准不符合实际罢了。试问,又有几家企业对待员工向对待家人一样呢?人心换人心啊!

  这不就是自己给自己挖了一个虚拟的坑么?在这样的逻辑思想指导下所出台的管理政策,又怎能正确和有实效呢?好好的一片天,却被分割的只剩下了一角。

  当一个人的思路受到牵绊时,往往就不能十分清晰地找寻到一切事理的根源…逻辑、正确的逻辑。

  要想找到逻辑,就要…

  跳出“习惯上的桎梏”;避开“思路上的陷阱”

 逻辑板故障现象图片 管理逻辑“挖坑现象”,挖坑的人是谁?

  逃离“认知上的迷雾”;摆脱“性情上的执着”

  并努力脱离一切人为的布局,守经达变。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45125.html

更多阅读

任务管理器中的PID是什么?怎么查看? 任务管理器查看pid

PID是ProcessID的简称,这对WINDOWS开发人员来说是非常有用的信息,但对于普通用户来说则根本不必去理会。举个例子来说:在网站发布的时候,需要安装IIS,那么iis的tcp的80端口就不能被占用。但如果被占用了,我们怎么查看被什么程序占用了呢

班级管理的目的是什么? 管理的目的是什么

班主任都知道,“班级无小事,管理出效益”,然而在一次教师会上赵老师提出一个问题:“管理的目的是什么?”他的观点是“我们的目标不是管住学生,而是要成就学生。”回想赵老师的成长过程,我知道这是他发自肺腑之言。赵老师刚当班主任时,按照“

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的成因是什么? 拉尼娜现象成因

拉尼娜 拉尼娜是西班牙语"La Nina"-"小女孩"的意思。气象和海洋学家用来专门指发生在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水大范围持续异常变冷的现象(海水表层温度低出气候平均值0.5℃以上,且持续时间超过6个月以上)。拉尼娜也称反厄尔尼诺现象。

以图找图,以图找人,查找图片来源,以图搜索 怎样搜索图片来源

假如你有一张图片,但想知道原始图片来自哪里(杂志,文章,或网址),或是有一张照片,想知道照片中的人物是谁?你就可以使用google的“以图搜寻”功能,非常好用!注意搜索框的右侧小镜头标志,左键单击,会进入下图界面。点上载图片,选择图片,再点以图搜寻

声明:《逻辑板故障现象图片 管理逻辑“挖坑现象”,挖坑的人是谁?》为网友输不起的爱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